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更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这个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获得直接经验才能开拓数学知识的领域。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本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42-01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的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要想学生学得好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之态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材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已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另外,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要提出问题必须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上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外,我还布置提出问题的作业,进行提出问题的考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
3、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三点小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提出自学提纲,后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最后做的学生能够提出自学提纲。
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3.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42-01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的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要想学生学得好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之态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材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已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另外,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要提出问题必须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上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外,我还布置提出问题的作业,进行提出问题的考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
3、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三点小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提出自学提纲,后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最后做的学生能够提出自学提纲。
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3.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