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動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合作,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以标准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亟待强化。对标准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渠道不够畅通,主流媒体和重要宣传平台对标准的宣传内容较少,标准基础知识的教育尚未普及,社会民众对标准的认识度与标准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不相一致,全社会对标准的重要性缺乏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80%以上的社会成员对标准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多,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广泛,全社会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二是落实措施力度不够,标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亟待提高。各级虽然围绕标准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方面还还不够,标准化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够,标准文本束之高阁,推荐性标准落地实施难度较大。标准在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不够突出,标准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的还不够充分。三是标准服务的能力不够,标准化专业团队的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标准化专业团队中的高精尖的标准化人才更是极为匮乏,标准化队伍自身建设急需加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较少,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标准化专业人员,在企业标准自主声明平台上公示的企业标准不合规性的比率较多。在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论证等专业化服务方面都需要加强。
基于上述对标准有关问题的分析,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
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高度统一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高度的统一。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部署,明确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战略部署。要在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等方面发力用劲,增强标准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共识。加大标准宣传力度,增强标准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在主流媒体和重要宣传平台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标准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要加强标准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大力发展和健全多层级的宣传教育机构,真正把党中央 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专业机构的规划要求,变为广大社会民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形成全社会对标准重要性的高度认知,激发全社会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
在工作措施上强化具体落实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方面着力用功。充分发挥标准化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作用,提高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和实用性。发挥标准在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使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效益充分显现。要坚持需求引领,系统布局。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要协同推进,共同治理。坚持“放、管、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要 包容开放,协调一致。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在服务能力上夯实技术基础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夯实标准服务的能力基础。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科研机构。提升标准化专业团队的服务能力,下大力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使标准化专业人才尽快满足和基本满足标准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成全国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要拓展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其标准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标准实施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完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对接机制,畅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帮助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帮助出口型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中小微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培养标准化人才,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发展,引导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标准化服务,支持各级各类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归口单位等加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标准化服务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以标准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亟待强化。对标准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渠道不够畅通,主流媒体和重要宣传平台对标准的宣传内容较少,标准基础知识的教育尚未普及,社会民众对标准的认识度与标准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不相一致,全社会对标准的重要性缺乏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80%以上的社会成员对标准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多,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广泛,全社会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二是落实措施力度不够,标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亟待提高。各级虽然围绕标准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方面还还不够,标准化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够,标准文本束之高阁,推荐性标准落地实施难度较大。标准在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不够突出,标准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的还不够充分。三是标准服务的能力不够,标准化专业团队的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标准化专业团队中的高精尖的标准化人才更是极为匮乏,标准化队伍自身建设急需加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较少,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标准化专业人员,在企业标准自主声明平台上公示的企业标准不合规性的比率较多。在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论证等专业化服务方面都需要加强。
基于上述对标准有关问题的分析,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
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高度统一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高度的统一。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部署,明确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战略部署。要在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等方面发力用劲,增强标准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共识。加大标准宣传力度,增强标准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在主流媒体和重要宣传平台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标准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要加强标准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大力发展和健全多层级的宣传教育机构,真正把党中央 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专业机构的规划要求,变为广大社会民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形成全社会对标准重要性的高度认知,激发全社会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
在工作措施上强化具体落实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方面着力用功。充分发挥标准化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作用,提高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和实用性。发挥标准在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使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效益充分显现。要坚持需求引领,系统布局。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要协同推进,共同治理。坚持“放、管、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要 包容开放,协调一致。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在服务能力上夯实技术基础
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夯实标准服务的能力基础。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科研机构。提升标准化专业团队的服务能力,下大力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使标准化专业人才尽快满足和基本满足标准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成全国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要拓展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其标准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标准实施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完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对接机制,畅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帮助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帮助出口型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中小微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培养标准化人才,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发展,引导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标准化服务,支持各级各类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归口单位等加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创造一个多元化的标准化服务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