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售票员大姐说,今晚的票早卖完了,明天早点来。次日一早买票进场,约一半观众为中老年人。观影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张伟平讨伐“所谓精英、影评人,知识分子”的心情。电影结束,问一位老年人感觉如何,她说很不喜欢,因为“它没有意义”。
不要以为老百姓看电影就是为了傻乐,这位普通观众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在“意义”这块阵地上,知识分子和张艺谋已经死磕了很久。尤其对张艺谋的近年作品,文化精英的批判力度越来越大,以致深感受伤的张艺谋提起知识分子就一脸不屑。
其实,张艺谋和文化界曾有不短时间的友谊。他的第一部《红高粱》问世时,老干部斥之“贩卖国丑”,体制内势力群起批判。但这部电影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了时代气息,对电影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们将《红高粱》赋予文化意义,并将张艺谋推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
《活着》的被禁,让知识分子对张艺谋的同情达到高潮。但当《一个都不能少》出来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张艺谋表示质疑,从他不擅拍城市题材贩卖民俗等,上升到了“迎合主旋律”,杂音的不断出现,也让张艺谋对知识分子不满。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雄》的上映。《英雄》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模式。但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票房,影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他们集中批判的对象。他们认为影片“以法西斯美学为极权者找合法性”。深感委屈的张艺谋对此并不辩解,但迹象显示,他对知识分子已不再信任。此后,张艺谋在中国式大片的路上渐行渐远,《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犯了众怒。在知识分子的眼里,曾经先锋的张艺谋,从《英雄》到鸟巢,已经成为时代的“装修大师”,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公敌。张艺谋与精英知识人彻底分道扬镳。
《三枪拍案惊奇》当然是一部烂片,影评人围殴该片时的面目,确实也有些狰狞。但当你了解了这一段恩怨情仇,你就会说“原来如此”。张艺谋真是个人物,他适应性极强,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前沿,二十余年风骚不减。但他在知识分子的评价体系里却经历了价值观先进、价值观反动、失去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看破了这一点的张艺谋,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票房、权势,但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拥护。
(原载《东方早报》)
不要以为老百姓看电影就是为了傻乐,这位普通观众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在“意义”这块阵地上,知识分子和张艺谋已经死磕了很久。尤其对张艺谋的近年作品,文化精英的批判力度越来越大,以致深感受伤的张艺谋提起知识分子就一脸不屑。
其实,张艺谋和文化界曾有不短时间的友谊。他的第一部《红高粱》问世时,老干部斥之“贩卖国丑”,体制内势力群起批判。但这部电影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了时代气息,对电影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们将《红高粱》赋予文化意义,并将张艺谋推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
《活着》的被禁,让知识分子对张艺谋的同情达到高潮。但当《一个都不能少》出来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张艺谋表示质疑,从他不擅拍城市题材贩卖民俗等,上升到了“迎合主旋律”,杂音的不断出现,也让张艺谋对知识分子不满。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雄》的上映。《英雄》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模式。但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票房,影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他们集中批判的对象。他们认为影片“以法西斯美学为极权者找合法性”。深感委屈的张艺谋对此并不辩解,但迹象显示,他对知识分子已不再信任。此后,张艺谋在中国式大片的路上渐行渐远,《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犯了众怒。在知识分子的眼里,曾经先锋的张艺谋,从《英雄》到鸟巢,已经成为时代的“装修大师”,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公敌。张艺谋与精英知识人彻底分道扬镳。
《三枪拍案惊奇》当然是一部烂片,影评人围殴该片时的面目,确实也有些狰狞。但当你了解了这一段恩怨情仇,你就会说“原来如此”。张艺谋真是个人物,他适应性极强,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前沿,二十余年风骚不减。但他在知识分子的评价体系里却经历了价值观先进、价值观反动、失去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看破了这一点的张艺谋,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票房、权势,但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拥护。
(原载《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