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窝中学坐落在被誉为“汉白玉之乡”的房山区大石窝镇。在我担任石窝中学校长期间,学校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结合课程改革的背景,提出“琢石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建设体系。
“琢石教育”重在“琢”的过程。“琢”是发现人才的过程,即发现每个学生的天性特征;“琢”是因材施教的过程,即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琢”是个反复雕琢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中允许反复,要有耐心;“琢”是艺术加工的过程,即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
“琢石”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学校文化的构建,包括课程文化、教师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等的构建。
课程文化注重“点石成金,丰富多元”。学校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合拓展为五大类,即石之智、石之健、石之美、石之艺、石之博。石之智课程包括基础学科、梦想课程等;石之健课程包括空手道等;石之美课程包括书法等;石之艺课程包括木工、石雕等;石之博课程包括生物试验田、社会实践大课堂等。
教师文化注重“匠心琢人,水滴石穿”。立足“琢石”文化特色,将教师比作是雕琢石器的能工巧匠。教师要从“四琢”上下功夫。一是愿琢,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愿教师们俯下身子,耐得住岗位的寂寞,愿意做一名匠师。二是能琢,体现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三是会琢,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善于学习,学会交流,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感受改革的魅力。 四是善琢,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学校要求教师帮助每个学生“各显神通”,帮助学生发挥所长、体验成功、实现自我價值。
环境文化注重“石墨生香,别具匠心”。以“琢石”作为主线,每一个不同的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一砖一石说话,让一草一木传情。”校园环境凸显“琢石”特色,如璞石路、灵石路和琢石广场的设计体现了琢石教育的显性特征。楼宇命名凸显“琢石”内涵,如怡学楼、笃学楼和慧学楼,分别从心情、态度、方法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楼层文化凸显“琢石”目标,教学楼大厅是以“石“为主题的文化墙,教学楼各楼层分别以坚如磐石、金石可镂、金石为开和石破惊天为主题进行设计;在各楼层,有知名书法家和爱好书法的学生就传统文化、名人名言、毛主席诗词等内容写成的书法作品。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发展的整体工程。在新的教育思想引领下,“琢石”教育理念将在不断发展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编辑 李刚刚
“琢石教育”重在“琢”的过程。“琢”是发现人才的过程,即发现每个学生的天性特征;“琢”是因材施教的过程,即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琢”是个反复雕琢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中允许反复,要有耐心;“琢”是艺术加工的过程,即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
“琢石”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学校文化的构建,包括课程文化、教师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等的构建。
课程文化注重“点石成金,丰富多元”。学校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合拓展为五大类,即石之智、石之健、石之美、石之艺、石之博。石之智课程包括基础学科、梦想课程等;石之健课程包括空手道等;石之美课程包括书法等;石之艺课程包括木工、石雕等;石之博课程包括生物试验田、社会实践大课堂等。
教师文化注重“匠心琢人,水滴石穿”。立足“琢石”文化特色,将教师比作是雕琢石器的能工巧匠。教师要从“四琢”上下功夫。一是愿琢,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愿教师们俯下身子,耐得住岗位的寂寞,愿意做一名匠师。二是能琢,体现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三是会琢,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善于学习,学会交流,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感受改革的魅力。 四是善琢,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学校要求教师帮助每个学生“各显神通”,帮助学生发挥所长、体验成功、实现自我價值。
环境文化注重“石墨生香,别具匠心”。以“琢石”作为主线,每一个不同的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一砖一石说话,让一草一木传情。”校园环境凸显“琢石”特色,如璞石路、灵石路和琢石广场的设计体现了琢石教育的显性特征。楼宇命名凸显“琢石”内涵,如怡学楼、笃学楼和慧学楼,分别从心情、态度、方法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楼层文化凸显“琢石”目标,教学楼大厅是以“石“为主题的文化墙,教学楼各楼层分别以坚如磐石、金石可镂、金石为开和石破惊天为主题进行设计;在各楼层,有知名书法家和爱好书法的学生就传统文化、名人名言、毛主席诗词等内容写成的书法作品。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发展的整体工程。在新的教育思想引领下,“琢石”教育理念将在不断发展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编辑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