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沼虾第一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日本沼虾第一触角触鞭上各种感受器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日本沼虾触角感受器在种类、形态和分布上均相似。第一触角分为内、外两鞭,外鞭上具有附鞭。触角上共有四种感受器,分别为化感刚毛(或称嗅毛)、Ⅰ型简单刚毛、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化感刚毛上端柔软,顶端无孔,仅着生于附鞭的凹槽内。其它三种感受器在内外两鞭上均有分布。Ⅰ型简单刚毛通体光滑,顶端逐渐变细,具一顶孔,常伴生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但长度比后两种的短;Ⅱ型简单刚毛基部光滑,顶端被鳞片覆盖,且具复杂的孔
其他文献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日本沼虾100个野生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经比对获得578bp核苷酸片段,发现49个变异位点,得到35个单倍型,包括7个共享
2006-2007年,在浙江湖州,通过翘嘴红鲌(♀)和团头鲂(♂)间的属间杂交,成功获得了杂种F1,并通过对杂种F1及其父母本的形态、核型和基因组分析比较,探讨了杂种F1的性状变异和遗传组成情
以大鲵脑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应用Clonemine^TM文库构建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初始滴度为5.0×10^5 cfu·mL^-1,重组率为91.70%,插入片断大小在0.35~3.9kb,平均插入
alpha-2巨球蛋白是河蚌体内重要的天然免疫因子,参与广泛的免疫防御和调节。通过RACE法克隆了三角帆蚌α2M全长cDNA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核苷酸序列登陆号:DQ 993157.1。同时,采用
采用DNA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拟平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共检测了12条水系87尾拟平鳅的mtDNA控制区序列,在477bp片段中有9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39个单个多态
采用基因文库筛选方法,克隆了鲤外周血白细胞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βcDNA,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外界因子刺激下鲤外周血
类胰蛋白酶已被作为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标志。为检测蛙科动物肥大细胞胞浆中是否含有类胰蛋白酶,采用了小鼠抗人类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1通过间接
通过构建三疣梭子蟹部分基因组文库,对获得的4164个克隆测序,共获得总长度h622409bp的DNA序列。在序列拼接后长度500--1500bp的709个克隆中,筛选到130个小卫星序列,其序列总长度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中国海域的够科(Carangidae)8属9种的线粒体16SrRNA序列片段约598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3种够科鱼类的相应片段序列,并以大斑石鲈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
为改进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探讨精子损伤机制,应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西伯利亚鲟鲜精与冷冻后精子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经过冷冻保存后精子的形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