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及其限度——对南京换偶案的法哲学分析

来源 :西部法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南京换偶案对刑法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理论上的挑战。完整的法律方法讨论也必然需要呈现案件事实与规范之对应关系背后的价值考量。这个案件所涉及的理论难点即不道德行为的惩罚难题,惩罚不道德行为的正当依据不只限于危害原则和冒犯原则,法律道德主义也能提供正当化支持,因此,南京换偶案可以适用聚众淫乱罪的规定。
其他文献
今年6月的一天,大连市政府办公楼内,三人坐到了一起。  居中者,是大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爱华。另外两人,分别是大连金羽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羽翔公司”) 董事长毕美娜与大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局”)局长蔡先勃。  毕美娜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言谈举止间会流露出东北女人好强与泼辣。二十年前她下海创业,如今已累积了上亿身家。公司里的人都称呼她“毕姐”,年轻员工则用网络流行
近日,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  “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这是官员公共话语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以前这也许无伤大雅,但今后可能面临问责风险。  8月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