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教育信息化建设更丰盈的内涵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7日,北京市教委举行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的启动仪式。伴随着北京基础教育步入“后网络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如何深入开展?如何在现有的高端平台上确立新的生长点?数字校园的建设实验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其内涵是什么?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数字校园实验将如何高效、有序、有效地运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教委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副主任郭广生。
  
  用3年时间重点打造一批彰显首都教育特征的数字校园示范校
  
  记 者:“十五”初期,北京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高标准、高质量实现首都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在目前“十一五”攻坚阶段,北京市教委着手实施数字校园工作,具有何等重要意义?数字校园的内涵又是什么?
  郭广生: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确立了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中小学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普及、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2007年底,全市召开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对首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部署。此次工作会议掀开了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从2008年开始,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首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处在由规模普及向整合应用的转型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大力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我们在对各区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调研时,耳闻目睹了不少学校的实践应用案例,同时也在不断思考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我们深切体会到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由关注单一建设向资源整合转变;由关注硬件建设向教育技术运用转变;由关注信息技术普及率向关注使用效果转变;由关注外部条件向关注信息化队伍建设转变;由关注一般要求向形成特色和学校发展转变。
  围绕这几个转变,我目前比较关注三项工作:一是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评优表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思考发展方向;二是此次数字校园实验工作;三是教育信息化工作如何与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北京市正在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数字北京”整体建设规划,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构建高效的教育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终身学习,为全面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北京市政府计划出台全市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基于此,我们看到,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部署正在逐渐与北京市政府整体的行政工作路线相结合。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着手开展的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具有分外浓厚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要实施的数字校园就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于科学发展中达到教育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和谐统一,有效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记 者:市教委此次规划数字校园实验工作要达到怎样的具体目标?
  郭广生: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已经被列入2009年全市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之中。我们的目标锁定在三个方面:其一,要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批彰显首都教育特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其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校长和教师;其三,制订北京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评估规范,促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在全市逐步推广和实施。
  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我们希望最终能够进一步巩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领导干部与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数字校园建设不是推倒重来
  
  记 者:近几年来,我们看到全国许多地区都相继开展了数字校园的建设和推进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正在成为各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高地。您刚才也提及北京实施的中小学数字校园要彰显首都教育特征。这种首都标志应该如何体现?
  郭广生:你的问题我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前瞻、整合、服务、规范、开放、特色、绿色、生态。
  第一,前瞻性是我们追求具有创新性校园的加速器。首都教育信息化不能总踩着别人的脚印亦步亦趋地前行,而是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走出具有前沿、自主、创新性的数字化之路。
  第二,以学校为单位载体的整合是数字校园的重要任务。我们强调从整体规划设计层面树立整合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整合,以方便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从“建树木”走向“建森林”阶段,从一个平面将各类应用系统贯穿起来。
  第三,数字校园是以服务为驱动的信息化载体。我们提出的数字校园建设目标是要达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因而数字校园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学校的核心业务与服务展开,忠实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
  第四,规范是校园创新的基础。我们提倡数字校园建设要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标准与特色、安全与便捷、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建立功能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平台,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五,开放是促进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节约资源、人力和资金投入,加快教育公平和均衡的必要原则,同时还是学校自主创新与借鉴外界、获取新知和进化自我的有效途径,更加是教学共赢的合作方式。
  第六,一个包罗万象或无所不能的数字校园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数字校园,一个成功的数字校园也不一定是适用于所有学校的数字校园。我们鼓励发展数字校园的个性化,注重实用性。探索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校的宏观策略和治学理念,把握实践定位点,采取可行的建设模式。
  第七,在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倡导绿色环保的数字校园建设。绿色不仅代表了硬件资源的绿色应用,更加需要在技术、应用、投入、人力资源及机制上具有可持续性。重视技术发展,但不是对过去应用系统推倒重来,应利旧拓新;重视应用资源,但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应用,应符合实际要求;重视设施完善,但不要只是不断更换设备,应按照需要采购。
  第八,在数字校园的整体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主张“喜新不厌旧”的思想,不能全部推倒重来,要研究怎样用新系统来进化既存状态,要实现新旧不同系统之间的深度耦合。因此,数字校园的生态特性要求我们把尊重多元的思想贯穿建设始终,处理好向导与进化的问题,使数字校园生存状态不断更新。
  
  记 者:您的16字解读很精辟!那么,对于具体实施数字校园的中小学校而言,如何在建设时贯彻并落实这一理念?
  郭广生:这确实是学校比较关心的问题。我特别强调五点。
  其一,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数字校园建设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统一设计;要注重对学校核心业务的支撑与引领;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其二,注重构建科学规范的应用与管理平台,保障数字校园的推广应用。数字校园的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的需求,让师生以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来使用和管理。
  其三,努力实现对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数字校园建设不是凭空重建,而是依托现有中小学自身信息化环境,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学校应用为中心的数字空间,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
  其四,重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其在教育方面的功能。数字校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创设有利环境,培养广大师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其五,强调创设开放与共享的数字空间。数字校园的建设要避免成为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数字校园要创设开放与共享的数字空间,实现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区域、校园与社会之间,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记 者: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您认为,学校在具体建设时应避免哪些误区,才能促进数字校园的健康发展?
  郭广生:数字校园不是简单的软硬件产品采购,而是包括基础设施、师生共创性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应用、学校全部活动在内的数字化表现。中小学数字校园不能照搬高校数字校园,而必须探索和研究适应于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数字校园不等同于网络学校或远程教育,而是搭建在现实校园上的人文、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数字校园建设除了要有优秀的建设方案和精良的建设队伍外,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数字校园的管理不仅要“对事”,还要“对人”
  
  记 者:经过您的解读,北京数字校园的框架在我们头脑中更加清晰了。下一阶段,如何组织管理本项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郭广生: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负责组织和协调,成立“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专家组”,对实验校的选择以及建设方案的规划与实施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组”,负责项目日常工作。区县教委按照市教委的相关要求做好本区实验校的推荐与初审工作,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本区的数字校园实验工作,承担与市级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组的日常联络及对本区实验校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实验学校组建由校领导牵头的数字校园工作小组,负责本校的数字校园规划、管理、实施及后期应用工作。实验校的数字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要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注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记 者:在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启动会议上,不仅有区县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还有区县教委的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重点学校的校长。这是否意味着在具体实施本项工作时,对人员的部署有特别的要求?
  郭广生:我们强调,数字校园实验工作不仅要“对事”,还要“对人”。对事,意味着数字校园实验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信息化项目,而是促进学校整体教育发展形态转变的着力点,要结合学校主流业务、主要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人,表明数字校园实验工作牵涉三类人:一是行政人员,二是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三是学校校长和教师。因此,我们在推进本项目时,提倡三管齐下,穿越角色的边界,进行融合。我们希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流业务中。对于实施该项目的实验学校校长而言,不应该将其推给学校网管人员或其他技术人员,而是应该将其视为岗位职责和职务行为。这有可能会带来对校长岗位职责和职务行为的重新描述。我们希望借此项目能够带动区域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更加关注信息化进程中自我角色的调整和重新认识。
  
  记 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并及时报道北京数字校园实验的进展情况。
其他文献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的美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人们一提到他就会联想起他画的水墨写意骏马。徐悲鸿画的马确实闻名遐迩,很长一个时期,在国内外几乎成为中国水墨写意绘画的象征和标志。而实际上,徐悲鸿的写意人物绘画,开拓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新路,从题材和技法上,都将中国彩墨人物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徐悲鸿的人物油画,也在用西方写实美术表现中国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方面,开创了历史先河。因而,说徐悲鸿擅长画马固然
在新课改的大熔炉下,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种“比”的意识较强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们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即使有学生打乱了原先的教学环节,也要想方设法将其拉回到自己的预设点,从而使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在铃声响起和再次响起的回合中,师生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或许我们会给这样的课堂冠以“精彩”、“优秀”的美名,可仔细想想,在这
江苏扬州市中小学于2000年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园。其间形成的数字化校园社区达百个之多,资源相对分散,各据一方,不能互通互联。2006年,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全市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扬州市在整个行政区域内启动了打造“中国第一个区域性数字化校园”项目,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区域性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衷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各学校
实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索创新,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扩展和深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高中电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基本采取“保姆式”的办法,在固定时间内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统一的办法、既定的仪器条件进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近年来,笔者尝试在高中劳动技术课《电子技术》和物理电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Multisim2003进行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接触电
意象是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松、梅、兰、竹、菊等往往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性,月亮、楼台、鸿雁等往往用来抒发思乡思亲之情。梧桐、芭蕉、杜鹃、乌鸦等往往用来渲染萧瑟、冷
快乐的暑假很快过去了,但这个假期对多数孩子来说多少有些不一样,源自“绿色上网,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理念的k12play给他们带来一次奇妙的娱乐与学习之旅。  以前没有玩过教育游戏的12岁北京学生吴剑平对我们说:“老师们都觉得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其实我最喜欢在轻松的时候,比如在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学知识,我玩k12play游戏的时候就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百科知识,我以前对此了解很少,但玩过这个游戏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设计机器人项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声音传感器和光感测距传感器设计简单的机器人项目,并在项目活动中体会和归纳项目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  (1)理解光感测距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光感测距传
2006年,对于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值得留下记忆的年份。2006年6月,海南省实施了进入高中新课程以来的第一次基础会考。本次基础会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与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加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学科课程标准,克服高中学生过早偏科的现象,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树立正确导向。海南省高中新课程首次基础会考备受各界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一条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这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实际上是在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等待时机、积蓄力量。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磨炼和挫折的教
作为一个15岁就投身抗日根据地工作、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党的宣传员,王愿坚之能一直把书写红军英雄事迹作为自己毕生职责与使命,既源于其1953年秋天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所寻获到的大量红军事迹的精神感召,也源于其对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根深蒂固的信仰。由于写作素材均来自真实生活,同时还融入了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情感体验,王愿坚小说有着挥之不去的历史真实感,从而跻身于十七年革命文学的行列并被人们永远铭记。以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