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光委员的发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记得住乡愁”传承久远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乡愁是青纱帐通向家门口的小路,是晚霞里微风吹散的缕缕炊烟,是镇街上村民们欢庆丰收的锣鼓喧天。当时光跨入21世纪门槛,落后的乡村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短板。如何让诗意般久违的乡愁,再一次回归心田,成为时代提出的新答卷,异常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中共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之后,中央高层登高虑远,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从容部署,理智谋篇。工业化不忘美丽乡村,城镇化没把乡愁搁置一边。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看得见过去才能摸得着明天,记得住乡愁才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源泉。2018年元旦刚过,中央即下发1号文件,将十九大精神细化为工作指南,乡村振兴战略启航扬帆。从此,乡愁不再是城里人的梦想,返乡创业不再是农民工的难题;从此,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农村跟上城镇化步伐,共同抒写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一张蓝图绘到底,只要记得住乡愁,就能谱写美丽乡村的时代新篇。
  记得住乡愁需要产业兴旺,单打一的青纱帐、自给自足的“热炕头”决不是美丽乡村的永恒名片。既要绘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施工图”,更要深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田”。织密现代农业多元化投入“保障网”,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才能做好“接二连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才能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才能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记得住乡愁需要生态宜居,污水横流、灰霾肆虐决不是美丽乡村的风景线。让乡村自然资本真正增值,补齐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生态指向,切实保护好耕地和饮用水源。谁受益谁补偿,在“栽树”与“乘凉”之间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平衡点。推广土壤污染治理与应用修复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
  记得住乡愁需要乡风文明,损人利己、轻诺寡信决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理想彼岸。民风家风是乡风文明的基石,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以诚信建设为主线,养成新时代农民的规则观念。创造、转化加创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铸造美丽乡村的久远记忆,不忘保护各类乡村文化遗产,淳化民风民俗,强化文化自信的历史溯源。弘扬移风易俗好风尚,培育德高望重新乡贤。乡村两级全覆蓋,筑牢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端。
  记得住乡愁需要治理有效,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目无法纪决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基层党组织不能无所作为,拓宽“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渠道来源。加大基层反腐力度,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探索形成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挖掘乡土中国道德规范,让法治约束和道德激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惩恶扬善。
  记得住乡愁需要生活富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行有所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艳阳天。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特色发展。做细做实精准扶贫,引导创业创新发展。鼓励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为破题,补齐乡村生活品质短板,美丽乡村需要共商共建、共享共管。
  乡愁的那头是家,乡愁的那头是田,乡愁的那头更是绵绵的惦念和挂牵。奋力乡村振兴,助推“三农”发展。
  (作者为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学习及文史委员会主任)
其他文献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这为培育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大好机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通过农业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重点是振兴农村集体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通过不断壮大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村党支部、村民委员
期刊
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要举措,已经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而作为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的贵州省已实现“三变”改革县域全覆盖,扩大了改革成效。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共有968个乡镇2523个村开展试点(含六盘水整市推进),其中贫困乡镇369个、贫困村1232个;245.44万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人口50.3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产业与生态的有机结合,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重要支撑。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战略提出之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民群众普遍欢迎,各方面都认真谋划、积极参与,已经形成了良好工作态势。  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振兴,既包括农业生产、农民致富等经济问题,也包括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社会问题,还包括绿水青山、人居环境等生态问题,必须统筹协调加以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从规划、资金、政
期刊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必须经历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过程。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于2016年8月印发制造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截止目前,已经认定了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包括动力电池、增材制造、信息光电子、印刷显示技术和智能机器人5个行业领域,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15家国家创新中心。目前,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处于从量向质转化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能否实现科技成
期刊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引领。  从农业国际竞争看,发达国家利用农业高技术垄断挤压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趋势愈加明显。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不平衡,迫切
期刊
据运行快报统计,2018年4月份,原油产量1554万吨,同比下降2.1%;原油加工量4949万吨,同比增长10.2%,成品油产量3097万吨,增长14.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72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长10.4%、4.7%。  1—4月份,原油产量6235万吨,同比下降1.9%;原油加工量19526万吨,同比增长6.4%,成品油产量12175万吨,增长8.5%;成品油表观
期刊
一季度,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指标呈现结构优化态势,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回暖和产业结构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行业发展重点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向提升服务质量转移趋势进一步确立;公路营运性客运量继续下降,居民出行需求持续向民航、高铁、小汽车转移优化;货运量继续平稳增长,民航、铁路货运增速居前。下一步,提高民航、铁路等出行服务水平,引导小汽车出行健康发展,提升铁路货运比重和增强我国国际供应链竞争力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重要主题,乡村振兴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调研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不能把乡村振兴与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混为一谈  很多地方一谈乡村振兴就大谈特谈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殊不知,乡村旅游虽然有利于农户的富裕和乡村的发展,但乡村旅游绝不是乡村振兴的唯一途径,更不是乡村
期刊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脫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电商发挥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有效地把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衔接起来,破解贫困地区的“资源限制”,开辟了脱贫攻坚的“新通路”,在扶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产品“小”“散”“非标”,竞争力不足。贫困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较差,以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