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昆曲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经过历史的发展,其曲谱演变出多种类型。本文以昆曲《孽海记·思凡》为例,简单分析了三种昆曲曲谱类型的特点与异同。
关键词:昆曲曲谱;孽海记·思凡
一.概述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昆曲行腔优美,婉转缠绵,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昆曲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而曲谱作为承载昆曲的重要因素也与昆曲剧目一样具有保存、研究价值。本文以昆曲《孽海记·思凡》节选为例,对昆
二、昆曲的主要曲谱类型
1.宫谱,亦称工尺谱,于曲词旁边注明工尺、板眼,或兼有科白,专供依谱演唱。据其用途可分为两类:
1)文人曲家的核定本
如乾隆时叶堂订谱、王文治参订《纳书楹曲谱》。全书分正集四卷、续集四卷、外集二卷、补遗集四卷、《玉茗堂四梦曲谱》八卷,共二十四卷。乾隆五十七年( 1792) 成书,吴门纳书楹自刻。其中补遗集四卷系作者后来继续选辑的,“上自《琵琶》、下至时调”,于乾隆五十九年( 1794) 刻印成书。道光年间有补刻本。
2)据“梨园故本”整理的宫谱
如清王锡纯辑、苏州曲师李秀云拍正《遏云阁曲谱》。有同治九年( 1870) 扫叶山房刻本,1925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收入《琵 琶 记》、《长 生殿》、“临川四梦”、《幽闺记》、《水浒记》、《西厢记》及时剧《思凡》、《下山》等八十七出折子戏。曲谱详记念白唱腔,工尺完备增点头末眼,并注明腔格(昆曲润腔方式)。其中《思凡》一折出自《孽海记》,昆曲保留了原有唱词,加入了丰富的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的昆曲折子戏。《思凡》宫谱节选见例1。
例1
2.简谱系统的昆曲曲谱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我国建立起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随着“学堂乐歌”的传入,用阿拉伯数字记谱的简谱也一同传入,并获得大众普遍认同,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曲谱也发生了改变。昆曲曲谱开始出现简谱形式。《思凡》简谱节选见例2
例2
3.五线谱系统的昆曲曲谱
在西方,五线谱是从 11 世纪至 17 世纪期间逐步完善的,18 世纪始定型并沿用至今。在我国 17、18 世纪间虽有五线谱的传播,但并没有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何种影响。清末,随着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的建立,五线谱进入“学堂乐歌”教学。五线谱在专业教育方面与工尺谱并用,流传广泛。昆曲《思凡》就收录在第一批将五线谱应用在1930年出版的由刘天华编写的《梅兰芳歌曲谱》中。刘天华为每个唱段腔均注明板式,标有速度记号及唱段中的速度变化,唱腔中的装饰音、断音、换气等唱法均一一标注。但因时间和资源有限,在这里并没有找到《梅兰芳歌曲谱》中的原版乐谱,所以用简易版的五线谱代替。见例3
例3
三、三种昆曲谱式的异同
根据上述三种谱式的谱例,我们可以对三种谱式的书写方式与文词记录、乐音记录、节奏节拍记录、调高记录四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总结:
1.从书写方式和文词记录看
从书写方式来看,五线谱、简谱是横着书写,由左向右。工尺谱是纵向书写,由右至左。从文词记录来看,五线谱,简谱的乐谱写在上方,文词写在乐谱下面,文词与文字在书写方式无规格。而工尺谱,无论“蓑衣式”还是“一炷香”,都是唱词按句、篇來书写,谱字对应每一个唱词,且必须用小号字体。
2.从乐音记录看
从乐音记录来看,五线谱的乐音记录是采用固定位置(固定唱名)的,简谱原则上是采用首调唱名的。工尺谱基本上也使用首调唱名,但有时也会采用固定唱名的写法。
3.从节奏节拍记录看
简谱和五线谱的节奏节拍记录相同,用小节线作为标志(散板不用小节线或采用虚线表示)。工尺谱用板眼表示,一板三眼中又细分为头眼、中眼、末眼。工尺谱节奏划分并不像简谱和五线谱那样明确和规范,通常是板眼固定节拍框架,但每一拍中谱字的具体组合,却需要根据民间的实际情况而定,即既要参照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规律,又要参照音调灵活处理。
4.从调高的记录看
五线谱的调号记在谱内。简谱和工尺谱写在谱外,简谱标在标题的左下方。
关于工尺谱,简谱和五线谱的差异,洛地先生曾在《“工尺谱”及其它》中有过这样的表述歌唱中,“简谱,五线谱是文词从属于乐谱;工尺谱乃唱腔从属于文词。”也就是说,工尺谱的谱式更能反映中国歌唱的性质,即以字声行腔。如果翻译成五线谱,必然会造成歌唱者按照乐谱唱文词。因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文为主,乐为从的歌唱传统。
四、结语
谱式的产生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形态息息相关。谱式的使用也必然要迎合大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做一些谱式之间的互译也是有必要的。但谱式中的文曲关系不能随之改变,否则便失去了不同谱式本身的特殊性。在谱式的互译与使用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弥补,使不同谱式既保留了本身的特殊性,又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契合,做到传统中的创新。
关键词:昆曲曲谱;孽海记·思凡
一.概述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昆曲行腔优美,婉转缠绵,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昆曲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而曲谱作为承载昆曲的重要因素也与昆曲剧目一样具有保存、研究价值。本文以昆曲《孽海记·思凡》节选为例,对昆
二、昆曲的主要曲谱类型
1.宫谱,亦称工尺谱,于曲词旁边注明工尺、板眼,或兼有科白,专供依谱演唱。据其用途可分为两类:
1)文人曲家的核定本
如乾隆时叶堂订谱、王文治参订《纳书楹曲谱》。全书分正集四卷、续集四卷、外集二卷、补遗集四卷、《玉茗堂四梦曲谱》八卷,共二十四卷。乾隆五十七年( 1792) 成书,吴门纳书楹自刻。其中补遗集四卷系作者后来继续选辑的,“上自《琵琶》、下至时调”,于乾隆五十九年( 1794) 刻印成书。道光年间有补刻本。
2)据“梨园故本”整理的宫谱
如清王锡纯辑、苏州曲师李秀云拍正《遏云阁曲谱》。有同治九年( 1870) 扫叶山房刻本,1925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收入《琵 琶 记》、《长 生殿》、“临川四梦”、《幽闺记》、《水浒记》、《西厢记》及时剧《思凡》、《下山》等八十七出折子戏。曲谱详记念白唱腔,工尺完备增点头末眼,并注明腔格(昆曲润腔方式)。其中《思凡》一折出自《孽海记》,昆曲保留了原有唱词,加入了丰富的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的昆曲折子戏。《思凡》宫谱节选见例1。
例1
2.简谱系统的昆曲曲谱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我国建立起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随着“学堂乐歌”的传入,用阿拉伯数字记谱的简谱也一同传入,并获得大众普遍认同,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曲谱也发生了改变。昆曲曲谱开始出现简谱形式。《思凡》简谱节选见例2
例2
3.五线谱系统的昆曲曲谱
在西方,五线谱是从 11 世纪至 17 世纪期间逐步完善的,18 世纪始定型并沿用至今。在我国 17、18 世纪间虽有五线谱的传播,但并没有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何种影响。清末,随着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的建立,五线谱进入“学堂乐歌”教学。五线谱在专业教育方面与工尺谱并用,流传广泛。昆曲《思凡》就收录在第一批将五线谱应用在1930年出版的由刘天华编写的《梅兰芳歌曲谱》中。刘天华为每个唱段腔均注明板式,标有速度记号及唱段中的速度变化,唱腔中的装饰音、断音、换气等唱法均一一标注。但因时间和资源有限,在这里并没有找到《梅兰芳歌曲谱》中的原版乐谱,所以用简易版的五线谱代替。见例3
例3
三、三种昆曲谱式的异同
根据上述三种谱式的谱例,我们可以对三种谱式的书写方式与文词记录、乐音记录、节奏节拍记录、调高记录四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总结:
1.从书写方式和文词记录看
从书写方式来看,五线谱、简谱是横着书写,由左向右。工尺谱是纵向书写,由右至左。从文词记录来看,五线谱,简谱的乐谱写在上方,文词写在乐谱下面,文词与文字在书写方式无规格。而工尺谱,无论“蓑衣式”还是“一炷香”,都是唱词按句、篇來书写,谱字对应每一个唱词,且必须用小号字体。
2.从乐音记录看
从乐音记录来看,五线谱的乐音记录是采用固定位置(固定唱名)的,简谱原则上是采用首调唱名的。工尺谱基本上也使用首调唱名,但有时也会采用固定唱名的写法。
3.从节奏节拍记录看
简谱和五线谱的节奏节拍记录相同,用小节线作为标志(散板不用小节线或采用虚线表示)。工尺谱用板眼表示,一板三眼中又细分为头眼、中眼、末眼。工尺谱节奏划分并不像简谱和五线谱那样明确和规范,通常是板眼固定节拍框架,但每一拍中谱字的具体组合,却需要根据民间的实际情况而定,即既要参照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规律,又要参照音调灵活处理。
4.从调高的记录看
五线谱的调号记在谱内。简谱和工尺谱写在谱外,简谱标在标题的左下方。
关于工尺谱,简谱和五线谱的差异,洛地先生曾在《“工尺谱”及其它》中有过这样的表述歌唱中,“简谱,五线谱是文词从属于乐谱;工尺谱乃唱腔从属于文词。”也就是说,工尺谱的谱式更能反映中国歌唱的性质,即以字声行腔。如果翻译成五线谱,必然会造成歌唱者按照乐谱唱文词。因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文为主,乐为从的歌唱传统。
四、结语
谱式的产生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形态息息相关。谱式的使用也必然要迎合大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做一些谱式之间的互译也是有必要的。但谱式中的文曲关系不能随之改变,否则便失去了不同谱式本身的特殊性。在谱式的互译与使用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弥补,使不同谱式既保留了本身的特殊性,又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契合,做到传统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