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门关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是长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此处东西峻峭,中路盘旋崎岖,附近峰峦错耸,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的战略要地。自春秋起称句注塞,由唐始称雁门关。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侯陆亨,北移雁门关址数里,建新关于今址。现存关门3座,内有明朝所建靖边寺,以祀战国戍守雄关的赵国良将李牧。雁门关除关城之外,还有大石墙3道,小石墙25道,隘口18个,构成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
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宁武关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偏头关
偏头关位于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包括偏关),沙场奋战,家喻户晓。现关城为明洪武年间改筑。清改置县,属宁武府,辖边墙四道。
平型关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位于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附近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首次告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武帝时所置。自魏晋以后,因安西通新疆东部重镇哈密的道路日见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道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今原玉门关址尚存方形城堡,由黄土夯筑而成,恢复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O余平方米。玉门关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名句更使玉门关名垂千古。
阳关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为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鸦鹘关
鸦鹘关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其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辽阳副总兵韩斌所建,关门设障三道,故又称为“三道关”。头道关在今新宾县苇子峪乡三道关村南0.5公里,关城修至两侧山脊,现存遗址墙高3米,基宽约7米,为方料石包砌,内填夯土而筑。二道关设在两崖对峙的山谷之中,砌石为障。第三道关设在一拔地突起的巨石旁侧,此石柱高约30余米。此关东西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惟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时,鸦鹘关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
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峰叠峦矗,如屏如障,为长城内三关重镇之一。紫荆关是长城千百座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关于紫荆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当时称为“五阮关”,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井陉关
井陉关位于今河北省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谓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 为天下九塞之一。最初汉朝在此口置关,称石研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后来改名土门关。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明清时称井陉关。
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以隋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而得名。后来,唐高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兵数万驻守于此,时人称为“娘子军”,这关也因此更名娘子关,为戍守重地。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为中山国所建长城的一个关口,唐平阳公主之后,为承天军戍守处,大历年间修筑了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并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因边患频繁,于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现今见到的关城,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又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因这关处在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民间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大散关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20余公里的秦岭北麓,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吴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居庸关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地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关建在京畿著名的“关沟”中。居庸之名,据元代人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在著名的太行八陉中,居庸关排列第八,即控扼军都山的军都陉。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但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军都关”。由辽以后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胜金关
胜金关座落于宁夏中卫县东30公里,是明长城宁夏镇中的重要关隘之一。胜金关为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参将韩玉所筑,谓其险过金徙潼关故得名。胜金关一带,山虽不甚险陡,然山脉却意外地向南突出一角,直抵黄河北岸,在山河之间仅留下一线之路,可通往来,这种一将扼之、万夫莫过的地理形势,使胜金关的军事地位提高起来,被历代兵家视为控扼宁夏平原的重要关隘。
南津关
南津关位于三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它和瞿塘峡入口处的夔门,是三峡首尾两个天然门户。关两岸绝壁耸天,峰奇谷异,江面狭窄,成为长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线,素有 “雄关蜀道,巍巍荆门”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友谊关
友谊关位于中越边境之两山对峙险坳处,离凭祥市18公里,距越南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友谊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关楼为三层楼阁建筑,高22米,历代为中国南疆边防要隘、战略要地。1885年,清军名将冯子材率军在此痛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孙中山、黄兴在此领导了永载青史的镇南关起义。五十年代,经周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后来,为彰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又改名为“友谊关”。友谊关有“天下第二关”之称,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是长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此处东西峻峭,中路盘旋崎岖,附近峰峦错耸,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的战略要地。自春秋起称句注塞,由唐始称雁门关。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侯陆亨,北移雁门关址数里,建新关于今址。现存关门3座,内有明朝所建靖边寺,以祀战国戍守雄关的赵国良将李牧。雁门关除关城之外,还有大石墙3道,小石墙25道,隘口18个,构成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
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宁武关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偏头关
偏头关位于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包括偏关),沙场奋战,家喻户晓。现关城为明洪武年间改筑。清改置县,属宁武府,辖边墙四道。
平型关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位于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附近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首次告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武帝时所置。自魏晋以后,因安西通新疆东部重镇哈密的道路日见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道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今原玉门关址尚存方形城堡,由黄土夯筑而成,恢复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O余平方米。玉门关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名句更使玉门关名垂千古。
阳关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为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鸦鹘关
鸦鹘关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其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辽阳副总兵韩斌所建,关门设障三道,故又称为“三道关”。头道关在今新宾县苇子峪乡三道关村南0.5公里,关城修至两侧山脊,现存遗址墙高3米,基宽约7米,为方料石包砌,内填夯土而筑。二道关设在两崖对峙的山谷之中,砌石为障。第三道关设在一拔地突起的巨石旁侧,此石柱高约30余米。此关东西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惟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时,鸦鹘关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
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峰叠峦矗,如屏如障,为长城内三关重镇之一。紫荆关是长城千百座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关于紫荆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当时称为“五阮关”,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井陉关
井陉关位于今河北省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谓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 为天下九塞之一。最初汉朝在此口置关,称石研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后来改名土门关。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明清时称井陉关。
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以隋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而得名。后来,唐高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兵数万驻守于此,时人称为“娘子军”,这关也因此更名娘子关,为戍守重地。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为中山国所建长城的一个关口,唐平阳公主之后,为承天军戍守处,大历年间修筑了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并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因边患频繁,于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现今见到的关城,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又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因这关处在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民间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大散关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20余公里的秦岭北麓,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吴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居庸关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地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关建在京畿著名的“关沟”中。居庸之名,据元代人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在著名的太行八陉中,居庸关排列第八,即控扼军都山的军都陉。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但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军都关”。由辽以后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胜金关
胜金关座落于宁夏中卫县东30公里,是明长城宁夏镇中的重要关隘之一。胜金关为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参将韩玉所筑,谓其险过金徙潼关故得名。胜金关一带,山虽不甚险陡,然山脉却意外地向南突出一角,直抵黄河北岸,在山河之间仅留下一线之路,可通往来,这种一将扼之、万夫莫过的地理形势,使胜金关的军事地位提高起来,被历代兵家视为控扼宁夏平原的重要关隘。
南津关
南津关位于三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它和瞿塘峡入口处的夔门,是三峡首尾两个天然门户。关两岸绝壁耸天,峰奇谷异,江面狭窄,成为长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线,素有 “雄关蜀道,巍巍荆门”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友谊关
友谊关位于中越边境之两山对峙险坳处,离凭祥市18公里,距越南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友谊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关楼为三层楼阁建筑,高22米,历代为中国南疆边防要隘、战略要地。1885年,清军名将冯子材率军在此痛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孙中山、黄兴在此领导了永载青史的镇南关起义。五十年代,经周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后来,为彰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又改名为“友谊关”。友谊关有“天下第二关”之称,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