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老师们踌躇满志地以新理念诠释出课堂教学的崭新境界,在欣赏课堂教学中那些精彩演绎时,我不禁感慨:精彩,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如果能使这些“零星之火”状的精彩,映射成“燎原之势”的美妙课堂局面,那么教与学都将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现采撷笔者课改实践中的三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享
爬山“汗流浃背” 下山“风驰电掣”
案例回放:这是“单名数互化”课堂教学总结部分的教学片断:(在小组讨论“互化方法”及巩固练习环节之后)
师: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单名数互化的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改写单名数。大家根据刚才的研究、讨论,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或者在哪些地方想给同学们提个醒,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生1:在互化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
生2:(补充)高级化低级用乘法,低级化高级用除法。
生3:还必须记清楚单位之间的进率。
生4:我们小组总结出“互化”的步骤是:看单位→比高低→想进率→定乘除→在互化。
生5(迫不及待地):我发现,可以这样来检验结果对不对:单位大的,数字就小;单位小的,数字就大。
(众生实际检验一下,发出“哦”的赞同声)
生6:(兴奋地):老师,我有个有趣的方法,非常好记。(他用手比划着,老师请他到前面来边说边画。)这就像一座山,从山底往山顶上爬,比较吃力,会“汗流浃背”的,除号“÷”中的两点就像汗珠子,而下山时,速度很快,像是坐车下来的,“风驰电掣”般这时用的乘号“×”刚好可以把它当做车轮。
反思感言:谁说“数学知识非要讲得‘天花乱坠’、答得‘有理有据’、弄得‘繁琐冗长’”呢?这种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上的理解和感悟,真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学生的顿悟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建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只要是孩子们悟出的,不管是深思熟虑,还是灵性迸发,都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生动演绎。
质量上乘 亲自下厨 后面还有大扫除
案例回放:在一节“比例尺的应用”的复习课中,师生合作,一起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为增强学生对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促进自主建构,笔者预设了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想法的教学环节。精彩的对话就这样动态地生成了:
生1:老师,我们小组觉得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比较容易理解。
生2:(补充)图上距离就相当于被除数,实际距离相当于除数,比例尺就是它们的商,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就解决问题了。
生3:我们发现图上距离比较小,而实际距离比较大。根据“乘小变小,除小变大”(这里的“大、小”是跟整数1比较的),所以求图上距离用乘法,求实际距离用除法。
师: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小吗?(生沉思片刻,小声讨论)
生4:不一定,比如很小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就得放大,这时的图上距离就会比实际距离大。
师:(高兴欣赏地)同学们“发明”了这么多的算法,真了不起!
(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小手向老师示意)
生6:老师,我有个好记的方法。
图上距离(上面)实际距离(下面)=比例尺(后面),所以,我联系“社会课”,突然想到这么一句话:质量上乘(乘法),亲自下厨(除法),后面还要大扫除(除法),就是说,要吃到质量上乘的菜,就要学会亲自下厨,吃完后还要大扫除。巧记为:上乘(求上面的用乘法),下厨(求下面的用除法),大扫除(求后面的用除法)。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而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还动笔试起来,老师抓住契机进行思想教育。
反思感言:谁说“知识性、概念性强的课,上起来没意思呢?”上述的案例给我们莫大启示:给学生一个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必将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创造的光辉;给数学一个原型,把常识提炼成数学,必将使数学学习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历程。
处处留心皆学问
案例回放:这是一节“人体中的数学”活动课中的教学片段:
生1:我发现把“五指”张开,可以用来帮助记“单位进率”,如:(认真而慎重地说明)大拇指代表千米,其余四指分别代表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因为大拇指和食指的间隔最大,代表他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余的四指的间隔都差不多,代表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受刚才同学的启发,我发现:食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手掌心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而握紧的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生3: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可以看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如:双手、双腿、眼睛、耳朵……
生4:老师,以前我们做判断题“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底面积和高一定相等”时,经常会出错。现在我发现(激动、兴奋地):其实,这题不用算也能知道的,因为就像两个体重相同的人,可能一个是胖墩儿,另一个却是高个儿,所以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他们的“形态”不一定相同。
生5:老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我们每天睡觉、起床、睡觉、起床……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这也是一种循环。
师:(由衷地发出感慨)呵呵,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反思感言:谁说数学课堂缺少激情、没有诗意、少见精彩?其实,数学课堂就是一个生活大舞台,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生活”,将是他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收稿日期:2009-1-12
爬山“汗流浃背” 下山“风驰电掣”
案例回放:这是“单名数互化”课堂教学总结部分的教学片断:(在小组讨论“互化方法”及巩固练习环节之后)
师: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单名数互化的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改写单名数。大家根据刚才的研究、讨论,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或者在哪些地方想给同学们提个醒,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生1:在互化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
生2:(补充)高级化低级用乘法,低级化高级用除法。
生3:还必须记清楚单位之间的进率。
生4:我们小组总结出“互化”的步骤是:看单位→比高低→想进率→定乘除→在互化。
生5(迫不及待地):我发现,可以这样来检验结果对不对:单位大的,数字就小;单位小的,数字就大。
(众生实际检验一下,发出“哦”的赞同声)
生6:(兴奋地):老师,我有个有趣的方法,非常好记。(他用手比划着,老师请他到前面来边说边画。)这就像一座山,从山底往山顶上爬,比较吃力,会“汗流浃背”的,除号“÷”中的两点就像汗珠子,而下山时,速度很快,像是坐车下来的,“风驰电掣”般这时用的乘号“×”刚好可以把它当做车轮。
反思感言:谁说“数学知识非要讲得‘天花乱坠’、答得‘有理有据’、弄得‘繁琐冗长’”呢?这种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上的理解和感悟,真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学生的顿悟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建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只要是孩子们悟出的,不管是深思熟虑,还是灵性迸发,都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生动演绎。
质量上乘 亲自下厨 后面还有大扫除
案例回放:在一节“比例尺的应用”的复习课中,师生合作,一起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为增强学生对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促进自主建构,笔者预设了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想法的教学环节。精彩的对话就这样动态地生成了:
生1:老师,我们小组觉得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比较容易理解。
生2:(补充)图上距离就相当于被除数,实际距离相当于除数,比例尺就是它们的商,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就解决问题了。
生3:我们发现图上距离比较小,而实际距离比较大。根据“乘小变小,除小变大”(这里的“大、小”是跟整数1比较的),所以求图上距离用乘法,求实际距离用除法。
师: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小吗?(生沉思片刻,小声讨论)
生4:不一定,比如很小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就得放大,这时的图上距离就会比实际距离大。
师:(高兴欣赏地)同学们“发明”了这么多的算法,真了不起!
(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小手向老师示意)
生6:老师,我有个好记的方法。
图上距离(上面)实际距离(下面)=比例尺(后面),所以,我联系“社会课”,突然想到这么一句话:质量上乘(乘法),亲自下厨(除法),后面还要大扫除(除法),就是说,要吃到质量上乘的菜,就要学会亲自下厨,吃完后还要大扫除。巧记为:上乘(求上面的用乘法),下厨(求下面的用除法),大扫除(求后面的用除法)。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而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还动笔试起来,老师抓住契机进行思想教育。
反思感言:谁说“知识性、概念性强的课,上起来没意思呢?”上述的案例给我们莫大启示:给学生一个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必将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创造的光辉;给数学一个原型,把常识提炼成数学,必将使数学学习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历程。
处处留心皆学问
案例回放:这是一节“人体中的数学”活动课中的教学片段:
生1:我发现把“五指”张开,可以用来帮助记“单位进率”,如:(认真而慎重地说明)大拇指代表千米,其余四指分别代表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因为大拇指和食指的间隔最大,代表他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余的四指的间隔都差不多,代表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受刚才同学的启发,我发现:食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手掌心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而握紧的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生3: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可以看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如:双手、双腿、眼睛、耳朵……
生4:老师,以前我们做判断题“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底面积和高一定相等”时,经常会出错。现在我发现(激动、兴奋地):其实,这题不用算也能知道的,因为就像两个体重相同的人,可能一个是胖墩儿,另一个却是高个儿,所以体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他们的“形态”不一定相同。
生5:老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我们每天睡觉、起床、睡觉、起床……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这也是一种循环。
师:(由衷地发出感慨)呵呵,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反思感言:谁说数学课堂缺少激情、没有诗意、少见精彩?其实,数学课堂就是一个生活大舞台,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生活”,将是他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收稿日期: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