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客观环境,是构成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种轻松愉快的体育心理环境,正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体育教学;营造;课堂气氛;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3
体育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对体育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反之,不融洽的课堂气氛则对课堂教学起反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育锻炼的兴趣。如果教学条件完备,学生的学习情绪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练习,这时很自然地就形成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变化的,它是教学中的表现形式,这形式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课堂气氛好,教师心情舒畅,讲得流利、生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这样就减少了组织教学的时间和次数,增加了练习的时间,保证了练习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良好体育课堂气氛的培养
(一)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特点
1、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例如男学生一般喜欢运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诸如游泳、球类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小的,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例如小学生与大学生的运动项目存在差异。小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为主,而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竞技性比较强。
2、连续性:有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便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深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良好的理性思维促使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并存在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该动作时,他们不再只是满足于掌握简单而机械的动作过程,而是更寄希望于了解动作的原理,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4、广泛性:进入高中的学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还对各种体育活动和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都非常感兴趣。
(二)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影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2、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于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教师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促使学生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甚至还吝啬于给学生一个微笑,更有甚者还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的不好现象。
3、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1)由于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所以学生更绝对不会产生主动去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
(2)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
(3)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再者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女生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都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爱表现自己的,特别是男孩子。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知不觉中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如果老师不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有严重者将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坐破坏课堂的气氛。
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5、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二、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集体的凝聚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间心理上的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的感情交融和接近,便于教师的教学设想得到执行。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共同的目标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每个人的目标应服从于集体的目标,每个成员都将实现集体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实现了,个人的目标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结构不仅有利于加强集体的凝聚力。而且能促进体育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喜欢他的班级,关心每个同学,乐意到这个班来上课,那么学生因为老师讲得好、做得好,又关心、爱护他们,他们就会热爱这个教师,愿意听教师讲课。体育课一周一次或者两次,学生这次课上完之后,就会期盼下次课的到来,这样无形中就酝酿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体育教师是营造课堂气氛的主导力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作指导,也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的关系,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计划和组织实施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情绪,考虑到一堂课的整体气氛和整体效果,创造出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教学气氛。教师主导作用做得好坏的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都要通过“讲得好”、“做得好”表现出来。如教师在进行讲解间运球上篮技术动作时,动作要领讲得精确,重点突出,接着又做了一个漂亮的上篮动作,球中篮。这时学生就会高兴地鼓掌,跃跃欲试,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用心地去做。反过来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让学生用固定方式练习传球就不如用活动的方式传接球的兴趣浓厚,学习单一动作就不如学习组合动作积极。机械地重复会使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神经科学实验也证明,如果以同一频率反复刺激神经元,它的反应很快就消失,而稍微改变其频率,它的反应又可上来,这就说明,单调的重复容易引起大脑神经疲劳,而只有增添一些新的“信息”,才能引起兴趣,保持继续学习劲头。因此休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学习,要讲究科学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学方法要尽量做到多样化,总之,教师要努力研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体育课的气氛生动活泼,而且还能够效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师要成为课堂气氛的总调度
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于他能调控课堂上的一切活动。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把学生紧紧抓住,使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情感都在自己的控制下,随时掌握反馈信息,因为任何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外部行动反映出来。如排球的传球技术,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他们或者不动或者很费力地去学,对已掌握这项技术的同学,他们同样或者不动或者不认真地在做动作。这时教师就要从他们的眼神、面部表情及练习动作效果来分析,找出原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指导他们,让他们懂得没有学不会的技术,同时技术也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和提高。
(五)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
体育教师在讲得好、做得好,调度得合理情况下,总有个别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始终采取消极态度。这时你不要失望,不要觉得不尽人意。因为“一律”是相对的,“不一律”才是绝对的,你在反复强调指正时要把精力始终放在那些愿意学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你的主要对象。对那些破坏性行为,你必须先制止并给予警告,然后再下去耐心地引导他,跟他讲破坏纪律的严重性及危害性。最后希望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课上认真上课。这样与学生沟通了,他也就愿意配合教师上好体育课,保证良好的课堂气氛不再破坏。
三、怎样改造不良的课堂气氛
(一)精心准备,营造气氛
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课堂,课堂设在室外,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体育教学课堂,想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上课的时候集合,集合的队形始终站不整齐甚至还有一小部份学生在说话,这时你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学生知道你用目光注视着自己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集队时学生还是在说话,教师就应该面带微笑地说:“集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这样同学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上课就会注意了。有时候进行一些课堂练习,一般有那么一部份学生总是不愿意做练习,有站着不动的、有坐在一旁的、还有在谈天说地的,这时候的课堂气氛是非常不好的,教师就应该发挥班里体育骨干作用,要求骨干们影响、带动大家积极参加练习,对不认真的同学必要时采取监督行动,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体育教师上课前必须精心准备,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特征及课前的情绪。要注意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械,使学生一进入运动场地,就能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
(二)游戏竞赛,激活气氛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始终都保持良好课堂气氛。当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使课堂气氛变坏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竞赛。游戏内容丰富,简单易行,自然就深受学生们喜爱,这是激活课堂气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和训练是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手段,但是,由于必须反复多次地进行某个动作练习,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正确选用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练习,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学生得到一种成就感。一个宋代教育家曾阐述过:“教育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例如,在课堂上组织赛跑接力比赛,把队伍分成两队,男女的人数相等,每次一个人跑,到达另一边指定的地方再跑回来,再到另一个同学跑,哪个队伍完成先就胜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游戏,师生同练、师生同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校体育教学是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环节。有了强壮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体育教师要常与班主任沟通,培养体育骨干力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学生自觉参加练习。对积极参加练习,态度认真,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那些故意扰乱纪律无故不参加练习,自私自利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制止不良风气,做到奖罚分明,树立好的班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如果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营造;课堂气氛;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3
体育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对体育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反之,不融洽的课堂气氛则对课堂教学起反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育锻炼的兴趣。如果教学条件完备,学生的学习情绪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练习,这时很自然地就形成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变化的,它是教学中的表现形式,这形式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课堂气氛好,教师心情舒畅,讲得流利、生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这样就减少了组织教学的时间和次数,增加了练习的时间,保证了练习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良好体育课堂气氛的培养
(一)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特点
1、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例如男学生一般喜欢运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诸如游泳、球类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小的,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例如小学生与大学生的运动项目存在差异。小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为主,而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竞技性比较强。
2、连续性:有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便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深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良好的理性思维促使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并存在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该动作时,他们不再只是满足于掌握简单而机械的动作过程,而是更寄希望于了解动作的原理,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4、广泛性:进入高中的学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还对各种体育活动和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都非常感兴趣。
(二)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影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2、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于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教师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促使学生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甚至还吝啬于给学生一个微笑,更有甚者还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的不好现象。
3、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1)由于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所以学生更绝对不会产生主动去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
(2)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
(3)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再者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女生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都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爱表现自己的,特别是男孩子。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知不觉中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如果老师不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有严重者将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坐破坏课堂的气氛。
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5、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二、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集体的凝聚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间心理上的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的感情交融和接近,便于教师的教学设想得到执行。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共同的目标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每个人的目标应服从于集体的目标,每个成员都将实现集体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实现了,个人的目标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结构不仅有利于加强集体的凝聚力。而且能促进体育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喜欢他的班级,关心每个同学,乐意到这个班来上课,那么学生因为老师讲得好、做得好,又关心、爱护他们,他们就会热爱这个教师,愿意听教师讲课。体育课一周一次或者两次,学生这次课上完之后,就会期盼下次课的到来,这样无形中就酝酿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体育教师是营造课堂气氛的主导力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作指导,也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的关系,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计划和组织实施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情绪,考虑到一堂课的整体气氛和整体效果,创造出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教学气氛。教师主导作用做得好坏的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都要通过“讲得好”、“做得好”表现出来。如教师在进行讲解间运球上篮技术动作时,动作要领讲得精确,重点突出,接着又做了一个漂亮的上篮动作,球中篮。这时学生就会高兴地鼓掌,跃跃欲试,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用心地去做。反过来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让学生用固定方式练习传球就不如用活动的方式传接球的兴趣浓厚,学习单一动作就不如学习组合动作积极。机械地重复会使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神经科学实验也证明,如果以同一频率反复刺激神经元,它的反应很快就消失,而稍微改变其频率,它的反应又可上来,这就说明,单调的重复容易引起大脑神经疲劳,而只有增添一些新的“信息”,才能引起兴趣,保持继续学习劲头。因此休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学习,要讲究科学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学方法要尽量做到多样化,总之,教师要努力研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体育课的气氛生动活泼,而且还能够效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师要成为课堂气氛的总调度
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于他能调控课堂上的一切活动。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把学生紧紧抓住,使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情感都在自己的控制下,随时掌握反馈信息,因为任何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外部行动反映出来。如排球的传球技术,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他们或者不动或者很费力地去学,对已掌握这项技术的同学,他们同样或者不动或者不认真地在做动作。这时教师就要从他们的眼神、面部表情及练习动作效果来分析,找出原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指导他们,让他们懂得没有学不会的技术,同时技术也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和提高。
(五)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
体育教师在讲得好、做得好,调度得合理情况下,总有个别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始终采取消极态度。这时你不要失望,不要觉得不尽人意。因为“一律”是相对的,“不一律”才是绝对的,你在反复强调指正时要把精力始终放在那些愿意学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你的主要对象。对那些破坏性行为,你必须先制止并给予警告,然后再下去耐心地引导他,跟他讲破坏纪律的严重性及危害性。最后希望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课上认真上课。这样与学生沟通了,他也就愿意配合教师上好体育课,保证良好的课堂气氛不再破坏。
三、怎样改造不良的课堂气氛
(一)精心准备,营造气氛
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课堂,课堂设在室外,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体育教学课堂,想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上课的时候集合,集合的队形始终站不整齐甚至还有一小部份学生在说话,这时你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学生知道你用目光注视着自己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集队时学生还是在说话,教师就应该面带微笑地说:“集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这样同学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上课就会注意了。有时候进行一些课堂练习,一般有那么一部份学生总是不愿意做练习,有站着不动的、有坐在一旁的、还有在谈天说地的,这时候的课堂气氛是非常不好的,教师就应该发挥班里体育骨干作用,要求骨干们影响、带动大家积极参加练习,对不认真的同学必要时采取监督行动,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体育教师上课前必须精心准备,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特征及课前的情绪。要注意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械,使学生一进入运动场地,就能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
(二)游戏竞赛,激活气氛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始终都保持良好课堂气氛。当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使课堂气氛变坏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竞赛。游戏内容丰富,简单易行,自然就深受学生们喜爱,这是激活课堂气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和训练是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手段,但是,由于必须反复多次地进行某个动作练习,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正确选用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练习,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学生得到一种成就感。一个宋代教育家曾阐述过:“教育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例如,在课堂上组织赛跑接力比赛,把队伍分成两队,男女的人数相等,每次一个人跑,到达另一边指定的地方再跑回来,再到另一个同学跑,哪个队伍完成先就胜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游戏,师生同练、师生同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校体育教学是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环节。有了强壮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体育教师要常与班主任沟通,培养体育骨干力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学生自觉参加练习。对积极参加练习,态度认真,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那些故意扰乱纪律无故不参加练习,自私自利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制止不良风气,做到奖罚分明,树立好的班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如果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