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er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评价该术式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46眼)2岁以内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一期行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随访观察其术后眼部情况及二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眼部的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眼部反应轻微,无明显纤维素样渗出,并发症少,对后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影响较小。结论先天性白内障行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效果良好,该手术方式操作较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大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模型大鼠一定剂量的IGF-Ⅰ,口服组连续30
目的探讨高敏感 C 反应蛋白(hs-CRP)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 2005年7月对攀枝花市某社区年龄>40岁的符合人选标准的643例居民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吸烟、高血压、
肾母细胞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发病多位于肾脏.我科收治1例肾外肾母细胞瘤合并同侧隐睾患儿,极为罕见,现报告如下.患儿,2.5岁.右阴囊空虚2年余,发现下腹部肿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内外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乙肝肝纤维化患者240例,分为乙肝Ⅲ号外用膏组(n=58),内服组(n=62),内外合用组(n=63),对照组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1)的变化与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因子-1(VCAM-1)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
目的报道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一次修复多个手指电烧伤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创面进行清创后,分别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1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构成的足内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已成为目前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 ,故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对化疗药物的原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自2001年8月至11月,共收治神经外科病人98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NICU监护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患者,男,34岁.因左面颊部隆起伴左上列牙龈出血胀痛1年,于2006年3月8日入我院.患者3年前因左后上磨牙疼痛伴牙龈出血,服药后无缓解,在当地医院拔除左上第2、3磨牙,疼痛仍无改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ngiotensin-1 converting enzyme,ACE-1)基因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5,N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