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理论研究述评

来源 :法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总则》更新了《民法通则》确立的民法基本原则,体现了经济理论的更新和经济体制的更新,外加生态观念的更新,经过这番更新,民法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内容减少,国际共同规则增多,代表了我国民法学和民事立法对商品经济的民法观的疏离.但随着我国民法典编纂完成导致的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的回归民法,以及人格权编的新设,我国过去以商品交换法为参照系建构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还需要重建,以便得到留存和新纳的基本原则能涵摄这三个新的民法典分则编.商品交换法的民法基本原则观的最典型遗留是基本为我国学界独倡的平等原则.学说上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可以跟立法的不一致.我国民法应有四项基本原则,即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意思自治与国家的保护性干预相结合原则.
其他文献
我国没有关于瑕疵专利权归属的明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0年裁判要旨摘要”之五,确立了“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业秘密并改进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规则,并试图成为类似案件的判决指引.但这是一件似是而非的判决,裁决结果和司法推理过程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在坚持民法原理与形式逻辑的前提下,应以民法添附理论为鉴,将“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业秘密并改进后申请专利”的权利按照促进技术应用和公平原则进行分配,并采用债权救济方式对受损当事方进行赔偿,这对营造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和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条块关系的视角,对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动因、条件、路径和类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既有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探讨条块关系与体制适应能力不同,本文提供了一种分析基层条块关系与适应能力的微观视角.研究发现,条块体制的分割性、低效性和惰性,给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提出了要求.在条块分割体制下,基层政府之所以能够更好地对接基层社会,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基层善治,其最根本的就在于因地制宜进行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增强了基层治理体制的适应能力,使其彰显出灵活性、回应性、适应性和能动性.机制创新激发了体制的潜能和活
以受害人与有过失为理由,减免加害人之损害赔偿义务,本是一个蕴藏朴实的道理,而一时却难以在规范上圆满实践.其规范化所遭遇之第一个问题是,就受害人对自己利益之维护,在法律上是否得对其课以义务,当中涉及有无及范围的问题.由之发展出“对己义务”之法律关系的类型,以规定或说明应如何对其规范的特殊问题.其次为在与有过失有关之法律关系的发展,受害人在契约责任、危险责任及侵权责任应如何为其使用人及代理人之故意或过失行为负责.特别是未成年人是否应为其法定代理人之侵权责任负责?另其适用之赔偿责任的规范基础是否含侵权责任、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