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哪吒在明代之前均写为那吒,源于梵语Nata。一般认为,哪吒来自印度,是佛教中三面八臂 (一说六臂) 鬼王,乃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 (有时也称为多闻天王) 的三儿子。 传说毗沙门天王有91个儿子,只有二儿子独健 (二郎神的原型) 和三儿子哪吒 (也有说法称哪吒是独健的侄子) 较著名。 这里存在两个翻译问题:首先,毗沙门天王的“门”字是中文译者加上去的,致后代产生误会;其次,哪吒的名字很难读,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吒在明代之前均写为那吒,源于梵语Nata。一般认为,哪吒来自印度,是佛教中三面八臂 (一说六臂) 鬼王,乃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 (有时也称为多闻天王) 的三儿子。
传说毗沙门天王有91个儿子,只有二儿子独健 (二郎神的原型) 和三儿子哪吒 (也有说法称哪吒是独健的侄子) 较著名。
这里存在两个翻译问题:首先,毗沙门天王的“门”字是中文译者加上去的,致后代产生误会;其次,哪吒的名字很难读,因古代汉语分“文读”和“白读”,前者在读书人中通用,后者则风行市井,二者发音不一样,哪吒二字用“文读”,则与梵文相近,用“白讀”,则十分拗口。
哪吒的中文记录出现在唐代,此前无载。唐宋两代,哪吒的名字又被记为那吒俱伐罗、那罗鸠婆、那巧矩韈啰、那巧俱钵啰、那挚等,但他的故事与后来传说已有重叠处:
首先,哪吒确曾剔肉还父母。即“那吒太子拆肉还母、拆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为父母说法”,但属主动行为,并非被迫。其二,三头六臂。其三,少年形象。据唐代郑处晦记:“道宣律师 (即释道宣) 尝夜行道,临堦失足,有人捧承之。顾见一少年,问曰:‘弟子何人?’少年曰:‘某非常人,毗沙太子哪吒太子也。’”其四,喜欢和龙较劲。即“调伏阿修罗众,及一切天龙之众”,被认为可以对抗旱涝之灾。
(选自《北京晚报》2019年8月22日)
其他文献
1950年—1956年,我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念书。那时刚解放不久,苏联又是我们的“老大哥”,举国上下都在倡导向苏联学习,而我们学校的氛围一向非常开放,师生的思想很活跃,学校文化娱乐活动搞得很好,除读革命书籍、唱革命歌曲外,也非常重视苏联、东欧文化的传播,并且那会儿我青春年少,正是激情奋进、躁动迷茫、可塑性很强的时候。因此,这六年里我所受的革命教育和苏联文化相互结合,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那是
《毛泽东选集》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撰写了大量文稿,作过许多重要讲话,很多都收进了 《毛泽东选集》中。这些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党的建设思想和外交思想等。特别是毛泽东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新民
全国两会上,某政协委员说:“《水浒》 影响维稳”,《水浒》 这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要有所控制,这些都和暴力相关,《水浒》 是旧时代的名著,与我们时代不适应。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包括对 《水浒传》 的批评和“禁播”。而且理由也惊人的相似,某政协委员说 《水浒》 宣扬暴力,影响维稳;古人也认为 《水浒传》 有这些负面因素,要严加查禁。 明代袁中道在 《游居杮录》 中说:“但 《水
朱熹,当我们提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联想到的人物形象大概就是一名严肃的道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许多人未必知道,朱熹还是一位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并保持着终生思考的天文学家。 很小时候,朱熹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的尽头在哪里?他自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
摘 要:文章介绍了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在贯彻和落实“涵养生命气象”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为实现“教好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好老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办一所好学校”的办学目标所做的实践性探索。学校以“追求生命的整全”为愿景,建构“生命化课程”;以“开掘生命的资源”为渠道,培养“生命化教师”;以“尊重生命的需要”为宗旨,探索“生命化课堂”。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建构了“生命化教育”学校的“课程·教师·课堂
一说到宋代的武将家族,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宋的杨家将。在民间传说里,杨家将简直就是忠义的代表、战神的化身,宋代第一武将家族印象根深蒂固—— 除了世代忠烈为国守边之外,还有一门女将,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挺身而出,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然而,如果你对宋代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话,你就知道,杨家将的故事,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源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的演义故事。在各种演义中,杨家将七代忠烈,封王封侯,家
摘 要:小说因篇幅长、角度广、主观性强、思维强度高,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拦路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高中小说教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探究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在课堂汇报交流中解决问题,完成探究任务,可以提高学生高中小说的学习效率。文章分析了任务驱动式教学下的高中小说教学的意义,并以小说《祝福》的教学为例对具体的实施策略予以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驱
同治十二年的广东乡试,发生两件意外事情。其一是开考前两日的下午,下了场大雨,从头门到龙门一片水漫成河,水深至一尺多,而至公堂前也有一丈多地方受浸。如此情景,试务人员固然无法办事,更大的问题是到时许多考生如何进场。众官商议,水浸至此,一时恐难退去,只有搭个便桥来解决。但细算起来,搭桥要用三百两银子,而且需时较长,目下只剩一天时间,恐赶不及,商量来商量去,找不到善法。最后有人提出,不如用人力把水挑走,
2018年是戊戌维新变法120周年。120年前的6月1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是为百日维新变法的开始。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不甘作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是这场运动的直接发动者与实际决策人。从光绪帝“诏定国是”,决定变法,到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发动“政变”(1898年9月21日,即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历八月初六日),只有短短的103天,变法即归于失
《读书无禁区》及以后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这样的话: “记得 《读书》 杂志,不必去记得沈昌文之流,但不能忘记李洪林。原因很简单,李洪林在 《读书》 创刊号上发表过一篇有名的文章: 《读书无禁区》,由是使中国读书界大受震动, 《读书》 杂志其名大彰,直至今天。”我至今仍然这么看。 《读书》 杂志一九七九年四月创刊时,我还没去 《读书》 杂志,并没有经手这篇文章,但是它引起的震动,却是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