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本书历经了两年的时间,当时陈巧玲身边的人包括出版社都不看好它,担心它会没有读者,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这本书是“月牙多”的几个成员一起自费出版的。但是这本书在今年春天出版之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除了得到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关注,还有国家食品的权威部门和地方药监局的人管他们要书,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每天在“月牙多”的微博、微信上留言的人也特别多,还有不少年轻人希望能够成为“月牙多”的志愿者,“我们的邮箱里每天会收到好多信,都没有时间回复”。
陈巧玲本科是在重庆大学念的,学的是机械,是一个纯粹的工科女。大学毕业后,她在厦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父母觉得厦门离老家山东太远了,希望她能选择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她就选择了北京。
辞掉工作后,陈巧玲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2年4月29号是清华大学建校101周年校庆纪念日。在校庆活动上,陈巧玲认识了已经毕业的师兄陈洪榕。师兄问她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陈巧玲说打算在北京好好工作,然后买房子买车。陈洪榕说:“清华毕业的人不应该仅仅是追求这些,应该做一些更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当天,两个人就社会责任的问题讨论了好久,最终决定成立一个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小组 “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民间认为手指甲上的月牙痕越多人的身体就越健康,有“健康安全”的寓意在里面。
陈巧玲和陈洪榕发起“月牙多”之后,就开始招募志愿者,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团队就有了20人,这些年轻人以清华校友为主,有的还是在校生,有的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这些年轻人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学计算机的,有学美术的,有学电工的,但就是没有一个学食品的。
他们搭建了“月牙多”网站,口号是:为中国人的健康担负一份社会责任。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也有自己的公众号,目的是倡议食品安全行动,普及食品安全的理念。“月牙多”成立之后,他们做的最主要的一个项目就是编写了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这本书叫‘档案’,主要是记录过去发生的事件,书里有政府部门、质检部门发布的一些报告,也有学者写的研究文章,还有媒体上的一些报道。”
在写书之前,陈巧玲曾经去有“中国第一农民”之称的安金磊的农场去考察,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她还和其他农场主进行过接触,这个过程有助于他们了解土地了解农业,更有利于他们理清思路去完成他们的写书计划。
“比如在写环境污染这一章的时候,我们平时想到的就是工厂排出来的水灌溉了农田,造成土壤污染。在调研的过程里,农场主跟我们提到过其实还有污泥污染,有人会把污泥直接倒在农田里,对土壤造成污染。”这样陈巧玲和她的伙伴们再去查找关于污泥的资料,发现原来还有城市垃圾对农田造成的污染,这样信息越找越多,资料也丰满了起来。
在做调研的两年时间里,“月牙多”小组的成员跑了九个省市。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陈巧玲也是一有时间就到外地去调研,她去过天津、山东和福建,去过一些农场也去过一些超市。
在写酱油这个部分时,陈巧玲和伙伴们去了好多家超市,他们将酱油标签上注明的成分抄下来,回去之后再逐个儿去查那些组成酱油的成分到底是什么,比如说谷氨酸钠其实就是味精,三氯蔗糖是甜味剂,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等。
按照国家规定,酿造酱油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但是酱油的“鲜”是在酿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为什么市场上的很多酿造酱油的成分里却有谷氨酸钠呢?书里还列举了《舌尖上的中国》中讲到的酿造酱油的方法,那完全是靠时间的沉淀,如果依照纯正的酿造酱油的方法,是不需要添加谷氨酸钠的。
陈巧玲和她的伙伴们经常这样在超市里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获取调研的资料,大多数时候,食品从业人员不会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针对调研中的一些困惑,他们就回去找专家咨询,或者通过书籍去寻找答案。
《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刚开始进行调研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定下了26个章节,用陈巧玲的话说是“26个模块”,她还是习惯用理工科的思维来描述她正在做的事情。
他们的整体思路是从食物生长的环境到食物加工的过程到食物被端上餐桌,整个儿过程都了解一遍,找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整本书从装帧设计到书的标题都给人一种很严肃的学术报告的感觉,实际上书里面科普的分量很重,并不都是枯燥的数据。比如在《油盐酱醋,本篇谈茶》这个章节,在讲到一些餐厅的免费茶的时候,一般的人会认为这些茶如果不好喝,主要就是泡的时间太长了,而在“月牙多”的书里就列出了三种不合格的免费茶,第一种是陈茶翻新时筛下来的碎末,这种碎末往往灰尘多,有农药残留;第二种是用茶梗掺上了香精;第三种是茶叶里面掺进了杨树叶和槐树叶。
在《腐败变质》这一章里,文章讲到顾客去买肉的时候,销售员往往会切一小块肉让顾客闻一下,证明肉是新鲜的,但往往他们给顾客闻的是切面,而肉都是从外往里腐烂的,匆忙之间顾客就会以为肉是新鲜的。
因为长时间地做市场调研,陈巧玲有了“职业病”。有一次她和几个朋友去一家环境不错的饭店吃饭,他们点了一个冬瓜排骨汤,陈巧玲习惯性地夹起一块排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发现排骨是臭的,她把排骨给其他人闻,大家都闻出来肉是坏的。他们把饭店的老板找来,老板也向他们道了歉。“人的嗅觉要比味觉灵敏,如果你不闻只是吃,往往是吃不出来的。”她说。
因为编写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陈巧玲向学校申请了延期毕业,2015年的夏天她变得异常忙碌。书出来以后,她要不停地接受采访,同时,她还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问到她毕业以后的打算,陈巧玲说还是想继续从事和“月牙多”相关的事情,所以她并没有去找别的工作。原来成立“月牙多”的时候,他们以为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写出一本比较全面的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书来,结果后来发现工作量非常大,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一本书根本就装不下。现在出的这一本是“事件篇”,未来他们还要推出“大米篇”“食用油篇”……在做“月牙多”的过程中,她和伙伴们都感觉越做越兴奋,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
但是一直以来做“月牙多”并不赚钱,他们为了做市场调研和出书还要自掏腰包,所以未来的生存问题也是陈巧玲和伙伴们需要考虑的。陈巧玲和另外一个发起人陈洪榕也一起探讨过“月牙多”的盈利模式,希望它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但是目前他们还在摸索当中,也就是说,未来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盈利还不能确定。这也意味着陈巧玲在毕业之后仍然要自己投钱来做和“月牙多”相关的事情,她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
CUTE:在做“月牙多”这件事上,清华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陈巧玲:我们上研一的时候上过一门课叫“伦理与企业责任”,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有关食品的案例,他在课堂上讲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说:“即便婴儿不能说出他们对食品的想法,企业也应当提供优质的产品。”这句话是我们建立“月牙多”价值观的根本。
CUTE:在做关于食品的市场调研中,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陈巧玲:是大众对于食品安全有很多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苏丹红是可以食用的,只是用量的问题,实际上苏丹红是工业染料,是不能食用的。还有关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大家的认识也很模糊,有的人会觉得无公害食品是特别高的一个等级,打了这个标签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地购买了?实际上无公害食品是最低的层级,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所有食品都应该是无公害的。而绿色食品是高一个级别的,有机食品处于最高的一个级别,它关注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需要做认证的。
CUTE:看了这本书会让人觉得安全的食品太少了,我们的处境真的是这样吗?
陈巧玲:当然不是了。我们在书的最后面也写了,因为食品的种类太多了,有几百万种,只要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食品出了问题,数量就显得很庞大。实际上我们的食品安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也有具体的数据来证明,大家不必惊慌。
校庆日成立“月牙多”
陈巧玲本科是在重庆大学念的,学的是机械,是一个纯粹的工科女。大学毕业后,她在厦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父母觉得厦门离老家山东太远了,希望她能选择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她就选择了北京。
辞掉工作后,陈巧玲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2年4月29号是清华大学建校101周年校庆纪念日。在校庆活动上,陈巧玲认识了已经毕业的师兄陈洪榕。师兄问她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陈巧玲说打算在北京好好工作,然后买房子买车。陈洪榕说:“清华毕业的人不应该仅仅是追求这些,应该做一些更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当天,两个人就社会责任的问题讨论了好久,最终决定成立一个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小组 “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民间认为手指甲上的月牙痕越多人的身体就越健康,有“健康安全”的寓意在里面。
陈巧玲和陈洪榕发起“月牙多”之后,就开始招募志愿者,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团队就有了20人,这些年轻人以清华校友为主,有的还是在校生,有的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这些年轻人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学计算机的,有学美术的,有学电工的,但就是没有一个学食品的。
他们搭建了“月牙多”网站,口号是:为中国人的健康担负一份社会责任。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也有自己的公众号,目的是倡议食品安全行动,普及食品安全的理念。“月牙多”成立之后,他们做的最主要的一个项目就是编写了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这本书叫‘档案’,主要是记录过去发生的事件,书里有政府部门、质检部门发布的一些报告,也有学者写的研究文章,还有媒体上的一些报道。”
在写书之前,陈巧玲曾经去有“中国第一农民”之称的安金磊的农场去考察,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她还和其他农场主进行过接触,这个过程有助于他们了解土地了解农业,更有利于他们理清思路去完成他们的写书计划。
“比如在写环境污染这一章的时候,我们平时想到的就是工厂排出来的水灌溉了农田,造成土壤污染。在调研的过程里,农场主跟我们提到过其实还有污泥污染,有人会把污泥直接倒在农田里,对土壤造成污染。”这样陈巧玲和她的伙伴们再去查找关于污泥的资料,发现原来还有城市垃圾对农田造成的污染,这样信息越找越多,资料也丰满了起来。
在做调研的两年时间里,“月牙多”小组的成员跑了九个省市。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陈巧玲也是一有时间就到外地去调研,她去过天津、山东和福建,去过一些农场也去过一些超市。
在写酱油这个部分时,陈巧玲和伙伴们去了好多家超市,他们将酱油标签上注明的成分抄下来,回去之后再逐个儿去查那些组成酱油的成分到底是什么,比如说谷氨酸钠其实就是味精,三氯蔗糖是甜味剂,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等。
按照国家规定,酿造酱油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但是酱油的“鲜”是在酿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为什么市场上的很多酿造酱油的成分里却有谷氨酸钠呢?书里还列举了《舌尖上的中国》中讲到的酿造酱油的方法,那完全是靠时间的沉淀,如果依照纯正的酿造酱油的方法,是不需要添加谷氨酸钠的。
陈巧玲和她的伙伴们经常这样在超市里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获取调研的资料,大多数时候,食品从业人员不会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针对调研中的一些困惑,他们就回去找专家咨询,或者通过书籍去寻找答案。
把“月牙多”当成事业来做
《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刚开始进行调研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定下了26个章节,用陈巧玲的话说是“26个模块”,她还是习惯用理工科的思维来描述她正在做的事情。
他们的整体思路是从食物生长的环境到食物加工的过程到食物被端上餐桌,整个儿过程都了解一遍,找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整本书从装帧设计到书的标题都给人一种很严肃的学术报告的感觉,实际上书里面科普的分量很重,并不都是枯燥的数据。比如在《油盐酱醋,本篇谈茶》这个章节,在讲到一些餐厅的免费茶的时候,一般的人会认为这些茶如果不好喝,主要就是泡的时间太长了,而在“月牙多”的书里就列出了三种不合格的免费茶,第一种是陈茶翻新时筛下来的碎末,这种碎末往往灰尘多,有农药残留;第二种是用茶梗掺上了香精;第三种是茶叶里面掺进了杨树叶和槐树叶。
在《腐败变质》这一章里,文章讲到顾客去买肉的时候,销售员往往会切一小块肉让顾客闻一下,证明肉是新鲜的,但往往他们给顾客闻的是切面,而肉都是从外往里腐烂的,匆忙之间顾客就会以为肉是新鲜的。
因为长时间地做市场调研,陈巧玲有了“职业病”。有一次她和几个朋友去一家环境不错的饭店吃饭,他们点了一个冬瓜排骨汤,陈巧玲习惯性地夹起一块排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发现排骨是臭的,她把排骨给其他人闻,大家都闻出来肉是坏的。他们把饭店的老板找来,老板也向他们道了歉。“人的嗅觉要比味觉灵敏,如果你不闻只是吃,往往是吃不出来的。”她说。
因为编写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陈巧玲向学校申请了延期毕业,2015年的夏天她变得异常忙碌。书出来以后,她要不停地接受采访,同时,她还要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问到她毕业以后的打算,陈巧玲说还是想继续从事和“月牙多”相关的事情,所以她并没有去找别的工作。原来成立“月牙多”的时候,他们以为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写出一本比较全面的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书来,结果后来发现工作量非常大,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一本书根本就装不下。现在出的这一本是“事件篇”,未来他们还要推出“大米篇”“食用油篇”……在做“月牙多”的过程中,她和伙伴们都感觉越做越兴奋,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
但是一直以来做“月牙多”并不赚钱,他们为了做市场调研和出书还要自掏腰包,所以未来的生存问题也是陈巧玲和伙伴们需要考虑的。陈巧玲和另外一个发起人陈洪榕也一起探讨过“月牙多”的盈利模式,希望它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但是目前他们还在摸索当中,也就是说,未来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盈利还不能确定。这也意味着陈巧玲在毕业之后仍然要自己投钱来做和“月牙多”相关的事情,她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
CUTE:在做“月牙多”这件事上,清华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陈巧玲:我们上研一的时候上过一门课叫“伦理与企业责任”,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有关食品的案例,他在课堂上讲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说:“即便婴儿不能说出他们对食品的想法,企业也应当提供优质的产品。”这句话是我们建立“月牙多”价值观的根本。
CUTE:在做关于食品的市场调研中,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陈巧玲:是大众对于食品安全有很多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苏丹红是可以食用的,只是用量的问题,实际上苏丹红是工业染料,是不能食用的。还有关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大家的认识也很模糊,有的人会觉得无公害食品是特别高的一个等级,打了这个标签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地购买了?实际上无公害食品是最低的层级,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所有食品都应该是无公害的。而绿色食品是高一个级别的,有机食品处于最高的一个级别,它关注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需要做认证的。
CUTE:看了这本书会让人觉得安全的食品太少了,我们的处境真的是这样吗?
陈巧玲:当然不是了。我们在书的最后面也写了,因为食品的种类太多了,有几百万种,只要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食品出了问题,数量就显得很庞大。实际上我们的食品安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也有具体的数据来证明,大家不必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