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贺州市妇幼保健院 5428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母婴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孕检发现HIV感染的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两组,每组47人。干预组除实施健康教育外,采用认知行为,行为学,情感式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HIV感染孕妇及家属对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认知、家庭内支持及依从性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比较,干预组对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认知程度、家庭内支持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HIV感染孕妇; 抗逆转录病毒药; 孕妇依从;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18-01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更新报告》估计,2007年全球共有3320万艾滋病感染者,2007年全球新增HIV感染270万,死亡人数为200万。目前,妇女和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两大群体,在全球感染HIV感染者中,女性达1540万,而且以育龄妇女居多,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HIV阳性孕妇中约15%-50%会发生母婴传播,不同国家的传播概率不同,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HIV传播概率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目前,我院对孕期出现HIV感染的孕妇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孕检发现HIV阳性孕妇94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在遵循知情、自愿、保密的前提下对HIV感染孕妇及家属对抗病毒藥物治疗的认知、家庭内支持及依从性效果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 认知行为的干预:认知是指人们的系统性认识,包括知觉、判断、信念、价值、态度等范畴[1],针对认知进行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方法。包括个性化和群体性的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指针对感染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何预防和减轻副作用,如何应对影响坚持服药的因素等。即患者接受3次1小时以上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介绍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对母婴阻的作用,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寻找并解决服药过程中的困难,在教育开始后的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而对照组却没有明显改善。国内王彩霞和肖林等[2-3],也针对HIV感染孕妇进行了个体化的教育,提高了她们的服药的依从性。
群体性的教育是针对HIV感染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即进行8周,每周1次的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幻灯片、面对面交谈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如何坚持服用药物,只有保持较好的服药依从性(>95%)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发挥[4]。目前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后母婴阻断的效果,家人应如何支持孕妇等。通过8周的干预,患者及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
1.3.1 行为干预:遗忘是HIV感染孕妇不按时服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作小卡片标明服药时间,让孕妇挂在家中醒目位置,还可以通过电子闹钟,手机提示,把服药时间尽量安排在与进餐时间接近,通过多种方法提示孕妇按时服药。
1.3.2 情感式的干预:经济负担增加、紧张、焦虑、家庭及社会岐视是影响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原因[5]。因此,我们孕检发现HIV阳性孕妇,均建立信息档案,通过定期上门访视、电话随访、面对面交谈,宣传国家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政策,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取得孕妇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增加医患互动,提供24小时咨询电话,及时了解和解决她们服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她们提供最佳情感支持,提高她们服药的依从性。
1.3.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采用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对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认知、家庭内支持、依从性得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2个月干预后3项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在对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认知、家庭内支持优于对照组,另外发现,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而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4 讨论
HIV感染孕妇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提高服用抗病药物的依从性,国内外学者采取了多种干预方法,但是各种方法效果不一,我院通过对HIV感染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对其及家属实施依从性认知、行为及情感进行干预,取得她们对医务人员信任与配合、通过上门访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与患者沟通更贴近、更融洽,提高了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NKI概念知识元库[EBI0L],[2008-12-14],http://define. cnki.net/web-forms/wed.Defines.adpx?searchword
[2] 王彩霞行为干预对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3):32-33
[3] 肖林 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三个阶段教育的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3):89-90
[4] paterson D,swindells S,mohr J,etal.Adherence to protease.inhibitor therapy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J].Ann Intem med,2000,133(1):1-30
[5] Chesney MA.Factors affecting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clinic Infective Diseases ,2000,30(2): S171-S176
[6] 王晓瑛吴学友、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225-22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母婴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孕检发现HIV感染的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两组,每组47人。干预组除实施健康教育外,采用认知行为,行为学,情感式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HIV感染孕妇及家属对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认知、家庭内支持及依从性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比较,干预组对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认知程度、家庭内支持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HIV感染孕妇; 抗逆转录病毒药; 孕妇依从;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18-01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更新报告》估计,2007年全球共有3320万艾滋病感染者,2007年全球新增HIV感染270万,死亡人数为200万。目前,妇女和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两大群体,在全球感染HIV感染者中,女性达1540万,而且以育龄妇女居多,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HIV阳性孕妇中约15%-50%会发生母婴传播,不同国家的传播概率不同,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HIV传播概率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目前,我院对孕期出现HIV感染的孕妇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孕检发现HIV阳性孕妇94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在遵循知情、自愿、保密的前提下对HIV感染孕妇及家属对抗病毒藥物治疗的认知、家庭内支持及依从性效果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 认知行为的干预:认知是指人们的系统性认识,包括知觉、判断、信念、价值、态度等范畴[1],针对认知进行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方法。包括个性化和群体性的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指针对感染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何预防和减轻副作用,如何应对影响坚持服药的因素等。即患者接受3次1小时以上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介绍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对母婴阻的作用,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寻找并解决服药过程中的困难,在教育开始后的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而对照组却没有明显改善。国内王彩霞和肖林等[2-3],也针对HIV感染孕妇进行了个体化的教育,提高了她们的服药的依从性。
群体性的教育是针对HIV感染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即进行8周,每周1次的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幻灯片、面对面交谈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如何坚持服用药物,只有保持较好的服药依从性(>95%)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发挥[4]。目前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后母婴阻断的效果,家人应如何支持孕妇等。通过8周的干预,患者及家属对艾滋病知识、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
1.3.1 行为干预:遗忘是HIV感染孕妇不按时服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作小卡片标明服药时间,让孕妇挂在家中醒目位置,还可以通过电子闹钟,手机提示,把服药时间尽量安排在与进餐时间接近,通过多种方法提示孕妇按时服药。
1.3.2 情感式的干预:经济负担增加、紧张、焦虑、家庭及社会岐视是影响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原因[5]。因此,我们孕检发现HIV阳性孕妇,均建立信息档案,通过定期上门访视、电话随访、面对面交谈,宣传国家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政策,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取得孕妇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增加医患互动,提供24小时咨询电话,及时了解和解决她们服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她们提供最佳情感支持,提高她们服药的依从性。
1.3.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采用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对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认知、家庭内支持、依从性得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2个月干预后3项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在对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认知、家庭内支持优于对照组,另外发现,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而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4 讨论
HIV感染孕妇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提高服用抗病药物的依从性,国内外学者采取了多种干预方法,但是各种方法效果不一,我院通过对HIV感染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对其及家属实施依从性认知、行为及情感进行干预,取得她们对医务人员信任与配合、通过上门访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与患者沟通更贴近、更融洽,提高了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NKI概念知识元库[EBI0L],[2008-12-14],http://define. cnki.net/web-forms/wed.Defines.adpx?searchword
[2] 王彩霞行为干预对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3):32-33
[3] 肖林 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三个阶段教育的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3):89-90
[4] paterson D,swindells S,mohr J,etal.Adherence to protease.inhibitor therapy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J].Ann Intem med,2000,133(1):1-30
[5] Chesney MA.Factors affecting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clinic Infective Diseases ,2000,30(2): S171-S176
[6] 王晓瑛吴学友、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