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七朝古都的开封在北宋年间曾经是世界都会,在元明清之际是中原首府,到了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一直是河南省省会。开封之所以会成为七朝古都得益于其河湖相连的水运条件。北宋之后的金元时期黄河700年侵淮,造成开封周边河道淤塞,开封城外比城内高出1-3米。随着元明清时期政治中心转移,国都北京与国家粮仓江浙、两湖间的运河线路不再经由开封,再加上气候逐年干旱水量不济,开封周边的河道渐次停航。开封今天旧城内河湖相连的水城体系只是市区的一个排涝系统;且每遇夏季洪水市政部门还要通过泵站把市内积水提出到城外河。本文通过对开封河湖地脉历史变迁的评介,解析开封作为七朝古都的水运基础,以及治理河湖涵养水源对一个城市生存的重要性。
关键词:河渠 地脉 开封
张择端的国宝级画作《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都开封河湖相连、桥回路转的景象,是宋都市井的真实写照。当我们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感叹北宋都城的梦华和世界帝都的繁荣时,我们却很少质疑开封作为一个中原城市怎么会有江南城市的风貌?开封盛极一时的水运网如今哪里去了?开封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把北方水城作为城市名片。本文的出发点是通过评介开封山水地脉的变迁,找出维护北方水城地脉的有效方法,得以收获旅游与排涝双重功效。
一、唐宋时期开封水城地脉的历史回顾
(一)鸿沟与大梁城
开封的水系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鸿沟。战国时期地处齐、楚、燕、赵、韩、秦中间部位的七雄之一的魏国,因交战中败于秦国,被秦国占去了河东之地(当时的秦国在陕西,魏国在山西,两国以黄河为界),危机到了魏国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6年(公元前364年),为了避免西面秦国的侵扰,同时图谋向中原发展,魏国将都城由安邑迁都仪邑(今河南开封市),仪邑原是卫国防御郑国的边城,现在为魏国所得,经整修扩建后的仪邑成为魏国的新都,魏人称其为大梁城。魏迁都大梁不久,就利用中原地区淮河的由西北向东南的众多支流,较大的如涡、颍、沙水,距离济水、黄河较近的有利条件,于魏惠王十年(公元前 361年),从今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宋金以前的黄河在郑州西的荥阳北去新乡、安阳,并不经过开封),横过济水(济水的源头是荥泽),注入今中牟与郑州间的圃田泽(今郑州市的圃田镇),称为大沟。20年后,梁惠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又引圃田泽水东流,把大沟运河引向大梁城北,然后绕过大梁城东,向南经杞县、太康注入沙水至陈(今淮阳县),再向南入颍水,这就是后人所称的鸿沟。鸿沟的水源来自黄河,又有圃田泽进行调剂,水量充沛,所以在鸿沟南流的过程中曾有几次大的分水:在开封北的汴水(由开封向东北,经兰考、江苏的丰县,在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开封向南有濉水、涣水(相当于今天的浍河)、涡水,因“汴”、“濉”、“涣”、“涡”四水皆通淮河,因而形成淮北大平原以鸿沟为基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河运网[1]。
(二)汴河与浚仪县
秦国在开封设县,称浚仪县,取疏浚和仪邑(开封战国时期称仪邑)两层意思。东汉时期疏浚汴河,让汴河成为超越鸿沟的排泄通道,并称汴河为汴渠;但实际上东汉时期的汴渠仍然是战国时期汴河的河道走向:即由开封向东北,经兰考、江苏的丰县,在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并有裁弯取直的工程。前边我们已经说过在战国时期的开封是一个水乡泽国:西面有圃田泽,南面有蓬泽,而蓬泽是战国时期卫国与郑国间的分界线。郑国在蓬泽以南,卫国在蓬泽以北。今天开封南25公里处的朱仙镇有一座古城称为启封城,就是郑国的北部边境城邑。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启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
(三)通济河与汴州
公元605年,隋炀帝仅用100多天时间就开成通济渠。从荥阳东北的黄河南岸一个叫“板渚”的地方引黄河水入汴,至开封东郊与汴河分流,经今杞县、濉县、商丘、永城、宿州、灵璧、泗县,至盱眙北入淮。这条斜贯淮北的通济渠不仅裁直了汴河、泗水通道的弯路,也避开泗水道上吕梁、徐州二洪之险。隋朝的开封处于汴河、鸿沟与通济渠三条河的分水处:在开封以西三河都靠黄河、荥泽与圃田泽提供水源。开封自东汉以来称汴州城,因为它是汴河上的重镇。到了隋朝,开封已成为运河上的枢纽城市。
(四)四河格局与宋都东京
宋代的东京城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套城,在三套城之间分布着四条河:汴河(隋代的通济渠,隋代的以前的老汴河已经淤没)流经皇城以南的内城;蔡河在汴河的南面,距内城的南墙很近;内城城北的外城内有五丈河(即隋唐的广济河);金水沟作为皇家饮水工程,由城西入,搭建水槽过汴河,南出皇城在内城自南向东再向北出内城与五丈河相汇。外城南墙、东墙外的护城河又把蔡、汴和五丈河串连起来。蔡河、汴河、五丈河自荥阳北连黄河至东京的那段,即所谓的古汴渠(汉代疏浚的汴河上游),是三条河共有的。五丈河是济水故道,由于后来黄河泛滥东流由徐州入泗水,济水成为黄河的支流,后来等黄河回归故道,黄河原来留下来的河道,成为济水的一个分岔,于是由开封东北出,经曹县、荷泽沿黄河南侵淮河的故道,至徐州、淮阴入淮。因为修缮这条河要求它宽五丈,所以,称为五丈河。北宋年间还把处于东京城西北的闵河水引入蔡河,并且从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引洧水、溱水等水入蔡河,以保证蔡河的水源。金水河源头为蒿山的泉水,途中注入郑州西部丘陵地带的溪流,这个饮水河沿途有兵士看管,在开封城西穿越汴河时搭建水槽过汴河,进城区后水槽两侧加高并有上盖,先流入皇城,出皇城入内城后,成为地下水道,居住可以从分布于街角的取水口取水。北宋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建都,看重的就是开封的水运交通条件[2]。
二、金元之后的开封河渠与新的地脉格局
(一)贾鲁河与开封门户朱仙镇
宋末、元初的战乱,造成黄河700年侵淮,把支撑开封水运枢纽地位的四河都淤塞掉了。元统一中国后,在蔡河故道上开挖出贾鲁河,在汴河故道(隋代的通济渠)上开挖出惠济河。由于惠济河的源头是城内的积水,河道太浅不能通航,唯有贾鲁河因为有城西圃田泽的调剂还可以通航,但贾鲁河由开封城西向南再向东南方向行进,于是开封城南20公里处的朱仙镇成为开封的水陆门户;这也让朱仙镇在明清之际与汉口、佛山、景德,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清中期以来,由于陆路交通量的上升和干旱造成的河道窄浅,水运交通地位逐渐下降,政府对河道的修缮兴趣趋低;特别是1914年京汉铁路通车,让开封作为中原交通枢纽的地位尽失。开封外围的贾鲁河与惠济河成为支撑这一带夏季排涝的出口。
(二)城外高、城内低的地貌与开封的自流井现象
由于城外黄河的长期淤积,黄河的大量泥沙,造成开封城外比城内高出1—3米,这在开封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开封城内多处出现泉水现象。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在现今开封午朝门外御街北口东侧,清末民初这里有开封最大的水车公会。在开封没有自来水以前,除了自家有水井的,没有水井的居民(大概占城区居民的一半)只得靠水车公会负责送水。自流井现象一直到1980年代午朝门广场修建时在广场工地还一度出现过。
(三)惠济河与开封的排涝系统
由于历代水患造成的开封城内地势低于城外,为解决城内雨季的积水问题,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在城中几处低洼处整修成水坑,通过市内的几条排水沟相互连通。在挖出的这些水坑中把临近开封府遗址旁的一处,命名为包公湖(老百姓称它包府坑),龙亭前边的两个坑叫潘家湖、杨家湖。这些湖河的积水在开封城的东南角汇入惠济河,在商丘南惠济河流入涡河,经涡河入淮。1970年代开封市府为便于汽车通行把城内的明河变成地下暗渠。地下暗渠由于受流量限制,造成开封城内每年雨季大面积的内涝。
三、恢复水城地脉的目标与途径
变市区地下暗渠为明河,在疏浚城内水域的基础上与城外河、塘相连通。沿河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让开封成为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收城居与旅游双重功效[3]。具体任务分三步走:第一步:恢复清乾隆五年(1740)由河南巡抚雅尔图规划的市内排水系统。第一期的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疏浚贾鲁河、惠济河,并实现与城内水系的连通。第三步:在城外周边广建陂塘,以解决排涝与蓄水问题。待陂塘建好后,将之与市河相连以提高城内枯水期的水源供应,也同时打通了开封的水城地脉。
参考文献:
[1] 李亚卿.开封北方水城地脉的历史变迁与水城建设定位[J].开封大学学报,2008(9)
[2] 李孝聪.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形态的研究[J].环境变迁研究,2001(4)
[3] 巨鹏,王学峰,崔凤军.景观房产研究——背景、现状及未来[J].旅游学刊,2002(1)
(李亚卿,1964年生,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河渠 地脉 开封
张择端的国宝级画作《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都开封河湖相连、桥回路转的景象,是宋都市井的真实写照。当我们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感叹北宋都城的梦华和世界帝都的繁荣时,我们却很少质疑开封作为一个中原城市怎么会有江南城市的风貌?开封盛极一时的水运网如今哪里去了?开封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把北方水城作为城市名片。本文的出发点是通过评介开封山水地脉的变迁,找出维护北方水城地脉的有效方法,得以收获旅游与排涝双重功效。
一、唐宋时期开封水城地脉的历史回顾
(一)鸿沟与大梁城
开封的水系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鸿沟。战国时期地处齐、楚、燕、赵、韩、秦中间部位的七雄之一的魏国,因交战中败于秦国,被秦国占去了河东之地(当时的秦国在陕西,魏国在山西,两国以黄河为界),危机到了魏国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6年(公元前364年),为了避免西面秦国的侵扰,同时图谋向中原发展,魏国将都城由安邑迁都仪邑(今河南开封市),仪邑原是卫国防御郑国的边城,现在为魏国所得,经整修扩建后的仪邑成为魏国的新都,魏人称其为大梁城。魏迁都大梁不久,就利用中原地区淮河的由西北向东南的众多支流,较大的如涡、颍、沙水,距离济水、黄河较近的有利条件,于魏惠王十年(公元前 361年),从今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宋金以前的黄河在郑州西的荥阳北去新乡、安阳,并不经过开封),横过济水(济水的源头是荥泽),注入今中牟与郑州间的圃田泽(今郑州市的圃田镇),称为大沟。20年后,梁惠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又引圃田泽水东流,把大沟运河引向大梁城北,然后绕过大梁城东,向南经杞县、太康注入沙水至陈(今淮阳县),再向南入颍水,这就是后人所称的鸿沟。鸿沟的水源来自黄河,又有圃田泽进行调剂,水量充沛,所以在鸿沟南流的过程中曾有几次大的分水:在开封北的汴水(由开封向东北,经兰考、江苏的丰县,在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开封向南有濉水、涣水(相当于今天的浍河)、涡水,因“汴”、“濉”、“涣”、“涡”四水皆通淮河,因而形成淮北大平原以鸿沟为基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河运网[1]。
(二)汴河与浚仪县
秦国在开封设县,称浚仪县,取疏浚和仪邑(开封战国时期称仪邑)两层意思。东汉时期疏浚汴河,让汴河成为超越鸿沟的排泄通道,并称汴河为汴渠;但实际上东汉时期的汴渠仍然是战国时期汴河的河道走向:即由开封向东北,经兰考、江苏的丰县,在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并有裁弯取直的工程。前边我们已经说过在战国时期的开封是一个水乡泽国:西面有圃田泽,南面有蓬泽,而蓬泽是战国时期卫国与郑国间的分界线。郑国在蓬泽以南,卫国在蓬泽以北。今天开封南25公里处的朱仙镇有一座古城称为启封城,就是郑国的北部边境城邑。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启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
(三)通济河与汴州
公元605年,隋炀帝仅用100多天时间就开成通济渠。从荥阳东北的黄河南岸一个叫“板渚”的地方引黄河水入汴,至开封东郊与汴河分流,经今杞县、濉县、商丘、永城、宿州、灵璧、泗县,至盱眙北入淮。这条斜贯淮北的通济渠不仅裁直了汴河、泗水通道的弯路,也避开泗水道上吕梁、徐州二洪之险。隋朝的开封处于汴河、鸿沟与通济渠三条河的分水处:在开封以西三河都靠黄河、荥泽与圃田泽提供水源。开封自东汉以来称汴州城,因为它是汴河上的重镇。到了隋朝,开封已成为运河上的枢纽城市。
(四)四河格局与宋都东京
宋代的东京城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套城,在三套城之间分布着四条河:汴河(隋代的通济渠,隋代的以前的老汴河已经淤没)流经皇城以南的内城;蔡河在汴河的南面,距内城的南墙很近;内城城北的外城内有五丈河(即隋唐的广济河);金水沟作为皇家饮水工程,由城西入,搭建水槽过汴河,南出皇城在内城自南向东再向北出内城与五丈河相汇。外城南墙、东墙外的护城河又把蔡、汴和五丈河串连起来。蔡河、汴河、五丈河自荥阳北连黄河至东京的那段,即所谓的古汴渠(汉代疏浚的汴河上游),是三条河共有的。五丈河是济水故道,由于后来黄河泛滥东流由徐州入泗水,济水成为黄河的支流,后来等黄河回归故道,黄河原来留下来的河道,成为济水的一个分岔,于是由开封东北出,经曹县、荷泽沿黄河南侵淮河的故道,至徐州、淮阴入淮。因为修缮这条河要求它宽五丈,所以,称为五丈河。北宋年间还把处于东京城西北的闵河水引入蔡河,并且从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引洧水、溱水等水入蔡河,以保证蔡河的水源。金水河源头为蒿山的泉水,途中注入郑州西部丘陵地带的溪流,这个饮水河沿途有兵士看管,在开封城西穿越汴河时搭建水槽过汴河,进城区后水槽两侧加高并有上盖,先流入皇城,出皇城入内城后,成为地下水道,居住可以从分布于街角的取水口取水。北宋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建都,看重的就是开封的水运交通条件[2]。
二、金元之后的开封河渠与新的地脉格局
(一)贾鲁河与开封门户朱仙镇
宋末、元初的战乱,造成黄河700年侵淮,把支撑开封水运枢纽地位的四河都淤塞掉了。元统一中国后,在蔡河故道上开挖出贾鲁河,在汴河故道(隋代的通济渠)上开挖出惠济河。由于惠济河的源头是城内的积水,河道太浅不能通航,唯有贾鲁河因为有城西圃田泽的调剂还可以通航,但贾鲁河由开封城西向南再向东南方向行进,于是开封城南20公里处的朱仙镇成为开封的水陆门户;这也让朱仙镇在明清之际与汉口、佛山、景德,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清中期以来,由于陆路交通量的上升和干旱造成的河道窄浅,水运交通地位逐渐下降,政府对河道的修缮兴趣趋低;特别是1914年京汉铁路通车,让开封作为中原交通枢纽的地位尽失。开封外围的贾鲁河与惠济河成为支撑这一带夏季排涝的出口。
(二)城外高、城内低的地貌与开封的自流井现象
由于城外黄河的长期淤积,黄河的大量泥沙,造成开封城外比城内高出1—3米,这在开封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开封城内多处出现泉水现象。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在现今开封午朝门外御街北口东侧,清末民初这里有开封最大的水车公会。在开封没有自来水以前,除了自家有水井的,没有水井的居民(大概占城区居民的一半)只得靠水车公会负责送水。自流井现象一直到1980年代午朝门广场修建时在广场工地还一度出现过。
(三)惠济河与开封的排涝系统
由于历代水患造成的开封城内地势低于城外,为解决城内雨季的积水问题,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在城中几处低洼处整修成水坑,通过市内的几条排水沟相互连通。在挖出的这些水坑中把临近开封府遗址旁的一处,命名为包公湖(老百姓称它包府坑),龙亭前边的两个坑叫潘家湖、杨家湖。这些湖河的积水在开封城的东南角汇入惠济河,在商丘南惠济河流入涡河,经涡河入淮。1970年代开封市府为便于汽车通行把城内的明河变成地下暗渠。地下暗渠由于受流量限制,造成开封城内每年雨季大面积的内涝。
三、恢复水城地脉的目标与途径
变市区地下暗渠为明河,在疏浚城内水域的基础上与城外河、塘相连通。沿河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让开封成为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收城居与旅游双重功效[3]。具体任务分三步走:第一步:恢复清乾隆五年(1740)由河南巡抚雅尔图规划的市内排水系统。第一期的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疏浚贾鲁河、惠济河,并实现与城内水系的连通。第三步:在城外周边广建陂塘,以解决排涝与蓄水问题。待陂塘建好后,将之与市河相连以提高城内枯水期的水源供应,也同时打通了开封的水城地脉。
参考文献:
[1] 李亚卿.开封北方水城地脉的历史变迁与水城建设定位[J].开封大学学报,2008(9)
[2] 李孝聪.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形态的研究[J].环境变迁研究,2001(4)
[3] 巨鹏,王学峰,崔凤军.景观房产研究——背景、现状及未来[J].旅游学刊,2002(1)
(李亚卿,1964年生,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