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上公开课和听公开课是教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语文教改声势的高涨,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由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到多媒体走向课堂,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五彩缤纷。
然而,有时听完一节公开课后,我禁不住心中疑惑: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在这疑问中,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为什么不爱学语文,也似乎理解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众多不满与指责。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执教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上可谓图文声并茂,形式多样。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教师质疑、学生解疑,由课前导入到后面的能力训练、迁移、延伸,应有尽有。但不知为什么,这堂课总给人一种老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感觉。尽管学生讨论、合作得很热闹,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在做戏。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完全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更谈不上什么诵读与感悟了。据这位老师说,课件是从网上下载的,自己一直认为不错。
评课时,我提出,诗歌重在诵读中感悟,所以,课堂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诵读与感悟上,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来这位老师照此思路对课件进行修改,上课效果截然不同。
作为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真正好的语文课?在教学生涯中,常听同行们说的一句话是:这篇课文没什么好讲的。该怎么上呀?例如初三第五册第六单元,由于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会读书动笔,因此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绿》便被作为范文处理,该文的旁边早已印满了各种各样的批注。于是,不少教师犯难了,该如何教呀?我想,执教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缘于对语文学科教学的错误认识,以为语文课就是教师分析课文,似乎唯有这样,才会显出教师的学问与能耐。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教不会的。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难道不是如此吗?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厌学、效率低下,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教师空洞的分析、讲解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造成的局面是“学生不读书,先生多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是来自于亲身的阅读体验,绝不是靠老师分析出来的。语文学科重的是感悟和积累,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去感受、吸收“纯绿色食品”上,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作品中去接受熏陶和感染,去逐渐丰富自己的积累。课堂上教师的加工绝不能占主导的地位,喧宾夺主。因此,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还我琅琅书声”,“返璞归真”。
记得曾在1999年第2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借鉴〈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该文指出现在的语文教学状态是:精读不精,泛读不泛。往往只注意了“讲”,忽视了“读”,一般是学生草草接触课文后,便匆匆进入了各种分析,结果学生的头脑里塞满了一条条的分析结论,唯独没有对作品本体的切实感受。同时,因为有太多“文外因素”要去强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背课文,更没有精力去泛读其他读物,导致读书太少。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是我们应该继承、学习的。教师要有眼光选取足够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典型段落、精彩片断作为熟读、背诵的材料,引导学生去诵读,还应该教给学生恰当的背诵方法,因为诵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与写作,以及口才、思维及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黄玉峰老师在《“叛徒”的足迹》这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中写道:一次上公开课,他只讲了五分钟,其余的时间都是学生读书,这样读,那样读;分段读,整体读;小组读,全班读,真可谓“听取蛙声一片”,可见读书的妙处。并说,这才是真的课。想想看,我们周围的公开课,给人“真”的感觉的有多少?大家都知道平时上课绝对是另一套。
其次,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畅游知识的场所,教师应大胆地放学生到最茂盛的草地上去,鼓励他(她)去寻觅最肥美的鲜草,去探索知识中的宝石,写读书心得,摘精典语段等。教师在其中只是学生的朋友、向导、同学,与他们共享甘苦。许多教学实践证明,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语文课。
我以为,要切实改变语文教学这种现状,必须要让真实的语文教学走进课堂,让真实的阅读与写作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公开课,并成为我们共同学习的榜样。
(作者系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基础部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彭 琳
然而,有时听完一节公开课后,我禁不住心中疑惑: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在这疑问中,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为什么不爱学语文,也似乎理解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众多不满与指责。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执教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上可谓图文声并茂,形式多样。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教师质疑、学生解疑,由课前导入到后面的能力训练、迁移、延伸,应有尽有。但不知为什么,这堂课总给人一种老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感觉。尽管学生讨论、合作得很热闹,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在做戏。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完全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更谈不上什么诵读与感悟了。据这位老师说,课件是从网上下载的,自己一直认为不错。
评课时,我提出,诗歌重在诵读中感悟,所以,课堂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诵读与感悟上,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来这位老师照此思路对课件进行修改,上课效果截然不同。
作为语文教师,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真正好的语文课?在教学生涯中,常听同行们说的一句话是:这篇课文没什么好讲的。该怎么上呀?例如初三第五册第六单元,由于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会读书动笔,因此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绿》便被作为范文处理,该文的旁边早已印满了各种各样的批注。于是,不少教师犯难了,该如何教呀?我想,执教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缘于对语文学科教学的错误认识,以为语文课就是教师分析课文,似乎唯有这样,才会显出教师的学问与能耐。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教不会的。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难道不是如此吗?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厌学、效率低下,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教师空洞的分析、讲解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造成的局面是“学生不读书,先生多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是来自于亲身的阅读体验,绝不是靠老师分析出来的。语文学科重的是感悟和积累,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去感受、吸收“纯绿色食品”上,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作品中去接受熏陶和感染,去逐渐丰富自己的积累。课堂上教师的加工绝不能占主导的地位,喧宾夺主。因此,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还我琅琅书声”,“返璞归真”。
记得曾在1999年第2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借鉴〈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该文指出现在的语文教学状态是:精读不精,泛读不泛。往往只注意了“讲”,忽视了“读”,一般是学生草草接触课文后,便匆匆进入了各种分析,结果学生的头脑里塞满了一条条的分析结论,唯独没有对作品本体的切实感受。同时,因为有太多“文外因素”要去强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背课文,更没有精力去泛读其他读物,导致读书太少。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是我们应该继承、学习的。教师要有眼光选取足够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典型段落、精彩片断作为熟读、背诵的材料,引导学生去诵读,还应该教给学生恰当的背诵方法,因为诵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与写作,以及口才、思维及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黄玉峰老师在《“叛徒”的足迹》这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中写道:一次上公开课,他只讲了五分钟,其余的时间都是学生读书,这样读,那样读;分段读,整体读;小组读,全班读,真可谓“听取蛙声一片”,可见读书的妙处。并说,这才是真的课。想想看,我们周围的公开课,给人“真”的感觉的有多少?大家都知道平时上课绝对是另一套。
其次,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畅游知识的场所,教师应大胆地放学生到最茂盛的草地上去,鼓励他(她)去寻觅最肥美的鲜草,去探索知识中的宝石,写读书心得,摘精典语段等。教师在其中只是学生的朋友、向导、同学,与他们共享甘苦。许多教学实践证明,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语文课。
我以为,要切实改变语文教学这种现状,必须要让真实的语文教学走进课堂,让真实的阅读与写作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公开课,并成为我们共同学习的榜样。
(作者系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基础部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