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ween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人的培养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应该如何评价、检验,多年来,理论界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从教学的因素的关系、效果与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效益;评价作用;评价标准
  
  The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should establish the science the appraisal system
  GUO Zhan-jun
  【Abstract】The nurture of youth affect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socialist undertaking . The teaching of ideolosical political theory subjec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 But the evaluation to its effects has not dleepiy explored curing these years . Here is a preliminary study form both the teaching factors and effect and benefit .
  【Key word】s teaching effect ; teaching benefit; evaluation;standard.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36-02
  
  青年就是未来,青年就是希望。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2]
  自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我们要教育好年轻人。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该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全方位、不间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完成后,不能就此结束,必须有后续的一个科学又具有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如果不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当然,更谈不上改进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论者认为:系统是相互关系、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统一体或一个组织整体的集合分布。[3]按照系统的观点,我们把教学整个过程看做一个系统,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
  教学评价是指对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质量好坏、教学效果有无等检验和看法。教学评价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功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制定,一般都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指引,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即指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程度的方向。这样,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因此,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指挥的作用。
  (2)激励功能。主要指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和学,驱动他们的内部活力,调动起教和学的积极性。这是评价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关键。
  (3)改进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的原理,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4)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的结果进行价值的判断。通过评价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获
  取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指导和培养。另外,评价的结果也可作为评定等级的证据,为教育管理服务。
  (5)研究功能。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种工具,通过评价不断地明确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应选择的手段和程序,为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环节和因素有:教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作业、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等。05新方案中,教材已经重新编写,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央政治局领导亲自审定,是历史是第一次。该教材质量很高,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教学、考试考核的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关于教学评价还是弱项。必须认真研究并科学设计其体系和评价要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要素或关系。
  
  1 教学实效、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益
  
  1.1 教学实效。教学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教学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教学规定(和思想)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教学实效与教学实施的意思相近。它们的区别在于:教学实施侧重过程、活动,即教学规定被人们实际施行的过程或活动;教学实效侧重状态,即教学规定被人们实际施行的状态、程度。
  教学实效与教学效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的效力表明教学自身的存在及其约束力,属于“应然”的范畴;教学实效则表明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属于“实然”的范畴。教学实效与教学效力又有重要的联系。教学规范只能在属于一个整体上有实效的教学规范体系的条件下,才被认为是有效力的。所以,实效是效力的一个条件。从教学实效的角度研究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广泛的空间和时间去观察教学,进而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
  1.2 教学效果:效果,是由教学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教学效果是指教学通过实施而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价值或教育功能及其程度。教学效果表明教学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教学实现了教育者所追求的价值。 教学效果与教学实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实效。一般来说,教学实效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首先实现教学实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效果与教学实效并不完全相同。在有些情况下,某些教学虽然有实效,但却没有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或者收效甚微,或者甚至事与愿违,教学实施的结果有背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者的初衷。比如,某位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材教学,遵守学校教师规范,严格管理。但是,学生期末成绩不理想,对这种严格的说教很厌烦,有抵触情绪,给老师打的分数很低。这尽管有教学实效但没有达到教学效果。
  1.3 教学效益。教学效益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热心研究的一个问题。从对这个词的用法上看,学者们大体上在两种含义上使用教学效益第一种含义,也叫教学实行的教学效益,指教学通过其实行而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育功能及其程度。这个含义与上面所讲的教学效果的含义去本上是相同的。第二种含义,指教学在教学过程的作用结果中合乎目的的有效部分。这个含义反映了人们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作用效果的度量。为了从更广泛的角度更充分地研究教学实施,我们在这里基本上是以上述第二种含义来使用教学效益。因为,任何一项活动总会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总有一定的成本,包括教育人员、时间、装备、资金等的投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将一笔资金用于甲领域,就不能用于乙领域。因此,应当将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并实现教学活动的社会投入的最大社会产出。当然在这里,教学效益不仅仅指教学的经济效益。教学效益除了包括教学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教学的政治效益、伦理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各种效益的统一。
  研究教学效益的意义主要有两点:①通过对教学效益的分析,发现影响教学效益的各个因素,包括常量和变量,甚至其中数量化的对应关系,以便人们通过控制和调整这些因素和变量,达到对教学实施结果与教学目的的相互校正。一方面,根据教育目的调整教学实施过程,避免实施结果背离教育目的;另一方面,根据实施结果检验、调整或改变某一特定教育目的,实现动机与效果相统一。②通过对有关教学效益的成本收益分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教学效益与教学效果的概念内涵的侧重是不一样的。但二者之间的区别并非泾渭分明。教学实效、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三者之间在概念上有所交叉,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教学实施的状况,为人们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目的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2 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
  
  我们研究教学实施,就要对教学实施的状况作出评价,说明教学有实效或没有实效;实效较好或者实效较差;教学效果较好或者较差、没有效果;或者甚至负效果;效益高或者效益低,甚至无效益。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就我们对教学进行上述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
  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由于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评价教学实效的标准与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就不完全相同。同时,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还由于评价对象的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对某一特定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是微观评价;对一个国家的教学整体的评价是宏观评价;对某一特定的教学制度的评价是中观评价(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因此具有复杂性。对教学实效进行微观评价或中观评价可能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如果对教学效果、教学效益进行评价,或者对教学实效进行宏观评价,就要涉及很多因素,而且不仅需要定性分析,还需要定量分析。下面,我们综合对教学实效、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评价标准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评价标准一并进行介绍:
  2.1 人们按照教学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是否能够按照遵守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是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否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2.2 教学的教育功能和教学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其中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树立、是否科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主义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国家的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否得到遵守;校园校风是否文明等等。
  2.3 有关教学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这是指在教育方面人员、时间、装备、资金等的投入与人们从教育教学中所得到的收益之比。这种比较有时是十分困难的、复杂的,有些因素甚至是很难进行比较的。但是这种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效率不仅对经济建设是重要的,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增加教学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4 数字统计:违章违纪的频率、好人好事的次数与分布、政治理论书籍杂志报纸的阅读次数、政治理论网站的点击率、国家社会国际大事与发展的关心度等。
  
  3 影响教学实施的因素分析
  
  影响教学实施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个人、体制、环境、教学本身等四个方面。
  3.1 个人方面的因素,即教育者个人的教学意识和教育观念水平及其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表现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有人经过研究认为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提高教学的占到百分之十七。
  3.2 体制方面的因素,是指有关教学执行、适用、监督机关的组织、结构是否健全、合理、有效。健全包括人员、装备齐全,经费充足,教学设定的职责有特定的组织部门去完成;合理包括机构设置的职责、权限分工合理,没有互相矛盾或互相掣肘,做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而不至于出现一方面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工作无人去做的局面。
  3.3 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有关教学实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包括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某一具体的经济制度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等。政治环境包括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内的阶级斗争、民族关系、其他社会矛盾、政治局势稳定与否和国际关系等。其中,执政党有关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教学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化环境指有关教学实施的文化条件、社会氛围、社会舆论倾向,是否存在一种相信教育的权威、公正、尊重教育教师的社会风气。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地理等自然条件。这些因素对教学实施具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3.4 教学本身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方面的因素和教学形式方面的因素。教学内容方面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学是否在本质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趋势;是否体现了最新思想政治理论成果。体系科学性、时代性、导向性。教学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体现最新理论成果,这是教学规范得到人们自觉拥护和遵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是指教学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学生实际等。教学形式方面的因素主要指教学阶段性设置、教学课程的设置。它在教学实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循序渐进、衔接紧密、和谐一体是教学形式的明确要求。
  循序渐进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受教育者成长规律、学习知识的规律、知识的难易程度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衔接紧密是指教育阶段之间没有空隙,教育理念是一贯的归结到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和谐一体,要求教学部门之间、教学制度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统一、有序、和谐的整体。
  时间因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其教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几年或更长,它不象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那样短时间即可显现其效果。
  科学而可执行的评价体系是一个教学周期的末尾,又是一个新的教学周期的开始,十分关键。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此研究不够,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引来大手笔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2
  [3] G.J.Klir, Facets of Systems. [M]Kluwer A cademic / Publishers , 2001 ,P 4
  收稿日期:2008-03-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信息管理系统是学籍管理系统,是运用Visual Foxpro6.0编写而成的。通过对此学籍管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的研制与应用,来进一步提高整个学校的学籍管理水平,为其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方便。  【关键词】学籍;信息处理;信息开发    About school register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ZOU Ben-na
【摘要】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博士研究生道德建设是教育之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道德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自然生态道德(生态道德)、社会道德、人文道德。研究生道德教育培养要求导师从五个方面着手,育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才施教;敬业奉献,快乐学习;胸若怀谷,团结协作;慎思笃行,学之根本。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道德建设;道德内涵;道德教育方法    Fe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目标;创新辅导内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创新教育方法,探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work the innovation  ZHU
学校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从六个方面浅述了教师应具
【摘要】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改革和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寝室概念逐步强化,功能日益完善,学生公寓已不再单纯是学生休息的场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占领的主要阵地。如何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公寓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enter the apartment the pattern
【摘要】当代的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如人文基本知识、人文修养、知识应用等的缺乏,面对这些缺憾,高校、教师、甚至外在的主体都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比如课程设置改变、学生投入的合理化等措施来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状况。  【关键词】人文;人文精神;理工科大学生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temporary technical Science and Techn
目的:通过观察锥体束CT建立中国人群腭中缝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点分期方法,并研究该分期个体生理年龄的分布情况,探索该分期方法应用于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时机选择的临
【摘要】当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了金钱的自主支配权、时间自主支配权这两大自主支配权后,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好,就会出现问题学生,因此一定要在新生进入大学后导引和培养其使用好两大自主支配权,使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金钱;自主支配权    How can use the good two big independent right to control - - time, the
【摘要】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对应,指的是在校学生对自身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行为。学业规划与学生将来发展的关系,就如打地基与建高楼的关系,地基打得牢不牢固,将直接影响到高楼建起来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规划;就业    About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 studies plan several ponders  WANG Xiao
【摘要】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始,面临着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知识习得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个性发展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等多种转型,对大学新生实施系统的入学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认识大学,做好“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心理准备。本文探讨了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重要转型和实施系统的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模块化”入学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入学教育;模块化教育    the Di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