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间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后行放疗治疗的109例患者,根据放疗6个月后有无发生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分为水肿组(47例)和无水肿组(62例).通过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GCLQ)分析不同分期患者放疗后淋巴结水肿部位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分期、术后卧床时间、放疗方式、化疗、放疗持续时间、每日站立时间和体力活动不足等临床特征,将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引起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癌治疗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为43.1%,水肿部位最多分布在会阴,占34.0%,最少为双侧下肢、会阴合并双侧下肢,均为8.5%.水肿组年龄≥50岁、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放疗持续时间≥35 d、每日站立时间≥6 h,体力活动不足患者比例高于无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50岁、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放疗持续时间≥35d、每日站立时间≥6h及体力活动不足是引起宫颈癌术后放疗后会阴及下肢水肿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淋巴结清扫数目、放疗持续时间、每日站立时间和体力活动程度均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治疗后会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辅助治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性功能、排尿功能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中低位直肠癌男性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筛检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间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检测的105例乳腺癌高危人群,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75例和恶性组30例,分析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筛检价值。结果病理诊断良性患者75例,恶性患者30例,多普特超声检测恶性患者27例,良性患者78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中,病灶形态、边界、纵横比、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和微钙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操对老年肺癌患者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间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随
目的 探讨Crede手法联合清洁间歇导尿手册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