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年春节已过去很久了,我心中却一直浮现出一个凄清的背影。
背影的主人,是李姨。十八层的电梯房中,婆婆住十三层,她住十六层。李姨大婆婆三岁,年近八十,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阳光晴好的日子,李姨和婆婆总相约着下楼健身。两个老太太,一人一根拐棍,或颤巍巍地走在小广场上,或转健身盘,或踩步行机,那认真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
“你李姨说了,她要活到一百岁。”每每说起李姨,婆婆总是崇拜的口吻。
作为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李姨的确厉害,买米买面,从来都是一个人。我奇怪这么长时间,从没见过她的孩子。婆婆说,李姨的儿子娶了个独生女,婚后一直住在岳父家,女儿呢,则远嫁到外地,一年也回不来两三次。
“多亏她坚强,若是我,早就受不了了。”说起这些,婆婆一脸同情。同是老人,对李姨的感受,她体会得比我们更深刻。
孩子们这样疏远冷淡,李姨口中却从没半点怨言。某天,我正和婆婆包饺子,李姨欢天喜地地来了,进门就塞给婆婆一小包芝麻糖:“快尝尝,我儿子刚给我寄来的,可甜了。”吃着芝麻糖,看着李姨因为兴奋而放光的眼睛,我没来由地一阵心酸。从小到大,她给儿子买过多少好东西,如今,一包芝麻糖的回馈,竟幸福成这样。
“儿子是好儿子,尽管来得少,心里却一直有我……”说到这里,李姨口气一沉,不过,转瞬又有了色彩,“亲家公前段时间去世了,今年春节,儿子儿媳和孙子终于能和我一起过年了。”原来这些年的除夕夜,李姨都是一个人过的。
“你也算没白盼,以后有福享了。”婆婆一句话,让李姨笑得眼睛都没了。
到了腊月,李姨忙活起来。因为儿子儿媳要回来,她早早地将鸡鸭鱼肉堆满冰箱,此外,还花了三百元专门请保洁将家里里里外外擦拭一新。腊月二十那天,我在商场遇到她,她提着三个精巧的鞋盒子:“儿子儿媳和孙子,一人一双新拖鞋。”李姨大声和我打招呼,我惊讶地发现,老太太拐棍都不拄了。
年三十转眼就到了。准备好年夜饭,婆婆让我去李姨家看看。我进门时,李姨正一个人包饺子。客厅的茶几上,堆满了水果。那三双崭新的棉拖鞋,一字排开在玄关里,好像一个个热情敞开的怀抱,等着谁哗地一下跳进来。
“他们一会儿就过来了。”李姨兴奋地搓着手,忽又不自信地将饺子馅儿推到我面前:“你帮我闻闻,香不?”帮李姨包完饺子,天已完全黑下来,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也响了起来。
我和老公出去买东西,电梯里遇到李姨,她穿着火红的唐装,正下楼。“我去接儿子,估计也快到了。”半小时后回来,依稀的灯影下,李姨还在寒风中翘首张望。我和老公对视一眼,没敢和她打招呼,默默地上楼了。
饺子出锅后,儿子闹着下楼去放鞭炮,我抱着他下楼,在楼门口,又遇到了李姨。看到我们,李姨强颜欢笑着打了招呼,之后拄着拐棍,向小区大门口蹒跚着走去。喧嚣的鞭炮声中,寒风不断扬起她花白的头发,那佝偻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单凄清,我眼底一湿,差点落下泪来。
吃完年夜饭,我和老公回家时,到了楼门口,心里无端一紧,真担心在这里再遇到李姨。还好,楼门口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仰头望望十六楼的灯光,我真希望,现在李姨正和儿子一家歡聚在一起。
春节之后好久,再也没看见李姨。二月二那天,婆婆告诉我们,李姨病了。又过了一个礼拜,就得到了李姨的死讯。“都是被那不孝的儿子儿媳给气的。”从婆婆那里,我这才知道,除夕那天,李姨儿子一家并没回来。“生他养他一场,连顿团圆饭都没有吃上,你李姨命苦啊。”说着,婆婆的眼圈红了。
我的眼前不由地闪过那个拄着拐棍在寒风中蹒跚走向小区门口的背影,那个万家团圆的夜晚,空等了一场的李姨,内心涌动的是怎样的煎熬和绝望……小区里再也没有了曾经执念要活到一百岁的李姨。
李姨葬礼过后不久,她屋里的东西被清扫出来,路过垃圾箱时,我看到一个眉眼酷似她的男人正将三双新崭崭的拖鞋远远地丢过来。春天来了,那三双新崭崭、毛茸茸的棉拖鞋已派不上用场了,就像孩子大了,年老体弱的母亲也失去了用途……
背影的主人,是李姨。十八层的电梯房中,婆婆住十三层,她住十六层。李姨大婆婆三岁,年近八十,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阳光晴好的日子,李姨和婆婆总相约着下楼健身。两个老太太,一人一根拐棍,或颤巍巍地走在小广场上,或转健身盘,或踩步行机,那认真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
“你李姨说了,她要活到一百岁。”每每说起李姨,婆婆总是崇拜的口吻。
作为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李姨的确厉害,买米买面,从来都是一个人。我奇怪这么长时间,从没见过她的孩子。婆婆说,李姨的儿子娶了个独生女,婚后一直住在岳父家,女儿呢,则远嫁到外地,一年也回不来两三次。
“多亏她坚强,若是我,早就受不了了。”说起这些,婆婆一脸同情。同是老人,对李姨的感受,她体会得比我们更深刻。
孩子们这样疏远冷淡,李姨口中却从没半点怨言。某天,我正和婆婆包饺子,李姨欢天喜地地来了,进门就塞给婆婆一小包芝麻糖:“快尝尝,我儿子刚给我寄来的,可甜了。”吃着芝麻糖,看着李姨因为兴奋而放光的眼睛,我没来由地一阵心酸。从小到大,她给儿子买过多少好东西,如今,一包芝麻糖的回馈,竟幸福成这样。
“儿子是好儿子,尽管来得少,心里却一直有我……”说到这里,李姨口气一沉,不过,转瞬又有了色彩,“亲家公前段时间去世了,今年春节,儿子儿媳和孙子终于能和我一起过年了。”原来这些年的除夕夜,李姨都是一个人过的。
“你也算没白盼,以后有福享了。”婆婆一句话,让李姨笑得眼睛都没了。
到了腊月,李姨忙活起来。因为儿子儿媳要回来,她早早地将鸡鸭鱼肉堆满冰箱,此外,还花了三百元专门请保洁将家里里里外外擦拭一新。腊月二十那天,我在商场遇到她,她提着三个精巧的鞋盒子:“儿子儿媳和孙子,一人一双新拖鞋。”李姨大声和我打招呼,我惊讶地发现,老太太拐棍都不拄了。
年三十转眼就到了。准备好年夜饭,婆婆让我去李姨家看看。我进门时,李姨正一个人包饺子。客厅的茶几上,堆满了水果。那三双崭新的棉拖鞋,一字排开在玄关里,好像一个个热情敞开的怀抱,等着谁哗地一下跳进来。
“他们一会儿就过来了。”李姨兴奋地搓着手,忽又不自信地将饺子馅儿推到我面前:“你帮我闻闻,香不?”帮李姨包完饺子,天已完全黑下来,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也响了起来。
我和老公出去买东西,电梯里遇到李姨,她穿着火红的唐装,正下楼。“我去接儿子,估计也快到了。”半小时后回来,依稀的灯影下,李姨还在寒风中翘首张望。我和老公对视一眼,没敢和她打招呼,默默地上楼了。
饺子出锅后,儿子闹着下楼去放鞭炮,我抱着他下楼,在楼门口,又遇到了李姨。看到我们,李姨强颜欢笑着打了招呼,之后拄着拐棍,向小区大门口蹒跚着走去。喧嚣的鞭炮声中,寒风不断扬起她花白的头发,那佝偻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单凄清,我眼底一湿,差点落下泪来。
吃完年夜饭,我和老公回家时,到了楼门口,心里无端一紧,真担心在这里再遇到李姨。还好,楼门口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仰头望望十六楼的灯光,我真希望,现在李姨正和儿子一家歡聚在一起。
春节之后好久,再也没看见李姨。二月二那天,婆婆告诉我们,李姨病了。又过了一个礼拜,就得到了李姨的死讯。“都是被那不孝的儿子儿媳给气的。”从婆婆那里,我这才知道,除夕那天,李姨儿子一家并没回来。“生他养他一场,连顿团圆饭都没有吃上,你李姨命苦啊。”说着,婆婆的眼圈红了。
我的眼前不由地闪过那个拄着拐棍在寒风中蹒跚走向小区门口的背影,那个万家团圆的夜晚,空等了一场的李姨,内心涌动的是怎样的煎熬和绝望……小区里再也没有了曾经执念要活到一百岁的李姨。
李姨葬礼过后不久,她屋里的东西被清扫出来,路过垃圾箱时,我看到一个眉眼酷似她的男人正将三双新崭崭的拖鞋远远地丢过来。春天来了,那三双新崭崭、毛茸茸的棉拖鞋已派不上用场了,就像孩子大了,年老体弱的母亲也失去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