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各类电视专题节目,分析了悬念设置的一般位置,从总悬念和小悬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悬念设置的构建问题,以及如何设置悬念才能获得成功。
关键词电视专题 悬念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悬念,通常又被称为“扣子”,是指在文稿中作者有意设置的让人疑惑和难解之处。目的是引起受众的注意,吸引受众带着问题一直看(听)下去。成功的悬念设置总能起到吸引眼球、激发兴趣的作用。
电视专题片是集中对某一社会现象和人生课题给予深入的、专门的报道和反映的电视节目形态。就电视节目尤其是专题节目而言,悬念的设置是能否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法宝,也是电视节目进行形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悬念设置的位置
一般来说,悬念设置的位置有四种情况。
1、节目导视,先声夺人。《今日说法》中,编导总是在当期的节目中开篇先做一个节目导视,用片段的镜头及同期声,引出争执双方的歧见。虽说导视只是粗线条地勾划出案情,但却起到了制造悬念的作用。
2、标题中设置,埋下伏笔。《今日说法》去年12月21日播出的《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看到这个题目,观众就不禁会问:敬老院是怎么会出现耳光?是谁打谁呢?为什么要打?于是,观众的兴趣被吸引起了。
3、主持人设置,引人入胜。《新闻调查》播出的《河流与村庄》中,在片子开头,记者便提出了问题:一个区区2000多人的村庄一年怎么能有这么多人患上癌症呢?而且病情这么快恶化?观众必然会跟着节目的思路去解开谜底。
4、行文中设置,渐入佳境。《今日说法》播出的《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中,在对事件说明清楚后,开始对主人公文裕章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栏目对文裕章行为的种种可能先进行猜测,然后再逐一排除,一环扣一环,最终揭示谜底。
5、文稿末设置,余味无穷。在有些电视节目中,会有这样一种结束方式:“€讇椎降自趺囱四兀壳肽魈旖幼攀湛础!闭庥牍攀逼朗樗档骄手Φ摹坝笫氯绾危姨禄胤纸狻逼奈嗨疲梢杂行У氐跗鹗苤诘奈缚凇
二、悬念的构建
一般来说,在电视节目中,悬念的构建有两种。
1、总悬念。“悬念在设置中要有一个总悬念即主要悬念,贯穿整个专题片的始终。” 一般来说,总悬念的作用在于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突出节目的总体构想,揭示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在很多类型的电视专题节目中,专题栏目或专题片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悬念,如凤凰卫视系列专题节目《唐人街》,央视专题节目《新闻调查》、《天网》等。总悬念的设置应当具有说服力和冲击力,增强观众的印象,提起观众的兴趣,为观众切入和关注某一事件提供良好的驱动和开始。
2、小悬念。小悬念在节目中起到的都是铺垫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形象、提高观众兴趣的作用。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新情节不断出现,这时就特别需要小悬念来提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继续观看节目。它们通常在总悬念抛出之后,在情节发展中并行地或递进地涌现,从不同侧面与总悬念相联系,逐步表现主题,丰富和加深其内涵,同时增强受众对故事情节的紧迫感。
无论是总悬念还是小悬念,其设置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一个总悬念往往会有两三个辅助性的大悬念;然后根据故事的具体情节,围绕这几处大悬念分别设置几个小悬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也要求记者所制作的节目在两、三分钟内要有一个兴奋点。这样一来,整个专题既环环相扣,又有轻重缓急,既有紧张时刻,又有放松的间隙,既不失结构完整,又独具魅力。
三、悬念设置成功的秘诀
1、悬念要短。“悬念从提出到获得答案,中间的过程宜短。” 一般来说,观众是在随意性较强的家庭环境中收看节目,如果时间过长的话,观众很难有耐心等待结果,悬念的控制作用将失去。因此,在电视节目中,悬念的呈现应该是短平快的布局,一个紧接一个,根本不给观众脱离屏幕的机会。《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中,在分析报道中男主人公这一举动的原因时,各种可能性一个接一个,长悬念套短悬念,观众的目光也时刻跟随着节目的发展走。
2、悬念要具体。在故事类节目中,如果提出来的悬念是“主人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这样空泛的悬念,没有多少观众会被抓住。相反,悬念越具体,作用越明显。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寻情记》节目,经常会在主人公敲门之后,待门开启而观众还没有看清楚出现的人是谁时,画面定格,然后旁白:“难道是€讇茁穑俊闭飧鲎匀豢梢晕壑诩绦聪氯ァ?
3、悬念不宜太悬。对观众而言,有七、八分明白,还有两、三分糊涂的悬念最能把他们吸引住,这样的悬念也最能调动起他们积极参与和分析的热情。比较成功的例子有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栏目。“我唱上段,你唱下段”,由于这些歌曲观众也熟悉,因此他们有极强的参与感。试想,如果这个栏目是《我爱背唐诗》或者《我爱背诗经》,收视率还能那么高吗?
4、悬念达到的强度与悬念主体的质量成正比。一般来说,一些赛事类节目,越是到比赛的最后,观众的关注度越高。最明显的是湖南卫视快男和超女的比赛,总决赛的时候人们的关注度会明显提高,甚至人们会为某个选手的胜败而欣喜若狂或驻足叹息。
应该注意的是,悬念的设置虽然很重要,但是题材的选取才是关键。许多好的题材本身就蕴含着许多的悬念。抓住好的題材,去粗取精地进行处理,也就在无形中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专业/研究方向:新闻学)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2页.
[2]高卫.悬念设置在电视专题中的应用.现代视听.2009年第5期.
[3]原枫.电视节目如何制造悬念.新闻前哨.2009年第4期.
[4]李兴国、余跃.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
[5]王文利.电视纪实节目中悬念营造浅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
[6]陈立波.制造悬念-电视节目设计的一条基本之路.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关键词电视专题 悬念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悬念,通常又被称为“扣子”,是指在文稿中作者有意设置的让人疑惑和难解之处。目的是引起受众的注意,吸引受众带着问题一直看(听)下去。成功的悬念设置总能起到吸引眼球、激发兴趣的作用。
电视专题片是集中对某一社会现象和人生课题给予深入的、专门的报道和反映的电视节目形态。就电视节目尤其是专题节目而言,悬念的设置是能否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法宝,也是电视节目进行形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悬念设置的位置
一般来说,悬念设置的位置有四种情况。
1、节目导视,先声夺人。《今日说法》中,编导总是在当期的节目中开篇先做一个节目导视,用片段的镜头及同期声,引出争执双方的歧见。虽说导视只是粗线条地勾划出案情,但却起到了制造悬念的作用。
2、标题中设置,埋下伏笔。《今日说法》去年12月21日播出的《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看到这个题目,观众就不禁会问:敬老院是怎么会出现耳光?是谁打谁呢?为什么要打?于是,观众的兴趣被吸引起了。
3、主持人设置,引人入胜。《新闻调查》播出的《河流与村庄》中,在片子开头,记者便提出了问题:一个区区2000多人的村庄一年怎么能有这么多人患上癌症呢?而且病情这么快恶化?观众必然会跟着节目的思路去解开谜底。
4、行文中设置,渐入佳境。《今日说法》播出的《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中,在对事件说明清楚后,开始对主人公文裕章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栏目对文裕章行为的种种可能先进行猜测,然后再逐一排除,一环扣一环,最终揭示谜底。
5、文稿末设置,余味无穷。在有些电视节目中,会有这样一种结束方式:“€讇椎降自趺囱四兀壳肽魈旖幼攀湛础!闭庥牍攀逼朗樗档骄手Φ摹坝笫氯绾危姨禄胤纸狻逼奈嗨疲梢杂行У氐跗鹗苤诘奈缚凇
二、悬念的构建
一般来说,在电视节目中,悬念的构建有两种。
1、总悬念。“悬念在设置中要有一个总悬念即主要悬念,贯穿整个专题片的始终。” 一般来说,总悬念的作用在于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突出节目的总体构想,揭示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
在很多类型的电视专题节目中,专题栏目或专题片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悬念,如凤凰卫视系列专题节目《唐人街》,央视专题节目《新闻调查》、《天网》等。总悬念的设置应当具有说服力和冲击力,增强观众的印象,提起观众的兴趣,为观众切入和关注某一事件提供良好的驱动和开始。
2、小悬念。小悬念在节目中起到的都是铺垫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形象、提高观众兴趣的作用。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新情节不断出现,这时就特别需要小悬念来提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继续观看节目。它们通常在总悬念抛出之后,在情节发展中并行地或递进地涌现,从不同侧面与总悬念相联系,逐步表现主题,丰富和加深其内涵,同时增强受众对故事情节的紧迫感。
无论是总悬念还是小悬念,其设置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一个总悬念往往会有两三个辅助性的大悬念;然后根据故事的具体情节,围绕这几处大悬念分别设置几个小悬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也要求记者所制作的节目在两、三分钟内要有一个兴奋点。这样一来,整个专题既环环相扣,又有轻重缓急,既有紧张时刻,又有放松的间隙,既不失结构完整,又独具魅力。
三、悬念设置成功的秘诀
1、悬念要短。“悬念从提出到获得答案,中间的过程宜短。” 一般来说,观众是在随意性较强的家庭环境中收看节目,如果时间过长的话,观众很难有耐心等待结果,悬念的控制作用将失去。因此,在电视节目中,悬念的呈现应该是短平快的布局,一个紧接一个,根本不给观众脱离屏幕的机会。《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中,在分析报道中男主人公这一举动的原因时,各种可能性一个接一个,长悬念套短悬念,观众的目光也时刻跟随着节目的发展走。
2、悬念要具体。在故事类节目中,如果提出来的悬念是“主人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这样空泛的悬念,没有多少观众会被抓住。相反,悬念越具体,作用越明显。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寻情记》节目,经常会在主人公敲门之后,待门开启而观众还没有看清楚出现的人是谁时,画面定格,然后旁白:“难道是€讇茁穑俊闭飧鲎匀豢梢晕壑诩绦聪氯ァ?
3、悬念不宜太悬。对观众而言,有七、八分明白,还有两、三分糊涂的悬念最能把他们吸引住,这样的悬念也最能调动起他们积极参与和分析的热情。比较成功的例子有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栏目。“我唱上段,你唱下段”,由于这些歌曲观众也熟悉,因此他们有极强的参与感。试想,如果这个栏目是《我爱背唐诗》或者《我爱背诗经》,收视率还能那么高吗?
4、悬念达到的强度与悬念主体的质量成正比。一般来说,一些赛事类节目,越是到比赛的最后,观众的关注度越高。最明显的是湖南卫视快男和超女的比赛,总决赛的时候人们的关注度会明显提高,甚至人们会为某个选手的胜败而欣喜若狂或驻足叹息。
应该注意的是,悬念的设置虽然很重要,但是题材的选取才是关键。许多好的题材本身就蕴含着许多的悬念。抓住好的題材,去粗取精地进行处理,也就在无形中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专业/研究方向:新闻学)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2页.
[2]高卫.悬念设置在电视专题中的应用.现代视听.2009年第5期.
[3]原枫.电视节目如何制造悬念.新闻前哨.2009年第4期.
[4]李兴国、余跃.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现代传播.2003年第5期.
[5]王文利.电视纪实节目中悬念营造浅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
[6]陈立波.制造悬念-电视节目设计的一条基本之路.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