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口费”说记者的道德良知

来源 :采写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记者节前后,曝出了近年来有关记者的最大丑闻,相信许多年以后记者同行仍会为这一幕感到耻辱,这一幕将会永远钉在中国新闻业的耻辱柱上:一群真真假假的记者竟然在一场矿难之后,像乞丐一样排着队向欲瞒报的矿方争领“封口费”。
其他文献
前些日子,因“宜春叫春”,媒体也在集体“叫春”。笔者在百度上搜索“叫春的城市”这个关键词,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就有相关报道逾20万篇。你看看标题,什么《宜春光叫春不行,还得把
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出版人阿瑟·苏兹贝格宣称,《纽约时报》最终将会被网络版所取代。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1851年创刊,全美发行量位居三甲的《纽约时报》自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