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工作者的修养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达的今天,艺术的成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于此同时也产生了种种不可避免的碰撞,争鸣……怎样看待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及它在个人艺术道路上所处的状态?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发展的眼光定位正确的修养?……如何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修养在当前的具体内涵与扩展趋势,及其在个人艺术道路上起到的或将要起到的作用?……
  


  “修养”在辞海中的注解分为两点,其一是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其二特指逐渐养成的在待人处世方面的正确态度。也可以归纳为:个人经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内容充实的、正确的生活态度,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等,无一不具有流动性及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修养的内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也不是一尘不变的。正因世界的多变性,要求我们对待变化的态度不能是某种消极的、不可变更的金科玉律。因此,修养也应处于一个进取的水平和扩展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其意义与作用在于对生活及艺术发展之路有了积极的定位与指导。
  
  1、个性的追求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修养的自由核心,也是修建艺术道路的定位原点
  在当今的艺术探索中我们总不会忘记提到所谓的“个性”。结合现实角度观察,所谓“个人艺术道路”也可称作“个人艺术发展之路”,以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发展,即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变化过程。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辨证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艺术,即生活在艺术工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我们暂且不谈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事物的内因——种种感受的形成、创意的凝结、修养的积累等等,这些艺术家自身的思维在个人艺术道路上是首当其冲的。艺术在当代文明中的发展状态正可谓百花齐放、良莠不齐,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修养定位亦处在纷繁杂乱之中,如何理清众多头绪,确立正确的个人生活态度就成为当前艺术工作者修养的现实基础。
  对于外部世界,自我似乎总是保持泾渭分明的界限。只有一种状态、一种公认为不平常但不应贬之为病态的状态,即在恋爱的较高境界中自我与对象的界限有消失的可能。但在现实中,如果艺术工作者个性与大多数人个性之间的界限变的模糊起来,那么就意味着艺术工作者的艺术情感出现了盲从……
  正因我们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衍生出种种个人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不同的个性即修养类型的选择。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生活在托夫勒所提出的“第三次浪潮”所覆盖的时代,这个时代得以长足发展的内因在于文明的数字化、信息化。这种内在特征客观上更要求我们作到发扬风格、资源共享。种种脱离了群体体验的“孤独的个性化过程”都已经或者将要背离时代的方向……只有把真正的个性培养定位于创建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化的处世态度,才能保证修养的独立、自由与个人艺术道路的正确方向。
  
  2、传统积淀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修养的基本内涵,也是其艺术道路的稳定基石
  在艺术与现代化碰撞之机,寻求当代艺术的出路从未放弃过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艺术工作者创作无法摆脱时间,即传统的限制。合理借鉴历史中艺术家的修养在艺术发展长河中的作用,是当代艺术工作者认清并把握修养在艺术道路上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正是由于对过去优点的总结吸收,才使艺术得以更加快速的创新。然而现在,我们对于历史的兴趣有时远远高于对现实的好奇。总的来说,不同时代艺术工作者的修养具有不同的时代烙印,对于不同时代的艺术发展也起到了不同的影响与作用。
  
  3、民族观念是艺术工作者修养的本分,也是艺术道路的主导方向
  在艺术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我们无时都保有坚定的民族信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近提到更多的是“最民族的就是最世界的”。)即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民族观念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群体而言,就好比个性特征。对于个人,我们知道个人的气质的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并不以好、坏加以区别。同样,民族文化也是如此,并不以优劣排名。但是每种特征的背后除了某些长处之外,也必然隐含着局限与劣势。现今我们关于民族化的关注从某种层面上看已经背离了“对自身特色的有机归纳与发挥”,可这恰恰是正确把握民族观念的关键。
  
  4、现代意识与技术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修养的凭证,也是艺术道路向前延伸的动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次技术的进步致使意识的革新,同样意识的革新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从艺术技法来看,众多具有突破性的表现手段依赖了其他自然科学的启发:绘画中最初对透视关系的正确理解来源于数学的思考,精到的人体塑造得力于解剖学的研究……蒸汽、燃汽、航空、通讯、核能、生物等等,每一次技术的发展浪潮无不一次次的从物质基础到意识层面,都冲击并改变了艺术家对自身修养的认识和艺术发展的畅想。
  
  5、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扩展艺术工作者的修养是艺术道路通向远方的出口
  在这个时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与速度,艺术语言一度时期甚至丰富到了人们认为已经无所挖掘的境地。然而,以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国际性文化“波普艺术”为例:它在当时提出了“艺术不应该是高雅的,艺术应该等同于生活”,这一口号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心态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为艺术家照亮了一片广阔的全新的表现空间,使艺术家的修养发展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托夫勒在《未来冲击》这本书里讲到了建立在经验和心理基础上的经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随处可以看到《未来冲击》中所描写的情景,比如:大家看电影是为了得到某种经历,人们搞旅游、搞计算机游戏都是为了得到某种虚拟经历。由此可见,艺术家将从更深的内心层面与受众进行心灵的沟通已经成为一个定势。
  值得一提的是精神思维的运动有许多特点,把握好思维的发展是良好修养生成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要从A点乘车至B点,一般来讲在这个过程里很少会出现中途下车的事。然而在精神思维的世界里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在前往B的路上精神思维往往会飘到其他地方,有时它能回到自己的原路上,有时甚至连自己从A点出发这一环节也会被忽略掉。游离状态的精神正如一个活跃的游客,在游客般的精神思维中,一部分人决定了选择一个游客般的职业:艺术工作者。在艺术的旅途中,游客似的艺术工作者并不总是呆在一个景点,总是有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路线安排,由于不同的游伴,不同的导游,不同的心情与心态。这样,有的感受错过了,有的感受抓住了并且变成了所谓的艺术,有的感受摸到了又溜走了……。但是真正的“游客”从未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冷眼旁观这一切,整个旅途中他们付出了青春,或多或少的参与、改变着世界。
  关于未来我们光抱有一颗猜测的心是不够的,经典的量子理论拒绝对“未来是什么”作出简单的回答,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观察,参与到了世界之中,世界将因我们的行为产生相应的未来。作为艺术工作者修养中对于未来的态度应该是“未来尚未注定,一切都在于我们”。正如“态度决定一切”,艺术之路的向前延伸也将取决于艺术工作者个人修养不断的与时俱进。
  艺术工作者的修养在个人艺术道路上的作用意义重大,合理而准确的把握、扩展修养的具体内涵,将对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对于职场妈妈们来说,晚归有时是迫不得已的事。可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能够准时下班回家,陪孩子一起吃饭、玩游戏,临睡觉前给孩子讲讲故事。因此,晚归常引发工作与教子之间的矛盾。那么,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呢?其实只要用心,解决矛盾并不难。   女儿是我时刻牵挂的宝贝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晚上9点之前下班回家,在孩子睡觉之前抱一抱她,跟她说说话。”于佳从事的是美术设计工作,忙的时候常常连夜加班。说到女儿
说一个人小气得像个“葛朗台”怎么听都不像个褒义词,可如果是夸奖一个财务那就是另一种味道了。    从大学毕业王岩就开始做了会计,到普尔文也已有5年时间,巨蟹座的她喜欢稳定的工作。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中。不过想要掌控自己的工作,在一个基础岗位上保持持续的竞争力,精明与细腻恐怕都是必备条件。    规避预算膨胀,避免隐形浪费    就拿做一份预算表来说,王岩的工作通常会比老板所要求的复杂很多倍。公司每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