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2年,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发起连续“扫荡”“清剿”失败后,又开始进行更为残酷的“清乡”。所谓“清乡”,就是妄图“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综合使用军事“清剿”、政治欺骗、编查保甲、特工破坏等手段,“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彻底摧毁抗日民主根据地。
当年12月1日,汪精卫以“清乡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下令把苏中四分区的南通、海门、启东及如皋(东)县的一部分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地区”,之后再扩展到三分区及整个苏北地区。1943年1月,“苏北地区清乡主任公署筹备处”在苏州成立,张北生任主任。
3月,日军将在苏南“清乡”中有经验的小林师团菊池联队4个大队3200余人调至苏中四分区,师团长小林信男被任命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地区”最高指挥官。伪军也集结了第33师、34师、22师等,总兵力达15000余人。张北生的“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也迁至南通。
为了配合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苏中三分区及如西县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伪“清乡”力量:
一是积极做好反“清乡”准备工作。为贯彻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和叶飞司令员的指示,中共如西县委于3月27日、4月6日分批召开全县乡长会议,布置反“清乡”工作。为便于坚持斗争,苏中区党委调整了行政区划,决定将南通县平潮至天生港以西地区,划归如西县领导。
二是打击日伪“清乡”外围力量。1943年5月19日,苏中三分区主力一部挺进至白蒲以西地区,攻打企图切断苏中三、四分区联系的日伪新据点腰庄桥。该处驻有伪军1团3个连。战斗从半夜11时30分开始,持续4个小时,我军毙敌60余人,生俘3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以及电台1部、电话3部。此间,驻白蒲的日伪军3次出援,均被击退。
三是插入四分区反“清乡”斗争。6月,如西公安局挑选政治可靠、机智勇敢、富有战斗经验的短枪队员10名,参加三分区公安局统一组织的短枪队。短枪队由分区公安局副局长率领,插入四分区,在当地党委和公安部门领导下,深入日伪军据点,开展机智勇敢、神出鬼没的斗争,先后在四分区的小海镇、三圩头、北新桥、杨港桥、东灶等地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
四是内外线反“清乡”联合。南通警卫团由副团长罗桂华、政治部主任韩念龙率领跳出“清乡”区,到达如西东南地区,受到如西县、区领导和军民的热烈欢迎。此后,该部经常在封锁线外围活动,捕捉战机,打击日伪军,以配合内线反“清乡”斗争。8月 10日,驻白蒲日军40余人和伪军100多人,由日军小队长率领,进占如西地区的李家桥。南通警卫团闻讯后立即出动,乘其立足未稳发起猛袭,并以一部绕至敌后埋伏。激战1小时,敌不支溃退,又遭我军伏击,一度进入白刃格斗,日军分队长及上等兵各1名被刺死。此役,我军毙日伪军20余人,活捉日军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8支,收复李家桥,粉碎了日伪军在李家桥构筑据点的阴谋。
五是摧毁日伪军“清乡”封锁线。日伪军从天生港向北,一直到海边,沿河川公路筑起了100多公里的竹篱笆作为封锁线,并设置了大小检查所150多个,妄图分割阻隔三、四分区的交通。
苏中四分区军民与敌人针锋相对,打击日伪军,摧毁敌碉堡,火烧竹篱笆。三分区、如西县组织动员沿封锁线各区乡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支援四分区军民的反“清乡”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发起破路、断桥、拆篱笆的行动。
从5月开始,如西军民和时属如皋(东)县的丁东区军民为配合“清乡”区内的反“清乡”斗争,开展了大规模的火烧竹篱笆战斗。5月~6月,如西县蒲西、南马塘两区游击队,以及民兵和广大群众,共破拆、焚毁竹篱笆近100公里,割电话线1650公斤。由于我军民连续破拆,日伪军从江南运毛竹来不及,只得就地强征竹子,连群众竹园里的嫩竹也砍来。
7月1日,三、四分区统一行动,于当夜开展总破拆斗争。如西县的蒲西、南马塘、镇涛和车马湖等四个区发动1万多人参与,破拆竹子80多万支。这次总破拆使日伪军苦心经营3个月的封锁竹篱笆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不仅使日伪军封锁线彻底被毁,而且使敌人交通线处于瘫痪状态。
六是奋力巩固反“清乡”成果。1943年8月21日,江苏日军共3000余人先在二分区的滨海、东台“扫荡”,企图挽回其在四分区“清乡”的败局,扑空后,又于28日往如西县一带集结,转至如西东南地区(紧靠四分区)“扫荡”。如西军民合力反击,使日军一无所获,于9月1日仓促撤離。
同月,苏中三分区发出指示,号召三分区全体军民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原地斗争、积极打击敌人,保证没有一个干部或战士被暗害,坚决进行保家乡、保人民、保自己的斗争。
日伪军在四分区“清乡”惨败,不得不于10月份宣布延期“清乡”3个月。从此,四分区军民的反“清乡”斗争形势一天天好起来。
(编辑 于 洋)
当年12月1日,汪精卫以“清乡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下令把苏中四分区的南通、海门、启东及如皋(东)县的一部分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地区”,之后再扩展到三分区及整个苏北地区。1943年1月,“苏北地区清乡主任公署筹备处”在苏州成立,张北生任主任。
3月,日军将在苏南“清乡”中有经验的小林师团菊池联队4个大队3200余人调至苏中四分区,师团长小林信男被任命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地区”最高指挥官。伪军也集结了第33师、34师、22师等,总兵力达15000余人。张北生的“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也迁至南通。
为了配合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苏中三分区及如西县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伪“清乡”力量:
一是积极做好反“清乡”准备工作。为贯彻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和叶飞司令员的指示,中共如西县委于3月27日、4月6日分批召开全县乡长会议,布置反“清乡”工作。为便于坚持斗争,苏中区党委调整了行政区划,决定将南通县平潮至天生港以西地区,划归如西县领导。
二是打击日伪“清乡”外围力量。1943年5月19日,苏中三分区主力一部挺进至白蒲以西地区,攻打企图切断苏中三、四分区联系的日伪新据点腰庄桥。该处驻有伪军1团3个连。战斗从半夜11时30分开始,持续4个小时,我军毙敌60余人,生俘30余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以及电台1部、电话3部。此间,驻白蒲的日伪军3次出援,均被击退。
三是插入四分区反“清乡”斗争。6月,如西公安局挑选政治可靠、机智勇敢、富有战斗经验的短枪队员10名,参加三分区公安局统一组织的短枪队。短枪队由分区公安局副局长率领,插入四分区,在当地党委和公安部门领导下,深入日伪军据点,开展机智勇敢、神出鬼没的斗争,先后在四分区的小海镇、三圩头、北新桥、杨港桥、东灶等地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
四是内外线反“清乡”联合。南通警卫团由副团长罗桂华、政治部主任韩念龙率领跳出“清乡”区,到达如西东南地区,受到如西县、区领导和军民的热烈欢迎。此后,该部经常在封锁线外围活动,捕捉战机,打击日伪军,以配合内线反“清乡”斗争。8月 10日,驻白蒲日军40余人和伪军100多人,由日军小队长率领,进占如西地区的李家桥。南通警卫团闻讯后立即出动,乘其立足未稳发起猛袭,并以一部绕至敌后埋伏。激战1小时,敌不支溃退,又遭我军伏击,一度进入白刃格斗,日军分队长及上等兵各1名被刺死。此役,我军毙日伪军20余人,活捉日军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8支,收复李家桥,粉碎了日伪军在李家桥构筑据点的阴谋。
五是摧毁日伪军“清乡”封锁线。日伪军从天生港向北,一直到海边,沿河川公路筑起了100多公里的竹篱笆作为封锁线,并设置了大小检查所150多个,妄图分割阻隔三、四分区的交通。
苏中四分区军民与敌人针锋相对,打击日伪军,摧毁敌碉堡,火烧竹篱笆。三分区、如西县组织动员沿封锁线各区乡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支援四分区军民的反“清乡”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发起破路、断桥、拆篱笆的行动。
从5月开始,如西军民和时属如皋(东)县的丁东区军民为配合“清乡”区内的反“清乡”斗争,开展了大规模的火烧竹篱笆战斗。5月~6月,如西县蒲西、南马塘两区游击队,以及民兵和广大群众,共破拆、焚毁竹篱笆近100公里,割电话线1650公斤。由于我军民连续破拆,日伪军从江南运毛竹来不及,只得就地强征竹子,连群众竹园里的嫩竹也砍来。
7月1日,三、四分区统一行动,于当夜开展总破拆斗争。如西县的蒲西、南马塘、镇涛和车马湖等四个区发动1万多人参与,破拆竹子80多万支。这次总破拆使日伪军苦心经营3个月的封锁竹篱笆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不仅使日伪军封锁线彻底被毁,而且使敌人交通线处于瘫痪状态。
六是奋力巩固反“清乡”成果。1943年8月21日,江苏日军共3000余人先在二分区的滨海、东台“扫荡”,企图挽回其在四分区“清乡”的败局,扑空后,又于28日往如西县一带集结,转至如西东南地区(紧靠四分区)“扫荡”。如西军民合力反击,使日军一无所获,于9月1日仓促撤離。
同月,苏中三分区发出指示,号召三分区全体军民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原地斗争、积极打击敌人,保证没有一个干部或战士被暗害,坚决进行保家乡、保人民、保自己的斗争。
日伪军在四分区“清乡”惨败,不得不于10月份宣布延期“清乡”3个月。从此,四分区军民的反“清乡”斗争形势一天天好起来。
(编辑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