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历史课程的改革尤其如火如荼。但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历史教师在这一改革热潮中处于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的应付状态,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如何进行没有头绪。笔者认为:千改万改,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些基本原则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并坚持遵循的。下面,笔者就历史新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原则简要论述如下。其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直观性原则
历史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历史知识。
一般地说,历史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1 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在讲古代中国经济史时,可准备一些古生产工具模型、古钱币、古陶器等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讲解。
1.2 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演示给学生看。
1.3 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2.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一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二指所讲历史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序、历史学科课程的体系、历史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教师也要了解作为历史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首先,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其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再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4.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学生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学生主要学习书本历史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可开展一些历史实践活动:
6.1 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古遗迹、古遗存、古战场等。
6.2 请老红军、老战士、老干部做报告,现身说法。
6.3 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工厂、工程等。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6.4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小学生的行为自觉水平和反思水平还比较欠缺,不大善于分析、总结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的收获,联系实际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机会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及时交流体验,表达感受。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总结收获注重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够人为地拔高小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收稿日期:2012-05-06
1.直观性原则
历史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历史知识。
一般地说,历史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1 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在讲古代中国经济史时,可准备一些古生产工具模型、古钱币、古陶器等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讲解。
1.2 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演示给学生看。
1.3 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2.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一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二指所讲历史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序、历史学科课程的体系、历史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教师也要了解作为历史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首先,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其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再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4.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学生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学生主要学习书本历史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可开展一些历史实践活动:
6.1 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古遗迹、古遗存、古战场等。
6.2 请老红军、老战士、老干部做报告,现身说法。
6.3 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工厂、工程等。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6.4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小学生的行为自觉水平和反思水平还比较欠缺,不大善于分析、总结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的收获,联系实际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机会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及时交流体验,表达感受。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总结收获注重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够人为地拔高小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收稿日期:20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