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的发展论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如“居住改变中国”一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使中国人的生活行为与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新一代职业建筑师重大的任务。本文就试着从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业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
  关键词:住宅建筑;历史发展;发展趋势;设计方向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i一几年来住宅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质量和功能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住宅建筑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国的人日众多,对住宅需求量大,尤其是在住房商品化以后,住宅的建设规模迅猛增长。虽然目前住宅建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必然向着更科学、更节能、更环保、更舒适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从住宅建筑的发展历程研究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对住宅的要求
  1.未来住宅的设计
  (1)重视环境设计:在传统设计的影响下,环境设计在现阶段的设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环境设计在设计中的分量,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是目前我国住宅环境水平提高的首要任务。
  (2)追求设计舒适性:设计师在现阶段的设计中,对于注重住宅设计舒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未来住宅设计的标准不断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3)环境保护设计的应用:随着低碳生活、绿色生活概念的提出,绿色建筑材料的出现,使住宅设计不论是在室外建筑还是室内装修都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使低碳生活、绿色生活能够实现。
  2.未来住宅的规划
  未来住宅设计及小区规划将更多地以人为核心,做到以人为本。要将住宅建造的合理化,让居住者能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合理、阳光充足、生活设施齐全。注重室外环境的塑造,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住宅群的建筑要有当地的文化特色,成为具有地区性的建筑代表。住宅建筑要引入高科技技术,住宅不单是简单的房舍,更要宜居。住宅建设要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现阶段的居住需求更要考虑将来的可改造性。
  3.未来住宅的智能化
  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住宅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楼道可视对讲机的运用可以有效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各单元楼;声控、光控照明系统的运用可有效控制电量使用、节约电源开关的使用;用户智能控制器,具有三表读数和报警功能,使人们居住更加安全。
  二、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住宅在功能上、空间上的设计已经有了基本的定式。但是因为设计标准要求的不同,设计类型的多样化和如何共存的问题,使之内部空间的设计对于细节还注重的不够,对于如何有效的分配空间还不够合理,空间的标准不能够统一。因此,要不断创新,从功能上和空间上对其进行区别对待,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使住宅的设计更加合理化和现代化。
  1.舒适性提高
  当今世界人们已不是简单的对住宅空间有要求,更是开始注重住宅是否能够满足生活的方便和舒适;居住的室内环境是否舒适,居住的空间是否阳光充足,房间的通风性是否良好,客厅和阳台能否充分的观察室外景观,居住者对于住宅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居住者对于居住的楼层也开始变化,追求空间向两头发展,对于多层建筑居住者要求楼层越低越好,方便行走;对于高层建筑则希望楼层越高,空气清新,景观也好。注重建筑外观形式的美观性,同时对建筑外观所使用的材料和建筑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2.住宅建筑的发展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区的住宅建筑使用平均寿命为50~70年,如何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时要更多地考虑今后的发展和改造。例如尽量不用承重墙,房间的空间要大,厨房、卫生间的位置由于建筑设施的原因不能改动,但在实际设计中应尽量满足需求,在电力等用量上更要留有余地,为今后改造升级提供可能。
  3.设计细节的关注
  不论是住宅空间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居住者都会依据自身的使用需求不同,对设计者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案,从面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使生活更加舒适,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原则。这就使建筑设计师必须以居住者的要求为设计和研究的依据,对各类不同的住宅小区设计要区分对待,不仅要做到大环境的完美,更加要注重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停车场中停车位的设置,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和摆放,房间窗户的大小、位置的设计等一系列情况,设计师必须认真考虑,从中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住宅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住宅建筑在节能方面
  我国住宅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低,能耗较大。“建筑当中的能耗主要有冬季取暖能耗,夏季降温能耗,生活用热水能耗,照明用电,炊事用能等等,其中取暖能耗最大”。因此,未来住宅建筑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上述各种能耗。
  1.在降低能耗方面。国家在节能方面已经分几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在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方面,我国过去的住宅建筑外墙都采用粘土砖砌筑的37墙或24砖墙,屋顶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节能效果很差。目前住宅建筑外墙多为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的传热系数低,可有效的降低能耗。另外还需在外墙外部粘贴保温层,目前常用的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有效地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屋顶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我国过去的住宅建筑的外窗多为单层玻璃,目前主要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
  另外,目前住宅建筑中还在推广采用了节水洁具和节能电器,也能有效地降低能耗。
  2.在新能源利用方面。过去的住宅建筑中新能源利用方面很少。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能源环保可重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这些能源在住宅建筑中的都有利用,但还很有限,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住宅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会更加广泛。
  四、住宅建筑在智能化方面
  过去的住宅建筑几乎没有智能化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住宅建筑在智能化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住宅建筑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安防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安全性。如通过对住宅区域的安装监控设施,可以对住宅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进行随时监控,可以减少盗窃的发生。通过安装可视的楼宇对讲系统,可以防止陌生人进入建筑物内。通过安装火灾、煤气报警系统,可以减少火灾损失防止煤气爆炸。现代网络的安装使用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足小出户就可以学习、购物、缴费甚至工作等等。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可实现人们对家用电器设备等的远程控制。
  科学技术在小断的进步,未来的住宅建筑必将会向着注重舒适,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方向科学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必将为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我们相信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会达到更高的水平,取得更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赖智勇.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J]. 江西建材. 2015(03)
  [2] 王盈智,王哲.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23)
  [3] 高天国.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必要性[J]. 价值工程. 2014(34)
  [4] 孙刚,程维胜.浅谈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4)
  [5] 张东辉,范丽.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规范的修订与居住建筑的发展[J]. 中外建筑. 2013(06)
其他文献
现阶段,民办本科院校越来越多,它在增加教育资源、提供多层次教育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然而,由于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暴露
摘要:目前,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地产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商人投资的重要途径。但是,现今品牌企业在我国成为了主导产品,品牌社区成为产业经济区等产业模式。在这些模式中,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本文就对我国旅游地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其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地产 风险规避 解决策略  旅游是我国几千年文化资源传播的表现形式,休闲旅游不仅是对我国文化的欣赏,更是对人们身心的放松以及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显著提升,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且新闻报道方式更加丰富。在新闻事业中,采访工作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直接关系到
通过对浙江省13856 名机关干部的体质检测,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浙江省机关干部的体质现状,建立了相应的机关干部体质数据库.“奥美体质与健康网络管理系统”已于2005 年浙江省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集装箱码头建设对促进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港口建设具有很大的投资
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满足作者、读者的新需要,《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已经开通。该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微信公众应用而开发的
期刊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是非常直观的,这也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对此,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要想提升,必须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抽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待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文针对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首先分析了成本控制管理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作用,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现状问题,并结合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