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现状与创新措施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朝着复杂化的趋势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简单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对高校转型背景下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转型;辅导员;学生管理;非技术能力;提升
  大学是社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辅导员的管理在大学生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当前时期,许多高校都在谋求转型,由文科类院校转为技术类院校。在这期间,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要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为了应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学校需要不断强化辅导员团队的建设,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一、新时期辅导员团队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1.工作内容日趋复杂,任务繁重压力大
  辅导员是高校与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长期坚持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在工作中面临的任务繁重,工作内容复杂。首先要做好学生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学生政治面貌、班级性别比例分布、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等。第二必须做好学生的基本管理,包括学习情况、到课率统计、住宿情况、学生会选拔管理、社团参与情况等。第三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心理状态健康。包括入党管理、召开班会与辅导会、假期学生活动等,把学生工作和文化建设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安全管理、就业指导以及学院临时下发的其他任务。繁杂的工作任务占据了辅导员大量的工作精力,工作压力较大,导致辅导员离职率一直高居不下。
  2.学生类型增加,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我校转型趋势明显,从普通学校逐渐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后的学生管理难度较之前有所提升。首先表现在学生生源的增加。转型后,招生办对于生源的限制逐渐减少,生源渠道增加,这导致学生类型多元化。不同录取分数、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专业的管理方式和技巧。除此之外,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负面信息和骗局。比如校园借贷、金融诈骗等,都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增加警惕。
  3.外界干扰因素多,非专业教育难度大
  非专业能力泛指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分析能力、行动能力以及非专业知识等。随着近年来高校转型的要求。大学对辅导员非专业培养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在校期间长期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或者对于外界接触较少。导致非专业观念以及非专业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漠视、拒绝甚至抵抗非专业能力教育和相关活动。给辅导员的相关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许多辅导员甚至反应学生们在非专业教育活动中“人到心不到”。
  二、高校转型背景下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方向
  1.转变固有理念,注重师生交流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需要从转变理念做起。固有的师生传承理念讲求学生对教师绝对的服从。但是在当前社会,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师生数量比例面前已经变得淡薄。教师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向过去一样对待学生全力以赴。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管理的教师,需要在理念上进行革新。将自身从管理者的角色向引导者转变。对待学生的态度要逐渐降低一个等级,不再像过去一样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缓和当前僵硬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同时,加强对特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隐私。对于学生的困难要发自内心的进行关怀和幫助,对于学生的选择不做过多的干涉,对于学生创业或者其他积极的行动提出科学的参考指导意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2.开拓自身眼界,创新管理方式
  当前不少高校正面临教育改革的浪潮,不少学校从传统的综合类大学或者其他类型的学校转型到技术类院校。在此期间必定会改变一部分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因此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在转型后的大学生管理中必定会体现出滞后性的缺点。辅导员需要结合学校转型后的专业分布、学制变化完成大学四年间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改革。针对专业课程时间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辅助对当前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状态,需要进行细致的跟踪关注,时刻做好疏导学生心理状态的准备。同时,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开拓眼界,提升自我能力也是重中之重。辅导员可以结合国外相关大学的辅导员管理案例进行学习,也可以加强与同类大学辅导员、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管理方式的相互学习与创新。
  3.注重联系社会,全面素质教育
  当前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程度日趋紧密。过去大学作为封闭的“象牙塔”的情况已经渐行渐远。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进行了可行性极强的创业活动。在此背景下,辅导员要做的不仅是管理学生,同时还要做好督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素质提升的工作。在工作中,一方面鼓励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的戒备意识和警惕性,注重能力提升和学会以长远的眼光考虑事情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仅顾眼前利益,忽视自身长远的发展。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比赛、团队课程等方式,释放学生的自我潜能,实现对自身素质的了解,锻炼思维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带动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实现全面素质教育。
  三、结束语
  高校转型时期的辅导员在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任务开始逐渐均衡化。这对辅导员团队的非专业教育能力带来了新的考验。对此,高校辅导员在团队建设上需要逐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爱好,指导学生学业,让学生实现在大学中的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士武.高校专职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5):40-42.
  [2]宋娜.高校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现状与改革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3(6):24-28.
  [3]张丽琴.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42-42.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过程,决不能脱离实际而进行,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水文土质、抗震等级等,在参考规范的基础之上,通过借鉴
“叔叔,我看到很多比赛,其中冠军和亚军相差只是几毫秒或者几毫米,裁判是怎么分辨出冠亚军的呢?”外福来问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奥运会中很多比赛项目都有非常精确的计时
个人贷款销售流程决定贷款银行收单能力、业务处理效率,是关系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面。流程在日常运转中往往出现偏离流程最佳状态、偏离客户需求的情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
摘 要:中职学生是非常调皮的,可是只要使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学生就会服从班主任的管理。柔性管理是最新的管理模式,能够让班主任和学生成为要好的朋友,并且服从管理。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学生管理;应用效果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还会让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只有改变这种管理模式,才能让学生积极配合管理。柔性管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对其有很好的
PLC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们身边的电梯、防盗系统、交通分流信号灯等、尤其是在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等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所以为了使得机电学生
1975年9月,我升入初中.那时,由于家庭出身等原因,受到许多老师的歧视.为了改变老师们的看法,与我同等命运的同伴们都默默苦读,希望能用优异的成绩博得老师们的青睐.然而,我们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中职学校电器维修类专业的一门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与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联系紧密。因此
奥运会,多么神圣伟大的赛事,许多人为了争夺冠军使出浑身解数,但每届奥运会都会发生一些奇闻趣事,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游客成了冠军网球比赛在第1届奥运会时就已被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