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的内在的持久动力,这种内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行,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明确地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教学 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由于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在第一节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神奇的化学现象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钠着火是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否则会越烧越旺,这说明了CO2可做灭火剂也可做助燃剂。这与学生先有的认识有差异,这样一来可以激励他们积极探索化学奥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矗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学习《酸的性质》一节,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利用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中的物质环境无不都是化学元素组成,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增加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酸雨。在SO2的学习中,首先通过一段录像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目睹全球性的酸雨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迫切想知道SO2的性质,如何治理SO2污染,保护环境。
总之,在教学中,应尽量采取各种方式,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学得活泼、生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回民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教学 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由于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在第一节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神奇的化学现象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钠着火是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否则会越烧越旺,这说明了CO2可做灭火剂也可做助燃剂。这与学生先有的认识有差异,这样一来可以激励他们积极探索化学奥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矗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学习《酸的性质》一节,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利用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中的物质环境无不都是化学元素组成,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增加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酸雨。在SO2的学习中,首先通过一段录像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目睹全球性的酸雨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迫切想知道SO2的性质,如何治理SO2污染,保护环境。
总之,在教学中,应尽量采取各种方式,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学得活泼、生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