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社会、学校、家庭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学生的“知与行”还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变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学生的知行结合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知行结合;课堂;教学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72-02
【作者简介】韩春燕,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江苏宿迁,223800)教师,一级教师。
学校餐厅,学生饭前还一起背诵《锄禾》这首诗,不一会就将手中半碗剩菜剩饭倒进了垃圾桶,这些学生怎么嘴上说得头头是道,问卷答得有理有据,但一到行动中就判若两人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学生的知与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1.优化学生组合,在讨论中唤醒知行结合。
人是天然的群体动物,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彼此熟悉的群体中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我的邻里生活”时,通过和其他教师的协调,加上前期的调查,笔者将自己任教的五个班级学生,将彼此是邻居的学生分成一组,编成四个班;互相不是邻居的分为一组,编成一个班。然后再分别教学:不互为邻居的一组,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教学;互为邻居的一组,组织学生按单元讲述,唤醒他们的记忆,引导其回忆邻里小伙伴及家庭之间的各种活动,以及活动中发生的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由于“走班”带来的新奇与热情,学生间有讲不完的故事。通过对比,这种重新组合,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自己的认知,而且为课外的“行为”提供了监督的平台。
2.整合教材内容,在情境中体验知行结合。
教学时,将教材中前后联系紧密、相互印证的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是教室的美容师》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工合作,分析教室环境的不如意之处,设计创意布置方案,然后动手布置,每一项工作都让学生亲力亲为。接着,打破教材的内容顺序,开始《我的劳动感受》一课的教学。由于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对劳动过程有了真切感受和体验,看到自己亲手布置的美丽教室,对劳动的认识便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联系到其他岗位,不仅激发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更体验了知行结合的快乐及意义。
3.互换师生角色,在合作探究中促进知行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观点,其主體地位很难得到体现。而师生角色互换,进行“教”与“学”的易位,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进行了角色互换。学生为了能像教师一样讲得好,各小组自行分工合作,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了解学校的现状、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古代、近代、当代的教育形势,有的以此为据,设计校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实践证明,主讲的小组成员配合得非常默契,有解说的,有负责在展台上呈现图表及校徽设计的,在合作中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作为一名学生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居然也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过交流、整合以及讲解展示,激发了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行结合。
4.改变教学形式,在亲身践行中强化知行结合。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品德课堂,倡导课堂回归生活,这要求教师能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教材。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笔者发现,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但真正参与过农业劳动的并不多,有的甚至连家务劳动都没做过。此时正值春季,笔者果断改变了以往在班级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种植园,挖地、播种、浇水、施肥。学生在一系列的劳动中,懂得了衣食的来之不易,对劳动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走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零距离”贴身观察、访问,体验不同岗位的辛劳,同时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他们懂得了要向尊重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这些劳动者,从而让社会大世界浓缩于品德课堂之中。
虽然知行结合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但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力军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拘一格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知行结合”悄然发生。
【关键词】知行结合;课堂;教学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72-02
【作者简介】韩春燕,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江苏宿迁,223800)教师,一级教师。
学校餐厅,学生饭前还一起背诵《锄禾》这首诗,不一会就将手中半碗剩菜剩饭倒进了垃圾桶,这些学生怎么嘴上说得头头是道,问卷答得有理有据,但一到行动中就判若两人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学生的知与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1.优化学生组合,在讨论中唤醒知行结合。
人是天然的群体动物,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彼此熟悉的群体中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我的邻里生活”时,通过和其他教师的协调,加上前期的调查,笔者将自己任教的五个班级学生,将彼此是邻居的学生分成一组,编成四个班;互相不是邻居的分为一组,编成一个班。然后再分别教学:不互为邻居的一组,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教学;互为邻居的一组,组织学生按单元讲述,唤醒他们的记忆,引导其回忆邻里小伙伴及家庭之间的各种活动,以及活动中发生的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由于“走班”带来的新奇与热情,学生间有讲不完的故事。通过对比,这种重新组合,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自己的认知,而且为课外的“行为”提供了监督的平台。
2.整合教材内容,在情境中体验知行结合。
教学时,将教材中前后联系紧密、相互印证的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是教室的美容师》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工合作,分析教室环境的不如意之处,设计创意布置方案,然后动手布置,每一项工作都让学生亲力亲为。接着,打破教材的内容顺序,开始《我的劳动感受》一课的教学。由于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对劳动过程有了真切感受和体验,看到自己亲手布置的美丽教室,对劳动的认识便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联系到其他岗位,不仅激发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更体验了知行结合的快乐及意义。
3.互换师生角色,在合作探究中促进知行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观点,其主體地位很难得到体现。而师生角色互换,进行“教”与“学”的易位,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进行了角色互换。学生为了能像教师一样讲得好,各小组自行分工合作,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了解学校的现状、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古代、近代、当代的教育形势,有的以此为据,设计校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实践证明,主讲的小组成员配合得非常默契,有解说的,有负责在展台上呈现图表及校徽设计的,在合作中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作为一名学生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居然也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过交流、整合以及讲解展示,激发了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行结合。
4.改变教学形式,在亲身践行中强化知行结合。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品德课堂,倡导课堂回归生活,这要求教师能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教材。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笔者发现,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但真正参与过农业劳动的并不多,有的甚至连家务劳动都没做过。此时正值春季,笔者果断改变了以往在班级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种植园,挖地、播种、浇水、施肥。学生在一系列的劳动中,懂得了衣食的来之不易,对劳动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走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零距离”贴身观察、访问,体验不同岗位的辛劳,同时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他们懂得了要向尊重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这些劳动者,从而让社会大世界浓缩于品德课堂之中。
虽然知行结合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但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力军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拘一格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知行结合”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