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密度结构及其地质解释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贯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是一条地壳深部构造变异带.选择与其中段--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相垂直的阜平-定州剖面,利用人工地震测深与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进行了地壳-上地幔密度反演分析.结果表明,该剖面的地壳-上地幔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总体特征是剖面西部密度较低,东部密度较高,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基本上决定了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的形成.结合华北地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认为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燕山期以后形成的,它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上地幔热物质的运动相关.
其他文献
为了评估人行荷载作用下梁式结构的振动舒适度,利用微分求积-积分求积,即DQ-IQ混合法求解移动荷载作用下梁的振动响应。人行荷载作用下梁式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是含Dirac函数
为研究偏心垂向荷载作用下梯形截面单室箱梁的横向弯矩,对框架分析法计算箱梁横向弯矩的方程进行优化,并在刚性支承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加简单的横向弯矩计算方法;与框架分
低阶谐波磨耗轮对不仅会引发高阶谐波磨耗,还会引起列车振动进而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在传统的10自由度列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集中质量法,将满员时乘客的总质量等效在列车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