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有很强的包容力,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是天然的溶剂。在对水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组成也是相当的复杂,因此对水质检测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同的,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为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加强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241-01
一、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人们习惯于把水看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但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不断的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人们对水资源检测的重视,也在逐渐的提高。只有合理开发水资源,才能维护水资源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而水质检测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有力的帮助。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为水质检测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介绍了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
二、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方法
1、选择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水质分析检测是研究水及其所含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含量。在水质分析过程中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和要求不同,分析方法的选择也可分为许多类。测定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以物质反应为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
每一种分析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水样的多样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这些分析方法组成了一个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因此要选用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且适用于被检测对象和适合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例如地表水特定项目的分析方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有详细介绍;水和废水的分析项目,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9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有详细介绍。
2、完善质量管理系统
水样从采样人员现场采集,样品管理人员交接到实验室,实验人员进行分析检测后计算数据,再交给报告组出检测报告后,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审核,报告装订存档,这当中涉及整个体系的各个部门及人员,每个环节都需要合理的操作规范,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是质量保障的前提,使管理系统有章可循,保证操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1.1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人员按照《HJ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采集水样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必须能反映采样水体的真实情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质及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为保证样品从采集到测定这段时间间隔内,待测样品组分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保护措施,并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
1.2 样品交接的质量控制
样品交接时,样品管理员根据要求,认真核对样品的数量、标识、状态、外观等样品信息并与采样人员或送样人员进行确认签字和登记。由样品管理员提供唯一性样品标识后,样品管理员及时将样品转交给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已分析好的样品进行留样保存时,根据《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及其它相关规范对样品进行合理的保管和贮存。
1.3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室应建立符合实验要求,满足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和样品对所测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实验操作人员自身需要的测试环境条件,确保设施和环境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人员的保证
由于水样样品的成分复杂,所以对实验室检测仪器、环境条件及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其中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实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了解并加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工作安全、稳定、效率的保证,也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的保证。
(2)环境条件和设备的控制
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之一,实验室工作区内合理布局、通风、照明、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都是实验室设施和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重点。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将仪器送到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性的定期检查。在日常工作中,为维护仪器的稳定性,保障仪器设备的日常性能,要加强维护和保养,进行定期审查,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3)标准物质的控制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验室在控制并且校准或检定一定数量的仪器以确保所开展的测量的溯源性,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通过溯源性的有证标准物质开展此项工作。
(4)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通过对同一标准物质的测定,比较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用于发现和查找实验室误差,完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3、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
检测数据的审核应执行“采样记录—实验原始记录—报告编制”的三级审核制度。现场采样人员应对采样记录进行认真填写,并对填写的采样记录进行相互审核,分析人员将分析数据交实验室主任进行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再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
三、结语
质量和控制贯穿在整个水质检测体系中,完善水質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问题,为检验工作节约了时间和财力,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罗雪峰.浅谈如何完善实验室中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低碳世界,2015,14(01):1-3.
[2] 林丽姗.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当代化工研究,2016,4(5):132-133.
[3] 刘立宏.水质监测中如何保证监测的质量[J].工程技术,2017(29):66-66.
[4] 刘铁铮.影响水质检测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2(7):305-305.
[关键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241-01
一、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人们习惯于把水看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但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不断的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人们对水资源检测的重视,也在逐渐的提高。只有合理开发水资源,才能维护水资源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而水质检测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有力的帮助。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为水质检测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介绍了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
二、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方法
1、选择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水质分析检测是研究水及其所含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含量。在水质分析过程中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和要求不同,分析方法的选择也可分为许多类。测定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以物质反应为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
每一种分析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水样的多样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这些分析方法组成了一个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因此要选用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且适用于被检测对象和适合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例如地表水特定项目的分析方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有详细介绍;水和废水的分析项目,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9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有详细介绍。
2、完善质量管理系统
水样从采样人员现场采集,样品管理人员交接到实验室,实验人员进行分析检测后计算数据,再交给报告组出检测报告后,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审核,报告装订存档,这当中涉及整个体系的各个部门及人员,每个环节都需要合理的操作规范,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是质量保障的前提,使管理系统有章可循,保证操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1.1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人员按照《HJ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采集水样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必须能反映采样水体的真实情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质及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为保证样品从采集到测定这段时间间隔内,待测样品组分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保护措施,并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
1.2 样品交接的质量控制
样品交接时,样品管理员根据要求,认真核对样品的数量、标识、状态、外观等样品信息并与采样人员或送样人员进行确认签字和登记。由样品管理员提供唯一性样品标识后,样品管理员及时将样品转交给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已分析好的样品进行留样保存时,根据《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及其它相关规范对样品进行合理的保管和贮存。
1.3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室应建立符合实验要求,满足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和样品对所测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实验操作人员自身需要的测试环境条件,确保设施和环境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人员的保证
由于水样样品的成分复杂,所以对实验室检测仪器、环境条件及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其中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实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了解并加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工作安全、稳定、效率的保证,也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的保证。
(2)环境条件和设备的控制
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之一,实验室工作区内合理布局、通风、照明、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都是实验室设施和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重点。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将仪器送到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性的定期检查。在日常工作中,为维护仪器的稳定性,保障仪器设备的日常性能,要加强维护和保养,进行定期审查,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3)标准物质的控制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验室在控制并且校准或检定一定数量的仪器以确保所开展的测量的溯源性,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通过溯源性的有证标准物质开展此项工作。
(4)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通过对同一标准物质的测定,比较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用于发现和查找实验室误差,完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3、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
检测数据的审核应执行“采样记录—实验原始记录—报告编制”的三级审核制度。现场采样人员应对采样记录进行认真填写,并对填写的采样记录进行相互审核,分析人员将分析数据交实验室主任进行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再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
三、结语
质量和控制贯穿在整个水质检测体系中,完善水質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问题,为检验工作节约了时间和财力,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罗雪峰.浅谈如何完善实验室中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低碳世界,2015,14(01):1-3.
[2] 林丽姗.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当代化工研究,2016,4(5):132-133.
[3] 刘立宏.水质监测中如何保证监测的质量[J].工程技术,2017(29):66-66.
[4] 刘铁铮.影响水质检测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2(7):3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