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其实施环节。江苏省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近两年,取得较大成绩,但笔者通过平时教研活动以及与教学一线老师的接触交流,发现一些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制约因素”之一,在实施理念上“貌合神离”,直接钳制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灵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直接主宰着人们的行为,观念不改变,新课程是无法实施下去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老师认同新课程的理念,表示“对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理念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由于主客观的因素致使其无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是好的,但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存的基础”;有的老师缺乏实施新课程的毅力,承认“曾经按照要求实施过,但后来又放弃了”,又“回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老师认为“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去积极、认真地落实”。还有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很肤浅,甚至根本不知道新课程到底“新”在何处。如,认为“新课程就是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更新”“新课程就是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综上所述,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在心理上是被动的,往往把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挂在嘴上,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去主动地落实。
剖析:出现上述“貌合神离”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尤其是那些年岁较大些的老师,已经形成了教学中的“思维定式”,思想观念的更新较为迟缓。第二,课程培训“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新课程培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大多数都“有名无实”“走走过场”。在基层,一般就是请几个所谓的“专家”(甚至有的“专家”本身对新课程的理解也很肤浅,又缺少实践操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理论介绍,缺少现场演练和个案剖析,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顺利拿到一个“新课程培训结业证书”作为上课的“资本”;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查,颇有敷衍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之嫌。于是很多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第三,与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有关。在师范教育中,我们所重视的只是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结构和历史研究能力,过于注重拓展和丰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教育思想,致使老师普遍缺少教育科研能力和意识。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们注重训练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忽视对教学本身的研究与反思。第四,缺少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氛围。在现行的人才录取和评价体制下,家长、社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仍旧是唯“高考分数论”,对教师固守传统教学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制约因素”之二,教学行为中“穿新鞋走老路”,在实践上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笔者随机听了不少历史课,一些问题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教学目标上,绝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定位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管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栏上也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但都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的摆设,在实施过程和教学设计中根本体现不出来。在这种教学目标指导下的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对琐碎历史知识点数量和质量的记忆、理解以及对历史结论和规律的“承认”和“接受”水平,而没有发动学生去主动探询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历史太难学了,要求记忆的东西过多、过杂,希望教师能够主动地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以减轻学习负担。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史料比以前多了,但多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根本没有发动学生去查询、获取;探究课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具体表现就是在学期中间单独抽出一两节课,由教师拟订一个题目,交由学生进行所谓的“讨论”,根本没有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渗透在平时的每节课上;活动课也是有名无实,教师“放散羊”,让学生去图书馆或电脑室自己活动,最多在活动结束后,交一篇“论文”;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观念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几个问题,安排学生多几次“讨论”,而没有把学生的活动引入更深层次。如,让学生自主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实现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等。更有甚者,即便这样的“活动”也不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有的教师只是在有人听课时“故意”作秀。关于课程资源,很多老师还停留在一本教科书上,最多就是不同版本的几本教科书,根本没有能够开发、利用其他资源,诸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校本资源、教师资源等,更没有发动学生和家长去开发资源,老师们普遍认为“开发资源是作秀,很麻烦,也没有用,不如直接讲教科书”;教学内容和目标只是知识点的落实、巩固以及解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至多在问题的最后增加一问“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之类的,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点缀”,根本没有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如此看来,在广大历史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的侥幸心理作用下,新课程的实施演变成“换汤不换药”的“教新教材”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剖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是由应试教育下急功近利的弊端造成的。应试教育下,重视的是目前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和终身发展,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中“教师围着分数转”“学生围着教师转”的后果。第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及其与新《课程标准》的“冲突性”起了误导作用。新课程实施后高考改革应该马上跟上,但直到目前,笔者也没有见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高考命题方案,教师们所见到和所遵循的仍旧是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模式。这种迟钝的“指挥”和“导向”无法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改发挥作用。同时,在教学理念的选择上,当传统的高考制度和命题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发生冲突以后,传统高考制度必然取代新《课程标准》,成为教师施教的唯一依据。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推广,学科本位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命题时故意压低对学生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要求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有的省份命题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状况,对独立命题水平失去信心也助长了传统模式施教的风气。第三,教材编写的体系不科学,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实施。专题加模块的设计导致了知识的断层和跳跃,使探究活动无从下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或陈旧,导致高质量的教学元法生成;历史知识点过于分散、庞杂,结论性的内容过强、过多,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过窄,更容易引发学生和老师对知识点本身的关注和记忆。第四,师范教育体制不科学、教师素质跟不上课改的要求,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前已叙述,目前师范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其实施环节。江苏省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近两年,取得较大成绩,但笔者通过平时教研活动以及与教学一线老师的接触交流,发现一些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制约因素”之一,在实施理念上“貌合神离”,直接钳制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灵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直接主宰着人们的行为,观念不改变,新课程是无法实施下去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老师认同新课程的理念,表示“对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理念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由于主客观的因素致使其无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是好的,但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存的基础”;有的老师缺乏实施新课程的毅力,承认“曾经按照要求实施过,但后来又放弃了”,又“回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老师认为“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去积极、认真地落实”。还有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很肤浅,甚至根本不知道新课程到底“新”在何处。如,认为“新课程就是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更新”“新课程就是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综上所述,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在心理上是被动的,往往把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挂在嘴上,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去主动地落实。
剖析:出现上述“貌合神离”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尤其是那些年岁较大些的老师,已经形成了教学中的“思维定式”,思想观念的更新较为迟缓。第二,课程培训“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新课程培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大多数都“有名无实”“走走过场”。在基层,一般就是请几个所谓的“专家”(甚至有的“专家”本身对新课程的理解也很肤浅,又缺少实践操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理论介绍,缺少现场演练和个案剖析,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顺利拿到一个“新课程培训结业证书”作为上课的“资本”;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查,颇有敷衍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之嫌。于是很多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第三,与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有关。在师范教育中,我们所重视的只是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结构和历史研究能力,过于注重拓展和丰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教育思想,致使老师普遍缺少教育科研能力和意识。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们注重训练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忽视对教学本身的研究与反思。第四,缺少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氛围。在现行的人才录取和评价体制下,家长、社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仍旧是唯“高考分数论”,对教师固守传统教学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制约因素”之二,教学行为中“穿新鞋走老路”,在实践上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笔者随机听了不少历史课,一些问题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教学目标上,绝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定位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管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栏上也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但都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的摆设,在实施过程和教学设计中根本体现不出来。在这种教学目标指导下的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对琐碎历史知识点数量和质量的记忆、理解以及对历史结论和规律的“承认”和“接受”水平,而没有发动学生去主动探询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历史太难学了,要求记忆的东西过多、过杂,希望教师能够主动地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以减轻学习负担。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史料比以前多了,但多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根本没有发动学生去查询、获取;探究课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具体表现就是在学期中间单独抽出一两节课,由教师拟订一个题目,交由学生进行所谓的“讨论”,根本没有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渗透在平时的每节课上;活动课也是有名无实,教师“放散羊”,让学生去图书馆或电脑室自己活动,最多在活动结束后,交一篇“论文”;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观念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几个问题,安排学生多几次“讨论”,而没有把学生的活动引入更深层次。如,让学生自主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实现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等。更有甚者,即便这样的“活动”也不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有的教师只是在有人听课时“故意”作秀。关于课程资源,很多老师还停留在一本教科书上,最多就是不同版本的几本教科书,根本没有能够开发、利用其他资源,诸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校本资源、教师资源等,更没有发动学生和家长去开发资源,老师们普遍认为“开发资源是作秀,很麻烦,也没有用,不如直接讲教科书”;教学内容和目标只是知识点的落实、巩固以及解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至多在问题的最后增加一问“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之类的,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点缀”,根本没有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如此看来,在广大历史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的侥幸心理作用下,新课程的实施演变成“换汤不换药”的“教新教材”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剖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是由应试教育下急功近利的弊端造成的。应试教育下,重视的是目前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和终身发展,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中“教师围着分数转”“学生围着教师转”的后果。第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及其与新《课程标准》的“冲突性”起了误导作用。新课程实施后高考改革应该马上跟上,但直到目前,笔者也没有见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高考命题方案,教师们所见到和所遵循的仍旧是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模式。这种迟钝的“指挥”和“导向”无法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改发挥作用。同时,在教学理念的选择上,当传统的高考制度和命题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发生冲突以后,传统高考制度必然取代新《课程标准》,成为教师施教的唯一依据。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推广,学科本位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命题时故意压低对学生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要求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有的省份命题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状况,对独立命题水平失去信心也助长了传统模式施教的风气。第三,教材编写的体系不科学,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实施。专题加模块的设计导致了知识的断层和跳跃,使探究活动无从下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或陈旧,导致高质量的教学元法生成;历史知识点过于分散、庞杂,结论性的内容过强、过多,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过窄,更容易引发学生和老师对知识点本身的关注和记忆。第四,师范教育体制不科学、教师素质跟不上课改的要求,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前已叙述,目前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