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化学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地理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课堂实践,逐渐形成了“激趣——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其在课堂上的应用及本人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一、“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
⒈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接近、了解和研究它,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学习和爱好的持久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体验问题产生的真实情景,或是通过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声真诚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性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例如,在讲积机械能中的重力势能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但这一问题的提出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自然就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种种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求新求异,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深入地进行探究。但教师同时要注意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那根向上的弦,要从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易接受,易理解的问题入手,而且关键时要加以引导,分析。
2.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中去体验、去寻找,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的讲解。化学课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作出的假设,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器材,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的本质。对于不同的现象要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在此环节中:(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探究、观察、记录现象和数据,做好巡视和指导。(2)最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实验操作、现象记录、数据统计等有专人负责,并且设立中心发言人。(3)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他们设计的探究方案也不同,只要合理可行,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做,不应强调与教材上的完全一致。(4)对于不同的现象与答案要大胆设疑、讨论、探究,给予肯定,找出原因。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闪出创新的火花,对同一探究过程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时我们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进一步去深入探究。
3.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实验现象、数据等都具有真实性,但不能代表问题的本质,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对获得的资料和事实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质料,设计方案探究,讨论分析找到合理解释。这样,不仅得出了科学结论,得到了拓展,还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合作。
二、“激趣——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体会
1.课堂真正成为一种民主、和谐、共进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由度。以往的教学,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一的传授过程。“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担当了导演,通过教师的“导”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与观念,共同创建一个“合作型的课堂”,使师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2.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知道学生直接所获得的结论,如果不经过学生的质疑、判断、推理等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被真正理解和掌握。尤其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单纯从课本上获取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要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要通过亲力亲为,通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有所获,让教学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
⒈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接近、了解和研究它,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学习和爱好的持久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体验问题产生的真实情景,或是通过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声真诚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性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例如,在讲积机械能中的重力势能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但这一问题的提出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自然就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种种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求新求异,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深入地进行探究。但教师同时要注意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那根向上的弦,要从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易接受,易理解的问题入手,而且关键时要加以引导,分析。
2.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中去体验、去寻找,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的讲解。化学课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作出的假设,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器材,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的本质。对于不同的现象要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在此环节中:(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探究、观察、记录现象和数据,做好巡视和指导。(2)最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实验操作、现象记录、数据统计等有专人负责,并且设立中心发言人。(3)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他们设计的探究方案也不同,只要合理可行,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做,不应强调与教材上的完全一致。(4)对于不同的现象与答案要大胆设疑、讨论、探究,给予肯定,找出原因。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闪出创新的火花,对同一探究过程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时我们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进一步去深入探究。
3.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实验现象、数据等都具有真实性,但不能代表问题的本质,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对获得的资料和事实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质料,设计方案探究,讨论分析找到合理解释。这样,不仅得出了科学结论,得到了拓展,还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合作。
二、“激趣——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体会
1.课堂真正成为一种民主、和谐、共进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由度。以往的教学,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一的传授过程。“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担当了导演,通过教师的“导”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与观念,共同创建一个“合作型的课堂”,使师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2.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知道学生直接所获得的结论,如果不经过学生的质疑、判断、推理等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被真正理解和掌握。尤其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单纯从课本上获取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要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要通过亲力亲为,通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有所获,让教学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