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都是学业能力相差无几的人,那么岗位只有一个,那么就要必然淘汰9个人。10个都是人才,如果其他9个人因为丧失了这次就业机会而没再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是不是耽误了人才?前提是10个人相差无几,这个情况是很常见的。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更多背后的是社会岗位的制约,毕业生多,岗位少,必然会造成人才积压,而这部分人才何去何从?我们不否认自身问题的存在性,毕竟岗位还是择优录取,但是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如果这样下去读大学还有多大意义?会为大学生带来多大的心理负担?能考上大学并顺利毕业,这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肯定,如果一个人他连在社会生存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大学对任何人来说还有什么更多的意义呢?每年有多少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又有多少大学生真正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多少大学生能真正地为国家服务?如果不能的话,国家培养大学生还有什么用?也社会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如果说是自身问题,那么,1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假如这10许大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但我们也不否认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毕竟还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教学的环境,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这不也是一定程度的社会因素么?有多少大學生报国无门,有多少大学生怀才难遇?很多人才也会往往被埋没在拥挤的人群当中,社会的某些腐败现象,个人歧视也严重限制了人才的发掘。当人才不能学有所用的时候,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也许会堕落下去,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理想混日子,这样的人不是没有,那这又是不是仅仅的个人问题呢?当然自身问题严重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淘汰,但是我们更多的是不是要关注这些在课堂里书本中奋斗十几年的人呢?难道到头来让他们说:“念不念书没什么用,反正都是失业”么?固然现在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但是对于那些“白白”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大学生,我们是应该冷嘲热讽,还是报以关怀的态度呢?社会是不是更多的要有些人道主义呢?
  就业难的分析: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
  原因一 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1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 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农业技术体系在精准农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如今我国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探讨,发现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农业技术体系的一系列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可以为我国的农学技术体系的发展贡献出个人的一点力量。  关键词: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展望  随着世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已经逐渐的转向机械化作业,而这种作业的方式会不断的加深
期刊
摘 要: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本文对《西游记》的真实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内涵;黑暗;人生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段文字,他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游记》,同一个人在几岁时读和二十几岁读,他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再过二十年再读,体会又会不同!  孙悟空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上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有广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礼仪,在不同的时代体现着不同时代的背景及特点。因此,我国现代的礼仪和古代的礼仪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近年以来,随着山东地区的独特区位因素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青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造成地区内的人口结构差异。本文就青岛地区人口增长展开论述,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特征。  关键词:青岛;人口增长;发展  一、青岛地区人口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报告: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十年共
期刊
摘 要:采写出一篇合格的现场新闻,甚至是一篇优秀的现场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场新闻是新闻报道中非常常见的报道形式,现场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点就在于:现场新闻是记者身临其境用第一线材料结合自身感受所写出的文章。所以现场新闻又被称为“现场速写”或者“视觉新闻”,对于记者来说,现场新闻的发现和现场新闻的采写都是至关重要的,本篇文章就现场新闻的写作方法、如何发现现场新闻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
期刊
摘 要: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罪恶活动中发迹,一跃而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权势煊赫。接着,他参与了镇压捻军的活动,并进兵陕甘,扑灭西北的回民起义。后来,他挥戈出塞,进军新疆,击溃了英俄帝国主义的走狗但积诚相与,久将自威,无他道也。”  关键词:左宗棠;战争;历史  这里,有件事情很值得一提:1860年北京条约刚刚签订,
期刊
摘 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知识产权在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促使我们不断地推进知识产权的进步和发展。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必然会更让我们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本文将会通过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浅谈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期刊
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好的电影应当贯彻着“人”的思维方式,体验、叙述、反思着人的生命行为。能够长时间占据一个人的心灵,并给观众带来深深的社会思考的影视作品不可多见。然而,《一个人的课堂》就是这样一部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感悟和思考,并让人流泪的电影作品。  《一个人的课堂》是衡阳籍导演李军林执导的一部反应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李军
期刊
摘 要: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效果形成的基础,离不开明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心学思想对当时市民的影响。由此看来,《西游记》在当时被广大读者接受,离不开商品经济影响下市民对人欲的寄托。在作品中,猪八戒的形象最具有世俗性,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虽然是猪身,但他身上的人性也是闪光的,是朴素的充满人欲的一个浪漫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一个人物。  关键词:猪八戒;明代心学;喜剧效果;人欲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无疑是最出
期刊
摘 要:武松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之一,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在这一百零八人中对武松的评价最高,称其为上上人。大部分人在看过水浒传之后对武松的评价也颇高。景阳岗醉酒打虎,展现了其的勇敢威猛,武艺高强的性格特点;怒杀潘金莲,展现其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性格特点。本文主要以武松的外貌特点,生平事迹分析其性格特点的得失。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性格;嫉恶如仇;有勇有谋  一·从外貌特点来展示性格特点  水浒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