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一例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摘要男,40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心悸憋气1年余,加重伴全身浮肿1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BP114/57mmHg,双肺底闻及少许湿罗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分,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脏肋下4cm、剑突下5cm可触及,质韧,肝区叩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患者有一子1岁前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祥)。入院诊断为心肌炎后遗症?扩张型心肌病?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病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对老年病人实施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疾病的特点   人在成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将出现生理学、生化学、形态学待方面退行性变化。到老年后,由于各器官组织的逐渐衰退,各器官功能普遍降低,储备能力、代尝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弱。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治疗的方法众多,笔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室性心律失常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明显纠正,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
在临床上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抗组胺药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抗组胺药在我国医院药房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年销售额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