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控制因素。智力因素指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非智力因素指动机、意志、情感和性格。控制因素指教师的讲授和指导等。其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和强化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指出:对一个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非智力因素)占80%。这些因素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起启动、定向、强化、调节、补偿等作用。可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非智力因素,说到底,乃是对人的“资源”的开发。对“资源”开发的程度如何,怎样开发,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或在良好心理品质的弘扬中提高素质,或在压抑中漠视素质,排斥学习,影响学习效率;或存有畸形心理,降低学习效率。语文是一门情感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语文学习的课时多,花的时间长,见效慢,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善用教学技巧,适时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时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强化语文教学效果。下面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问题。
一、激发学习动机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能。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机呢?
1.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动机。通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等人物与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树立远大志向: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开拓胸怀和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等。
2.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在各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都要首先明确目标,使其产生奔向目标的动机。
3.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使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转向新的目标。有教育实验证明,赞扬优于责备,责备优欲无评价。赞扬是积极的强化动机,责备是消极的强化动机,无评价是整体的弱化动机。教师的冷漠是学生心灵上的寒霜,有些击中要害的严厉训诫也能成为学生的警策。即郑板桥说的:“瘙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更精。”评价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更新更高的需要,不断增加更新更强的动机。
二、转变思想观念
情感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表现了人对客观事情的好恶倾向,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包括对语文老师和语文学科两方面的情感。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很难想象学生会喜欢一个讨厌的老师所教的科目。爱屋及乌,既然不会亲其师,又怎会信其道?要想融洽师生关系,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放下高不可攀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以信任、真诚、平等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使他们感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持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懷着激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毫不保留地对每一位学生都献出爱心,特别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后进生,更应该严中有爱,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放下“自卑”的心理,挺起腰杆做人,充满信心做事,我们的一视同仁,必将得到回报。
三、扩展学习内容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复杂的过程,仅靠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是无法胜任这个任务的。要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就要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话剧团、读书报告会、影视剧评论会等。语文学习的大量工夫更应花在课外,课堂学习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的作用。课内外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应该被语文课堂的水泥墙隔开。
知易行难,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积重难返,要想彻底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成为一门令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成效的学科,广大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摸索、完善。
四、磨炼学习意志
孔子说,“学须立志”,才能“乐在其中矣”。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证。首先,要有学习自觉性。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自觉、独立调节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有自制力。学习自制力体现为能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善于排除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战胜惰性,抵御诱惑。最后,要有顽强的学习毅力。学生应具有克服学习障碍的精神品质,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磨炼学生学习意志应指导学生明白学习目的,了解学习过程,注重营造学习环境,适当安排学习进度、分量和深难度。
具体来说,就是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到多读,多问,多练笔,培养意志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首先,要求他们天天坚持记日记,锻炼意志的坚持性;课堂命题作文,要求限时完成,形成意志的果断独立性。其次,利用教材中大量的优秀人物的故事和事迹,促进小学生形成坚强意志,如《爱迪生》对科学执著追求与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群鸟学艺》中体现的“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的道理等,这些都可启发小学生树立顽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再次,课堂上随时组织小学生开展“我的理想”、“五星争章”、“书写明星”、“班级之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小学生的思想和行动齐步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意志力,形成坚忍的意志品质。
总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成才。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一、激发学习动机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能。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机呢?
1.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动机。通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等人物与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树立远大志向: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开拓胸怀和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等。
2.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在各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都要首先明确目标,使其产生奔向目标的动机。
3.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使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转向新的目标。有教育实验证明,赞扬优于责备,责备优欲无评价。赞扬是积极的强化动机,责备是消极的强化动机,无评价是整体的弱化动机。教师的冷漠是学生心灵上的寒霜,有些击中要害的严厉训诫也能成为学生的警策。即郑板桥说的:“瘙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更精。”评价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更新更高的需要,不断增加更新更强的动机。
二、转变思想观念
情感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表现了人对客观事情的好恶倾向,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包括对语文老师和语文学科两方面的情感。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很难想象学生会喜欢一个讨厌的老师所教的科目。爱屋及乌,既然不会亲其师,又怎会信其道?要想融洽师生关系,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放下高不可攀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以信任、真诚、平等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使他们感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持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懷着激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毫不保留地对每一位学生都献出爱心,特别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后进生,更应该严中有爱,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放下“自卑”的心理,挺起腰杆做人,充满信心做事,我们的一视同仁,必将得到回报。
三、扩展学习内容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复杂的过程,仅靠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是无法胜任这个任务的。要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就要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话剧团、读书报告会、影视剧评论会等。语文学习的大量工夫更应花在课外,课堂学习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的作用。课内外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应该被语文课堂的水泥墙隔开。
知易行难,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积重难返,要想彻底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成为一门令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成效的学科,广大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摸索、完善。
四、磨炼学习意志
孔子说,“学须立志”,才能“乐在其中矣”。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证。首先,要有学习自觉性。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自觉、独立调节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有自制力。学习自制力体现为能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善于排除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战胜惰性,抵御诱惑。最后,要有顽强的学习毅力。学生应具有克服学习障碍的精神品质,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磨炼学生学习意志应指导学生明白学习目的,了解学习过程,注重营造学习环境,适当安排学习进度、分量和深难度。
具体来说,就是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到多读,多问,多练笔,培养意志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首先,要求他们天天坚持记日记,锻炼意志的坚持性;课堂命题作文,要求限时完成,形成意志的果断独立性。其次,利用教材中大量的优秀人物的故事和事迹,促进小学生形成坚强意志,如《爱迪生》对科学执著追求与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群鸟学艺》中体现的“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的道理等,这些都可启发小学生树立顽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再次,课堂上随时组织小学生开展“我的理想”、“五星争章”、“书写明星”、“班级之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小学生的思想和行动齐步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意志力,形成坚忍的意志品质。
总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成才。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