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方 兴趣更重要
罗曼·罗兰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的热爱,指的也就是兴趣,只有兴趣才能使一个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翻看历史,细心品味,哪一位为人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不是以兴趣作为基石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心于收集昆虫等动植物的标本,对于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是一个科学迷。他对各种动物都十分喜爱,有时走在路上见到不知名的小虫子,就会蹲下来看老半天,仔仔细细地观察那个小虫子的形状、身体各部位的特征,有时还会把小虫子捉住,带回家去研究。
有一次,在郊外的一片树林里,达尔文发现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面蠕动,便急忙拨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小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于是,他揭开那块树皮,不等那两只小甲虫逃跑,就一手抓一只,把两只小甲虫全逮住了。达尔文准备把两只小甲虫放到小盒子里,可这时,他忽然又看见草丛里爬出一只更美丽的小甲虫来。情急之下,他赶忙把右手抓住的小甲虫放在嘴里,伸手去抓那只更美丽的小甲虫。看着这些奇怪的小甲虫,达尔文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欣赏手中的甲虫,早就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没想到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难受,便放出了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达尔文的舌头蛰的又麻又痛。
就是凭借这份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以及不懈的努力,达尔文终于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学家,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相反,那些一味地强调培养孩子能力却置孩子的兴趣于不顾的人,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种唯能力论的受害者,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往往期待孩子以后能大富大贵,所以让孩子填报了热门专业,结果,几年以后,这些热门专业人满为患,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人因此而迷失了方向,一生碌碌无为。相反,那些尊重孩子兴趣的家长让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喜欢,所以孩子才会更加的用心,才会有突出的成就。
近些年来,因为择校风越刮越紧,许多家长盲目的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一心想着让孩子具备这样那样的能力,却全然不顾孩子是否对这些特长班感兴趣。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学了很多,家长花了很多,却没有一样能称其为特长。倒不如,让孩子只选择一样或者两样他最喜欢的专心培养,或许能有所建树。
反方 能力更重要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能力”的解释是:能够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具体到个人,就是对其才干学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把人的生涯比喻为一艘在海上行驶的船,能力就像发动机中的引擎,它会决定船的航行速度,从而影响一个人达到目的地的快慢。由于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孩子的能力会体现出各种差异。有的孩子歌声美妙,善于用自己的表演感染他人;有的孩子运动能力超强,在竞技比赛中能够大展拳脚;有的孩子思维缜密,善于进行逻辑推理;有的孩子空间想象能力强,善于设计和创造……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这些不同的表现就是孩子之间能力优势的差异。
因此,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不能用高或低的单一维度来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单纯的将孩子的某一方面与其他孩子比较优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种智能在一个人的智能结构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不能说哪一种智能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正如不能说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谁更聪明,谁更成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种智能都需要满足相应职业要求的优势。
人的能力优势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与轻松程度。当一个人选择了与自身能力优势相匹配的职业,往往会发展较快,也容易取得成就。这一理论对于帮助孩子积极、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提供了更广的视角。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不要被自己某一学科的失败掩盖住其他方面的能力优势,及早发现孩子的智能组合并有针对性的训练和配合,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到更合适的职业方向和生活空间,有助于他们在这一领域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总结陈词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兴趣与能力优势存在矛盾的情况,但是不必过于担忧,因为我们可以在发展个人兴趣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能力,或在擅长的活动中培养兴趣,从而在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里取得成就,体验自信。要相信,能力与兴趣从来不是站在对立的两端,慢慢发展,总会找到自己喜欢又有能力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