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考作文构思的技巧(下)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四、前勾后连、过渡自然


  过渡作为衔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为了保持段落层次之间的连贯性,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它犹如桥梁,有助于文章脉络贯通,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架好这座桥梁,可以用关联词、序数词、时间词等过渡,也可以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还可以用小标题过渡,使读者心理上产生一种连续感。
  【精彩示例】
  ①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②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③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④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⑤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⑥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选自杨朔《荔枝蜜》)
  【灵犀一点】
  文段第①~④叙述了“我”和老梁关于蜜蜂寿命的一段对话,而后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⑤段,转入对蜜蜂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不但连缀、承转了文章前后两部分,还反映了“我”当时的心情。于是,下文赞美农民们的奉献精神,便水到渠成了。文章显得严谨、紧凑,叙事描写和抒情议论浑然一体。

五、语言鲜活、文采飞扬


  平淡的语言表达往往令人倦怠,而活泼灵动的语言不仅能透出作者表达的机智、幽默与俏皮,更透出其非凡的智慧与语言思辨能力,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惊喜。打磨作文语言使之文采飞扬,具体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是用词贴切,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叠音词和色彩词的锤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二是句式灵活,将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陈述句与问句交叉使用,或注意押韵、叠音等,或妙用佳句典故,包括运用名人名言、诗词、经典意象等。三是妙用修辞,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运用排比,气势磅礴;运用反问,话语有力……
  【精彩示例】
  1.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摘自鲁迅《社戏》)
  2.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摘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3. 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摘自张晓风《春之怀古》)
  【灵犀一点】
  例句1准确使用“拔”“点”“磕”“退后”“上前”等动词,生动地表明了孩子们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例句2中的句式,奇偶相间,散中见整,或排叠,或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地展现腰鼓表演时后生们的舞姿,体现腰鼓表演的壮阔、豪放、热烈。例句3运用拟人手法把春天的到来摹写得有形、有声、有色,使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中考引路】
  向真书生学习
  某考生
  岁月倥偬,光阴更迭,学术之光或可化身薪火,被代代真书生以赤诚相传。
  ——题记
  书生,在人们的观念里,当是青衫白襟、羽扇纶巾的形象。而事实却不尽然,他们中也有的豁达乐观,有的诙谐狂狷,有的谈吐不凡。但无论什么性情,唯腹中有诗书、脑现经纬者,方可称作真书生。
  古时文曲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当是一座芬芳四溢的园圃。在豪放派发轫之始,范仲淹成为创新第一人。他的《渔家傲》激昂中见慷慨,《剔银灯》于诙谐中见狂狷,在当时以批风抹月为能事的词坛上不啻为一声惊雷。
  开眼即见新天地。另辟乾坤,别开风气,范仲淹这样的真书生,让我懂得了创新的意义,我怎能不向他学习?
  至于苏轼,仕途坎坷又何妨?他只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转而又于弥留之际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豁达二字,他受之无愧。“酒酣胸袒尚开张”,胸中有块垒,当以酒浇之。酒酣耳热之际,苏轼于营帐内大论天下,洋洋洒洒,针砭时弊,“志高”二字,他“以身作释”。
  放下即上新境界。鸿鹄志远,恣意旷达,苏轼这样的真书生,让我懂得了看淡荣辱,我怎能不向他学习?
  今朝大家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博客上发文痛批一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他说:“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陈老师的冲冠一怒,令人反思:何谓真学术?何谓真书生?何谓真大家?
  真书生当是许渊冲先生。他年近期颐,仍精神矍铄,钟爱运动,酷爱真理。他好口舌之争,但将是非对错争得无以辩驳;他译作逾百,但仍贯彻“三美”的翻译理念,笔耕不辍。他于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他是我国老一辈翻译家的杰出代表,终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真正的大家。他属于很多人,但又只属于学术,他是谨遵“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真书生。
  纵览古今,书生万千。可学术造假的人永远只能博得“书生”噱头,唯腹中有诗书、脑现经纬之人,方可称为真书生。
  总之,我等新新少年,又何尝不可做一真书生?我们不必如武亦姝般博闻强识,只需立足当下,潜心于学。前仰古时文人之贤,现沐今朝大家之德,后瞻未来盛世之景,我们便可切实向真书生学习,惜时好学,不负光阴,不负自己。

  【点评】
  此文的亮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结构。文章采用了板块式结构,用小标题的形式呈现。两个小标题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分两部分表现了真书生的内涵与风采。加之文前置一题记,整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是立意。作者选择真书生作为学习的对象,补题有一定的新意,立意也很深刻。文中列举了多个人物事例,体现了作者丰厚的素材积累。文章对真书生内涵的挖掘,从开拓创新(范仲淹)到境界高远(苏轼),再到酷爱真理(许渊冲),可谓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完)
其他文献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愤愤不平。  “我们学校食堂发了一份调查问卷给所有学生,让我们填写食堂哪个阿姨打菜最受欢迎。当然我们都毫不犹豫写下了四号窗口的阿姨。她每次给我们打肉都会多打两块,当我们去添饭的时候她也毫不犹豫地给我们添一大碗。她每天笑得都很灿烂,对我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问卷上我们还不厌其烦地写下了这个阿姨的各种优点,问卷上都写得满满的。但结果是,这个阿姨被辞退了。我们
  
多年前,作家王跃文去北方的一个城市出差。一天趁着空闲,他去了旅馆旁边的一个农贸市场。在那里,他碰到一个卖新鲜羊肉的小贩,想到父亲爱吃羊肉,王跃文便买了十斤羊肉,分装在两个大塑料袋里。  付过钱后王跃文猛然想起,自己现在身处几千公里之外的他乡,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当时快递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如果将羊肉从邮局邮寄回家,寄到半路可能就坏掉了。束手无策之际,王跃文决定去当地火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能帮他将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已加速渗透到传统行业中。  小到几十元的智能手环,大到炫酷的自动驾驶汽车,短短几年间,“智能”二字已经快速植入到你我的生活中。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而万物互联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便是智能家居。  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家庭,再到智慧社区,概念转换的背后有新技术的更迭与消费场景的演变,同时也有新“风口”的诞生。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
地铁由于低碳环保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不少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地铁客流的潮汐变化非常突出,早晚高峰期客流量很大,好容易才见缝插针地挤进去,却发现里面人多嘈杂、手机信号不好……好郁闷啊!嗯,别急,别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已研制出全球首辆碳纤维地铁“CETROVO”。该车是我国的全新一代地铁,采用大量先进的新材料、新技术研制,在节能环保、舒适、智能等方面比传统地铁实现全面升级,是我国地铁领域的
“我外婆的手艺就是高,能把头发做成菜!”你用筷子挑着一根头发嚷嚷道。妈妈给你使眼色,向你摆手,这些暗示你都没有看见,你只顾自己调侃:“外婆,头发是不是就是‘发菜’呀?”  最终,你看见的是:外婆一脸的尴尬。  孩子,外婆已經60多岁了,她中风之后行动很困难,她能给我们将生的做成熟的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又怎能忍心要求她做到什么程度呢?  其实,你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菜里有异物的,妈妈比你发觉得更早
2014年4月28日巴黎时间晚上10点,带着张江杰同学和8项参展作品,带着家乡人民一份浓浓的期待,我们随中国发明协会2014巴黎国际发明参展代表团来到巴黎……  通过12天的展出与角逐,我省青少年8项科技创新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种脑电波控制假肢系统”荣获金奖,“车载式浮尘高效捕捉装置”“呼气式油气回收液化机”荣获银奖,“图书分页风洗机”“一种太阳能日夜型彩色发光、反光标志”“烟花无线电子点火系
9.10期為合刊
期刊
瞧!图中一条圆柱形的东西从乌云中伸到海面,它使劲地吮吸着海水,水花飞溅。这是什么玩意儿呢?  从前,迷信的人们说:这是龙,是“龙吸水”。  现在不再有人相信天真有张牙舞用的龙了,但仍然沿用“龙”这个名词,称它为龙卷风。事实上,它是一团急速旋转着的空气涡旋。  龙卷风的超强威力  龙卷风不仅能把海水吸上天,还能把海里的鱼虾也一股脑儿送进云里,然后在别处降下罕见的“鱼雨”“虾雨”。  如果它光临陆地,
在刚刚结束的语文期末试卷中,那道作文题让你印象深刻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老师脑洞大开,却让学生眼界大开的作文题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这个我深有感触,有一次我们模拟考试的作文,让我印象深刻,记到现在。那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大意是:“驴在人们眼中,通常负面形象居多,但是它坚韧、吃苦耐劳,活着时候为人类辛勤劳动,死了,驴肉驴皮还可以人药……请以此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