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之时,血与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推出了九集系列节目“伟大的贡献”,节目中讲述人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通过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秘密。探寻解读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缘由脉络。告诉观众那些曾真实存在而又鲜为人知的惊人事件和传奇背后的真实故事。幻灯机、16毫米放映机、白手套等,无一不是《档案》的烙印,它们使讲述者在依据资料和道具指向线索的同时,能够抛出更多的悬念和疑问,贴近历史真相。尽现人生百态,透视社会万象,可谓内涵深而外延广。
横空出世,制片人幕后解读
“伟大的贡献”自《档案》开拍以来再一次颠覆传统,投资之大,耗时之长,内容涵盖之丰富,表现手法之新颖,为《档案》近年所少有。为了重现历史真实,节目组不惜驱车前往郊外影视城基地拍摄,集合近800人的群众队伍,进行历史还原性的拍摄,如此精心的准备都是为了打造一部史诗般的巨作。上至北京市委宣传部,下至整个北京电视台都对这—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节目都额外重视。那么“伟大的贡献”系列节目是如何诞生的呢?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制片人吕军接受专访时谈道:“因为《档案》一直关注的是历史,我们选题部来自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讲都是一件特别受关注的大事,做这么—个系列节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初这个系列暂定名叫“伟大的贡献”,一共8集,后来也就确定并延用下来。播出时间在8月下旬,计划在8月24日左右播出,9月3日前播完。
《档案》栏目选题历来广泛而深刻,不仅涉及中外交往和引起国际关注的内容,还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国内已经解密的高等级军事档案、公安档案、安全档案,以及与中国相关的近现代国际关系等内容。必须承认的是做二战的题材无疑是炒冷饭,但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题材又不容小觑。吕军坦言,以前相同的题材篇幅比较小,而且独立成篇,讲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伟大的贡献”这一系列表现的却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既要叙述历史,发现历史细节,发现人物,讲故事,同时也要兼顾历史人物、事件、细节。而这些在该系列中会有很多不同的呈现方式上,例如一些新的影视技术的应用,高科技手段、摄影技术、三维特效技术,以及重返历史现场再现历史的拍摄等,因此除了照片、影像以外,还增加了这些内容,就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身临其境、营造氛围的感受,呈现出以往所没有的新的内容,说是《档案》的特别节目,也可以说是升级版。另外和以前相比不同之处还在于题材的处理,这次重大题材会有更权威、更严谨,更加符合事实和主题思想的表达;在深度上,需要更深地挖掘历史档案和历史文献,挖掘我们所看到的历史表象和大家现在所知道的历史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脉络,以及它们之间必然的联系和隐藏的关系;从广度上讲,需要通过这一部8集的片子让观众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奋战、牺牲和贡献,还有对世界反西斯战争及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就这—层面来讲,在调研过程中,节目组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不仅仅把视野放在中国,放在东方战场,而且会把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来看待。因此这一广度可能会涉及到各盟国,也包括德意日轴心国,对他们的史料档案进行调研。吕军表示,对这个系列他一直强调两点,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另外还增加了一些与观众情感互动的内容,避免与观众脱节,对于《档案》的“脱胎换骨”,观众反响会持续热烈。
故人回归,经典辉煌再续
《档案》曾经一度特邀知名演员担任讲述人,其中石凉与节目组的渊源最早,他也是《档案》栏目的首任特邀主持人,后来合同到期后他便离开了栏目组。时隔四年,石凉重新回归,《档案》这—特别的举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是否也在向经典致敬?石凉的回归是否另有隐情?吕军谈道:“目前栏目组除了日常节目以外,还有西藏项目和‘伟大的贡献’这一抗战系列,而日常节目每周周一到周四需正常播出,人员不够,所以平时除了由台里人员主持外,还找了《我是演说家》的冠军梁植和著名导演吴宇森来客串主持,‘伟大的贡献’需要一个主持人,所以把石凉请过来了。”要知道,讲述者是节目的主宰,石凉极富个性化的主持与《档案》的定位极度吻合,用吕军的话来说“他是为《档案》而生的。”
八月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作祟,仍然正值高温难耐之际,在封闭的室内录影棚录制过程中,不能有空调不能有风扇,几乎没有任何制冷设备,主持人石凉一袭中山装正对着台词,几度因对资料考究是否准确无误而自已停下来与编导再三确认。在诵读蒋光鼐先生挽凇沪抗战阵亡将士联时他尤其认真,挽联上联:“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下联:“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受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梅浆桂酒有余哀,”石凉反复推敲多音字“血”字应该读音同“雪”,而它的另一读音“写”是口语,他认为,挽联是非常庄重肃穆的,不该用口语来读。石凉在工作上的“较真”远不止这些,后来在讲述屏幕上出现的四个日本军官时,对于是少佐还是少将军衔,他又展开了研究,在他那里没有“可能”、“好像”,只有“属实”,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档案》是个纪实类的节目,不能有半点含糊。观众对于石凉印象中最深刻的身份是主持人,其实他还是个特别优秀的演员,曾经主演过抗日谍战剧《绝战》,以一个国军上校参谋的身份周旋在桂系、军统与日军间谍之间斗智斗勇。而在《档案》拍摄现场,他常常用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揭开绝密卷宗的面纱,并用富有磁性的嗓音将尘封的故事讲述给观众,因此获得观众好评。戴上白手套似乎已经成为他在《档案》的—个符号,那么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呢?石凉回答,因为《档案》中所使用的资料有些是世间仅存的唯一真迹,特别珍贵,比如有些是绝密卷宗、有些是历史封存的遗嘱,它们能被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如果不戴上洁白的手套恐怕会对它们造成破坏,这样也是对历史文献的不尊重,对事实真相的不尊重。 很多人记住石凉也是因为《档案》,甚至把他和《档案》联在一起,虽然他也曾“诉苦”自己其实更多的是名演员,但回想起自己的事业历程,他感慨自己人生还是挺满意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嘛,不能光看得失,还要看过程,做《档案》节目期间虽然艰苦,但结果是观众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从个人得失角度讲,他也曾错失很多机遇,但他始终认为人不能只算经济账,与《档案》朝夕相处四年多,感情早已非同一般,他希望已经成为“现象级”的《档案》能够立得住正身,继续辉煌下去。回想起“伟大的贡献”外景拍摄期间,为了拍出“淞沪会战”的逼真效果,七八月份高温酷暑下演员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棉军衣,石凉笑称自己当时全身里里外外湿了个透,不知道的还以为被雨淋了,但其实那都是汗。谈到当下国内电视节目现状,成功案例被模仿得太多,他一度惋惜原创基因的缺失,而《档案》却恰恰做到了原创。时隔四年,石凉再次回归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其实制片人吕军找他的时候他也很惊讶,毕竟自己离开《档案》四年之久,然而吕军告诉他的是,这次的《档案》已不同于以往,最终这些“不同”将他打动,对于本身是演员的他来讲,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与纪实纪录片相糅合,他能够驾轻就熟,到底是哪些“不同”能够打动石凉,或许我们更应该期待8月24日由北京卫视全新《档案》节目来揭晓。
再现抗战,自当另辟蹊径
对于一档纪实类的演播室节目来讲,资料、档案、文献的搜集是一项既严谨又要求逻辑性特别强的工作,“伟大的贡献”各集由不同的编导完成,他们负责各自资料的撰稿和统一剪辑,例如第四集“铜墙铁壁”,主编彭璐萌首先要找档案,一个是中央档案馆的档案,一个是联系到本集所需要的相关大事件的档案馆,还有纪念馆。“这一次国外的档案资料找得比较多,一个是根据国际史料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是找中央编译局相关学者,能够联系到当地老百姓家中仅存的资料,前后花费时间大概3个多月。”有的内景比外景多,有的还需要通过借助国外渠道的帮助来搜集资料,例如第一集“战火之源”的资料就涉及到日本的一部分,主编和她的团队专门通过国外网站搜集—部分史料,另外托国外的朋友去当地国家档案馆和史料馆查询相关资料。最后把资料整理成稿件,还要经过专家的审核和修改,这个过程容不得半点的含糊,因为一个历史事件所涉及到的每个历史人物都要求必须一一对应得上,甚至细化到包括每个人的军衔都必须准确对应。而且由于其中有些是已经解密的档案,有些则尚未解密,所以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复杂和艰辛,而对于已经解密的档案,如果要找当时的原文件,虽然用现在的印刷手段公布了内容,但仅仅公布内容而没有将原文件呈现出来,会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性,毕竟眼见才为实,就这一点来讲,《档案》不得不严谨选择。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总会留下一些遗憾,例如数据、档案、资料的不完整,给后来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不过《档案》总是会找到它自己的方式来弥补遗憾。例如第一集主要说法西斯的由来和形成,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谋划侵略中国的阴谋,当时相关的历史原因素材比较少,包括照片、视频等甚至有些都没有,因此无法完全向观众一一呈现,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的视觉感,大多采用演员扮演和场景再现的方式来向观众呈现。其实类似的题材以往并不是没有做过,总导演吴志勇回忆起过往的节目时说,在去年就刚刚做过敌后抗日战场的选题,今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涉及到国内战场,还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纳入选题,看重的是世界性的格局,既要把宏观叙事讲好,又要把微观故事做好,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表现手法上,就演播室来讲,现场做了新的虚拟植入方式,例如坦克、飞机、大炮、轮船都能够“开”到现场,现场也可以是海洋等任何场景,主持人可以是情景再现中的任何一员,用这样丰富的呈现方式是为了将观众带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体验中来。
在影视城基地针对历史还原、情景再现的外景拍摄,历时一个多月,整个剧组在经历了长达1个月的干旱天气后终于迎来了两场倾盆大雨,遭遇雷雨天气就不得不暂停拍摄。吴志勇对两场大雨都颇有印象,平时剧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下雨天气只要不影响拍摄仍然照常录制。其中有一次北京某些地方甚至一度下起了冰雹,虽然怀柔影视基地这边没有下冰雹,但电闪雷使得还未来得及布置好的场景被迫撤离。可能外行的人会认为反正都是雨戏,现在正好有雨了,不是更好吗?吴志勇淡然一笑,“自然的雨是无法人为控制的,你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想停就停,况且当时的雨粒下得实在太猛烈,只好暂停,这样一耽搁就是三个小时。”其间突发状况也不少,拍雨戏时由于消防车内的储存水不够用了,又得让车子回去漏水,这样耽搁下来整场戏拍到凌晨三点。虽然不是完整的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但遇到的困难也在所难免,尤其是群众演员,因为不是专业演员,很多镜头需要重拍,甚至重拍多次。因为群众演员只是背景,他们在画面中只需走个过场,但只要他们的动作稍微有点奇怪,或者突然扫了镜头一眼,这素材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再拍,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讲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不仅如此,一些意外导致的人为损耗也是增加成本的因素之一。有一次拍摄战争场景的时候,安排的是两台机器跟拍,因为其间有炸点和爆破,能够更好的捕捉多个角度的镜头,但后来在拍打斗戏的时候,因为请的是专业的武术演员,他们是非常人戏的,以至于在打斗过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站在身后的摄像师,导致摄像师意外受伤,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摄像师在摔倒过程中双手居然死死抱住摄像机,宁愿自己着地也没有让机器着地,也许这就叫敬业精神吧。
“伟大的贡献”带我们一起回顾中华民族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英勇历史,展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铭记世界反法西斯盟国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及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的援助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在8月24日打开北京卫视,观看这个系列节目,重温那段历史。
横空出世,制片人幕后解读
“伟大的贡献”自《档案》开拍以来再一次颠覆传统,投资之大,耗时之长,内容涵盖之丰富,表现手法之新颖,为《档案》近年所少有。为了重现历史真实,节目组不惜驱车前往郊外影视城基地拍摄,集合近800人的群众队伍,进行历史还原性的拍摄,如此精心的准备都是为了打造一部史诗般的巨作。上至北京市委宣传部,下至整个北京电视台都对这—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节目都额外重视。那么“伟大的贡献”系列节目是如何诞生的呢?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制片人吕军接受专访时谈道:“因为《档案》一直关注的是历史,我们选题部来自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讲都是一件特别受关注的大事,做这么—个系列节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初这个系列暂定名叫“伟大的贡献”,一共8集,后来也就确定并延用下来。播出时间在8月下旬,计划在8月24日左右播出,9月3日前播完。
《档案》栏目选题历来广泛而深刻,不仅涉及中外交往和引起国际关注的内容,还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国内已经解密的高等级军事档案、公安档案、安全档案,以及与中国相关的近现代国际关系等内容。必须承认的是做二战的题材无疑是炒冷饭,但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题材又不容小觑。吕军坦言,以前相同的题材篇幅比较小,而且独立成篇,讲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伟大的贡献”这一系列表现的却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既要叙述历史,发现历史细节,发现人物,讲故事,同时也要兼顾历史人物、事件、细节。而这些在该系列中会有很多不同的呈现方式上,例如一些新的影视技术的应用,高科技手段、摄影技术、三维特效技术,以及重返历史现场再现历史的拍摄等,因此除了照片、影像以外,还增加了这些内容,就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身临其境、营造氛围的感受,呈现出以往所没有的新的内容,说是《档案》的特别节目,也可以说是升级版。另外和以前相比不同之处还在于题材的处理,这次重大题材会有更权威、更严谨,更加符合事实和主题思想的表达;在深度上,需要更深地挖掘历史档案和历史文献,挖掘我们所看到的历史表象和大家现在所知道的历史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脉络,以及它们之间必然的联系和隐藏的关系;从广度上讲,需要通过这一部8集的片子让观众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奋战、牺牲和贡献,还有对世界反西斯战争及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就这—层面来讲,在调研过程中,节目组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不仅仅把视野放在中国,放在东方战场,而且会把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来看待。因此这一广度可能会涉及到各盟国,也包括德意日轴心国,对他们的史料档案进行调研。吕军表示,对这个系列他一直强调两点,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另外还增加了一些与观众情感互动的内容,避免与观众脱节,对于《档案》的“脱胎换骨”,观众反响会持续热烈。
故人回归,经典辉煌再续
《档案》曾经一度特邀知名演员担任讲述人,其中石凉与节目组的渊源最早,他也是《档案》栏目的首任特邀主持人,后来合同到期后他便离开了栏目组。时隔四年,石凉重新回归,《档案》这—特别的举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是否也在向经典致敬?石凉的回归是否另有隐情?吕军谈道:“目前栏目组除了日常节目以外,还有西藏项目和‘伟大的贡献’这一抗战系列,而日常节目每周周一到周四需正常播出,人员不够,所以平时除了由台里人员主持外,还找了《我是演说家》的冠军梁植和著名导演吴宇森来客串主持,‘伟大的贡献’需要一个主持人,所以把石凉请过来了。”要知道,讲述者是节目的主宰,石凉极富个性化的主持与《档案》的定位极度吻合,用吕军的话来说“他是为《档案》而生的。”
八月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作祟,仍然正值高温难耐之际,在封闭的室内录影棚录制过程中,不能有空调不能有风扇,几乎没有任何制冷设备,主持人石凉一袭中山装正对着台词,几度因对资料考究是否准确无误而自已停下来与编导再三确认。在诵读蒋光鼐先生挽凇沪抗战阵亡将士联时他尤其认真,挽联上联:“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下联:“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受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梅浆桂酒有余哀,”石凉反复推敲多音字“血”字应该读音同“雪”,而它的另一读音“写”是口语,他认为,挽联是非常庄重肃穆的,不该用口语来读。石凉在工作上的“较真”远不止这些,后来在讲述屏幕上出现的四个日本军官时,对于是少佐还是少将军衔,他又展开了研究,在他那里没有“可能”、“好像”,只有“属实”,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档案》是个纪实类的节目,不能有半点含糊。观众对于石凉印象中最深刻的身份是主持人,其实他还是个特别优秀的演员,曾经主演过抗日谍战剧《绝战》,以一个国军上校参谋的身份周旋在桂系、军统与日军间谍之间斗智斗勇。而在《档案》拍摄现场,他常常用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揭开绝密卷宗的面纱,并用富有磁性的嗓音将尘封的故事讲述给观众,因此获得观众好评。戴上白手套似乎已经成为他在《档案》的—个符号,那么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呢?石凉回答,因为《档案》中所使用的资料有些是世间仅存的唯一真迹,特别珍贵,比如有些是绝密卷宗、有些是历史封存的遗嘱,它们能被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如果不戴上洁白的手套恐怕会对它们造成破坏,这样也是对历史文献的不尊重,对事实真相的不尊重。 很多人记住石凉也是因为《档案》,甚至把他和《档案》联在一起,虽然他也曾“诉苦”自己其实更多的是名演员,但回想起自己的事业历程,他感慨自己人生还是挺满意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嘛,不能光看得失,还要看过程,做《档案》节目期间虽然艰苦,但结果是观众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从个人得失角度讲,他也曾错失很多机遇,但他始终认为人不能只算经济账,与《档案》朝夕相处四年多,感情早已非同一般,他希望已经成为“现象级”的《档案》能够立得住正身,继续辉煌下去。回想起“伟大的贡献”外景拍摄期间,为了拍出“淞沪会战”的逼真效果,七八月份高温酷暑下演员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棉军衣,石凉笑称自己当时全身里里外外湿了个透,不知道的还以为被雨淋了,但其实那都是汗。谈到当下国内电视节目现状,成功案例被模仿得太多,他一度惋惜原创基因的缺失,而《档案》却恰恰做到了原创。时隔四年,石凉再次回归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其实制片人吕军找他的时候他也很惊讶,毕竟自己离开《档案》四年之久,然而吕军告诉他的是,这次的《档案》已不同于以往,最终这些“不同”将他打动,对于本身是演员的他来讲,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与纪实纪录片相糅合,他能够驾轻就熟,到底是哪些“不同”能够打动石凉,或许我们更应该期待8月24日由北京卫视全新《档案》节目来揭晓。
再现抗战,自当另辟蹊径
对于一档纪实类的演播室节目来讲,资料、档案、文献的搜集是一项既严谨又要求逻辑性特别强的工作,“伟大的贡献”各集由不同的编导完成,他们负责各自资料的撰稿和统一剪辑,例如第四集“铜墙铁壁”,主编彭璐萌首先要找档案,一个是中央档案馆的档案,一个是联系到本集所需要的相关大事件的档案馆,还有纪念馆。“这一次国外的档案资料找得比较多,一个是根据国际史料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是找中央编译局相关学者,能够联系到当地老百姓家中仅存的资料,前后花费时间大概3个多月。”有的内景比外景多,有的还需要通过借助国外渠道的帮助来搜集资料,例如第一集“战火之源”的资料就涉及到日本的一部分,主编和她的团队专门通过国外网站搜集—部分史料,另外托国外的朋友去当地国家档案馆和史料馆查询相关资料。最后把资料整理成稿件,还要经过专家的审核和修改,这个过程容不得半点的含糊,因为一个历史事件所涉及到的每个历史人物都要求必须一一对应得上,甚至细化到包括每个人的军衔都必须准确对应。而且由于其中有些是已经解密的档案,有些则尚未解密,所以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复杂和艰辛,而对于已经解密的档案,如果要找当时的原文件,虽然用现在的印刷手段公布了内容,但仅仅公布内容而没有将原文件呈现出来,会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性,毕竟眼见才为实,就这一点来讲,《档案》不得不严谨选择。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总会留下一些遗憾,例如数据、档案、资料的不完整,给后来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不过《档案》总是会找到它自己的方式来弥补遗憾。例如第一集主要说法西斯的由来和形成,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谋划侵略中国的阴谋,当时相关的历史原因素材比较少,包括照片、视频等甚至有些都没有,因此无法完全向观众一一呈现,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的视觉感,大多采用演员扮演和场景再现的方式来向观众呈现。其实类似的题材以往并不是没有做过,总导演吴志勇回忆起过往的节目时说,在去年就刚刚做过敌后抗日战场的选题,今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涉及到国内战场,还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纳入选题,看重的是世界性的格局,既要把宏观叙事讲好,又要把微观故事做好,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表现手法上,就演播室来讲,现场做了新的虚拟植入方式,例如坦克、飞机、大炮、轮船都能够“开”到现场,现场也可以是海洋等任何场景,主持人可以是情景再现中的任何一员,用这样丰富的呈现方式是为了将观众带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体验中来。
在影视城基地针对历史还原、情景再现的外景拍摄,历时一个多月,整个剧组在经历了长达1个月的干旱天气后终于迎来了两场倾盆大雨,遭遇雷雨天气就不得不暂停拍摄。吴志勇对两场大雨都颇有印象,平时剧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下雨天气只要不影响拍摄仍然照常录制。其中有一次北京某些地方甚至一度下起了冰雹,虽然怀柔影视基地这边没有下冰雹,但电闪雷使得还未来得及布置好的场景被迫撤离。可能外行的人会认为反正都是雨戏,现在正好有雨了,不是更好吗?吴志勇淡然一笑,“自然的雨是无法人为控制的,你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想停就停,况且当时的雨粒下得实在太猛烈,只好暂停,这样一耽搁就是三个小时。”其间突发状况也不少,拍雨戏时由于消防车内的储存水不够用了,又得让车子回去漏水,这样耽搁下来整场戏拍到凌晨三点。虽然不是完整的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但遇到的困难也在所难免,尤其是群众演员,因为不是专业演员,很多镜头需要重拍,甚至重拍多次。因为群众演员只是背景,他们在画面中只需走个过场,但只要他们的动作稍微有点奇怪,或者突然扫了镜头一眼,这素材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再拍,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讲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不仅如此,一些意外导致的人为损耗也是增加成本的因素之一。有一次拍摄战争场景的时候,安排的是两台机器跟拍,因为其间有炸点和爆破,能够更好的捕捉多个角度的镜头,但后来在拍打斗戏的时候,因为请的是专业的武术演员,他们是非常人戏的,以至于在打斗过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站在身后的摄像师,导致摄像师意外受伤,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摄像师在摔倒过程中双手居然死死抱住摄像机,宁愿自己着地也没有让机器着地,也许这就叫敬业精神吧。
“伟大的贡献”带我们一起回顾中华民族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英勇历史,展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铭记世界反法西斯盟国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及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的援助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在8月24日打开北京卫视,观看这个系列节目,重温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