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想起来,我来二中的日子,还没有一罐我抽屉里的杨梅罐头的保质期长。
不过值得用笔墨记录下来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赶在毕业之前,我想多保留一些哪怕在十五年后也可以拿出来品,细品的事情。
☆一☆
我写过一封信,是信封上写了收件人、寄件人地址,写了邮编,贴上了邮票交给邮政局的那种。当然是文学社的刘老师帮我寄出去的。
要说我怎么也会这么“复古”,还是因为之前676班的肖。她是个心思很细的人,热衷于做手账。一天她忽然找到我,问文学社能不能帮忙寄信。我那时也是不十分清楚,只答应帮她找老师问问。后来的事情就很明了了:刘老师是热心肠的。肖的笔友在广东,她的邮票都是十二角的,可以在全国寄信,省内的信件用八角的邮票便足够了——这些都是她告诉我的。
我是要写信给一个当时在东方中学读书的初中同学。信里多半是寒暄。老实讲,我并非有事而写信于她,而是无聊才写信于她。她当时已转学了,听说我给她写了信寄予她时,她还特意回去一趟,拿那封信。我一直觉得有愧于她,但是现在再怎么也是于事无补了。
☆二☆
我忘了,我真的忘了,文学社办那场“国学知识比赛”时是个什么日子。也许是星期天,也许是我记错了。
作为一名文学社社干,自是须提前赶去布置场地的。那时主持人有四个,管文学部的后脑勺位置副社长是其中之一。我只记得她当时别了一个胡萝卜发卡——怪好看的。其余的主持人是谁,我倒忘了。
可惜我是一个自私且虚伪的人。那天我失落得很,因为某位同学一直没有理我,我就捧着一本小说细细地品。你见过老大爷下象棋时的那种神气吗?我想我当时就是那样。
副社长来敲我脑袋,我敷衍一下,而后,将二郎腿跷得更高。虽然如此,那次活动,瓜子和糖我仍一点也没少吃。
☆三☆
啊呀——既然把副社长都写在纸上了,不提一提已升任社长的我——的哥哥——怎么说得过去呢。
我哥向来是个“人畜无害”的生物,但他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在文学社,他发过两次脾气。一次是因为他在审稿时总爱讨论,讲话讲不尽,惹恼了另一位审稿的女生。两人互相说了对方几句,便瞬间剑拔弩张。当然最后被我这个和事佬给拉开了。而后我哥继续讨论他的,那人独自去了另一处地方审稿。她一言不发,顾自查阅完自己的那一些版面,招呼也没有打便走了。
这当然是因为我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是一个爱安静的人,当我身边坐了爱吵闹的人的时候,也会不耐烦。可他不是个容易给别人道歉的人。很多时候他大概知道错了,却只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休要再提。
我哥第二次发脾气,是责怪文艺部的组织效率太低下,常常是把人喊来之后不做事,白白浪费时间。他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就如同谋财害命,因此十分不快。终于在元旦晚会筛选时,他冲着文艺部部长发火,指责那人“办事能力不足”“懒散”“没有责任心”。两人就结了梁子,一直到今天。
我哥这次发火至少是基于想让大家把事情做快做好,但是把所有责任都归结于文艺部部长也确实是荒谬了。
高一的学弟们就是耐不住性子,来了就按捺不住,总想要到处看看,这也无可厚非。新生们难管,我当学长时深有体会:管不住,打不过,还不能对着他们发火。这我哥也知道,所以他只说了部长,而没有责怪新生们。
怎么说呢,我也就是个虚伪的家伙,在事后对人指指点点。我也就只和我的哥哥来开开玩笑罢了。我也很难想象如果自己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权衡好利弊与保持理性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四☆
其实我在文学社发生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便不再赘述了。
我的回忆通常以人为线索,想到什么人就想起什么事。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一直在想我在文学社那么久到底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回忆,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二。越想,就越觉得“往事历历在目,而无一可堪回首”。
☆番外☆
回想这二十多个月的高中生活,我并非什么好学生,偶尔翘晚自习,也曾在上课时偷偷地看小说。我抢过女生的发卡也挨过几番“毒打”。晚上和舍友讲话,白天就一起平摊惩罚。蔡老板的蚕豆我没少吃,阳老师的混话我没少讲,藏过手机骗过老师,明天还要继续做一个认真的人。
可是又能怎么樣呢?日子还得继续,欠的账也终是要还的。无论是2309还是1407我都很喜欢,无论是676班还是686班我都很热爱。当然我也忘不了在文学社一直陪伴着我的人。
你问在文学社里值不值得,我只能说,一点也不值得。文学社一点也不值得我们去为谁伤心为谁落泪为谁颓废,不值得我为它而停滞而留恋不前;它告诉我的是积极,是向上进取,是让我去追寻远方之外的指引。
也许我只是文学社的一个匆匆过客,可是时光带不走的是我最美的回忆,岁月磨不去的是我情感的温度。
何以言乎?其风雨兼程,未来可期也欤?
(指导老师:刘 剑)
微访谈:
新作文:为什么会想到写自己与文学社的故事?
作者:加入文学社最幸运的是加入了校报编辑部。一大沓稿纸,仿佛是一个个平行宇宙,里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喜怒哀乐,有苦辣酸甜,有美好感动,也有错过遗憾;有对青春的迷惘,也有青春里懵懂的爱恋。而,这些情感的见证者、诉说者,就是那些从我身边默默走过去,甚至不曾惹我回头看一眼的平常人,或男或女或瘦或胖,同我擦肩而过。
一篇文章,就是一份回忆,就是一份情感。是故,乃有此文,表达我对那些陪我走过一小段青涩懵懂青春的同伴的思念。
新作文:文学社之于你,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作者:流光容易把人抛。有多少人只是按部就班地走着,不曾关注身边的山水一程,风月花雪。文学社给了我什么吗?可能就是教会了我以写作的视角,采风采景的态度,去关注生活中每一帧画面的细节、事件、人物。用最能传情达意的词汇,最能诉说柔肠的笔法,给自己,给时间一份合格的投稿。
不过值得用笔墨记录下来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赶在毕业之前,我想多保留一些哪怕在十五年后也可以拿出来品,细品的事情。
☆一☆
我写过一封信,是信封上写了收件人、寄件人地址,写了邮编,贴上了邮票交给邮政局的那种。当然是文学社的刘老师帮我寄出去的。
要说我怎么也会这么“复古”,还是因为之前676班的肖。她是个心思很细的人,热衷于做手账。一天她忽然找到我,问文学社能不能帮忙寄信。我那时也是不十分清楚,只答应帮她找老师问问。后来的事情就很明了了:刘老师是热心肠的。肖的笔友在广东,她的邮票都是十二角的,可以在全国寄信,省内的信件用八角的邮票便足够了——这些都是她告诉我的。
我是要写信给一个当时在东方中学读书的初中同学。信里多半是寒暄。老实讲,我并非有事而写信于她,而是无聊才写信于她。她当时已转学了,听说我给她写了信寄予她时,她还特意回去一趟,拿那封信。我一直觉得有愧于她,但是现在再怎么也是于事无补了。
☆二☆
我忘了,我真的忘了,文学社办那场“国学知识比赛”时是个什么日子。也许是星期天,也许是我记错了。
作为一名文学社社干,自是须提前赶去布置场地的。那时主持人有四个,管文学部的后脑勺位置副社长是其中之一。我只记得她当时别了一个胡萝卜发卡——怪好看的。其余的主持人是谁,我倒忘了。
可惜我是一个自私且虚伪的人。那天我失落得很,因为某位同学一直没有理我,我就捧着一本小说细细地品。你见过老大爷下象棋时的那种神气吗?我想我当时就是那样。
副社长来敲我脑袋,我敷衍一下,而后,将二郎腿跷得更高。虽然如此,那次活动,瓜子和糖我仍一点也没少吃。
☆三☆
啊呀——既然把副社长都写在纸上了,不提一提已升任社长的我——的哥哥——怎么说得过去呢。
我哥向来是个“人畜无害”的生物,但他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在文学社,他发过两次脾气。一次是因为他在审稿时总爱讨论,讲话讲不尽,惹恼了另一位审稿的女生。两人互相说了对方几句,便瞬间剑拔弩张。当然最后被我这个和事佬给拉开了。而后我哥继续讨论他的,那人独自去了另一处地方审稿。她一言不发,顾自查阅完自己的那一些版面,招呼也没有打便走了。
这当然是因为我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是一个爱安静的人,当我身边坐了爱吵闹的人的时候,也会不耐烦。可他不是个容易给别人道歉的人。很多时候他大概知道错了,却只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休要再提。
我哥第二次发脾气,是责怪文艺部的组织效率太低下,常常是把人喊来之后不做事,白白浪费时间。他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就如同谋财害命,因此十分不快。终于在元旦晚会筛选时,他冲着文艺部部长发火,指责那人“办事能力不足”“懒散”“没有责任心”。两人就结了梁子,一直到今天。
我哥这次发火至少是基于想让大家把事情做快做好,但是把所有责任都归结于文艺部部长也确实是荒谬了。
高一的学弟们就是耐不住性子,来了就按捺不住,总想要到处看看,这也无可厚非。新生们难管,我当学长时深有体会:管不住,打不过,还不能对着他们发火。这我哥也知道,所以他只说了部长,而没有责怪新生们。
怎么说呢,我也就是个虚伪的家伙,在事后对人指指点点。我也就只和我的哥哥来开开玩笑罢了。我也很难想象如果自己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权衡好利弊与保持理性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四☆
其实我在文学社发生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便不再赘述了。
我的回忆通常以人为线索,想到什么人就想起什么事。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一直在想我在文学社那么久到底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回忆,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二。越想,就越觉得“往事历历在目,而无一可堪回首”。
☆番外☆
回想这二十多个月的高中生活,我并非什么好学生,偶尔翘晚自习,也曾在上课时偷偷地看小说。我抢过女生的发卡也挨过几番“毒打”。晚上和舍友讲话,白天就一起平摊惩罚。蔡老板的蚕豆我没少吃,阳老师的混话我没少讲,藏过手机骗过老师,明天还要继续做一个认真的人。
可是又能怎么樣呢?日子还得继续,欠的账也终是要还的。无论是2309还是1407我都很喜欢,无论是676班还是686班我都很热爱。当然我也忘不了在文学社一直陪伴着我的人。
你问在文学社里值不值得,我只能说,一点也不值得。文学社一点也不值得我们去为谁伤心为谁落泪为谁颓废,不值得我为它而停滞而留恋不前;它告诉我的是积极,是向上进取,是让我去追寻远方之外的指引。
也许我只是文学社的一个匆匆过客,可是时光带不走的是我最美的回忆,岁月磨不去的是我情感的温度。
何以言乎?其风雨兼程,未来可期也欤?
(指导老师:刘 剑)
微访谈:
新作文:为什么会想到写自己与文学社的故事?
作者:加入文学社最幸运的是加入了校报编辑部。一大沓稿纸,仿佛是一个个平行宇宙,里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喜怒哀乐,有苦辣酸甜,有美好感动,也有错过遗憾;有对青春的迷惘,也有青春里懵懂的爱恋。而,这些情感的见证者、诉说者,就是那些从我身边默默走过去,甚至不曾惹我回头看一眼的平常人,或男或女或瘦或胖,同我擦肩而过。
一篇文章,就是一份回忆,就是一份情感。是故,乃有此文,表达我对那些陪我走过一小段青涩懵懂青春的同伴的思念。
新作文:文学社之于你,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作者:流光容易把人抛。有多少人只是按部就班地走着,不曾关注身边的山水一程,风月花雪。文学社给了我什么吗?可能就是教会了我以写作的视角,采风采景的态度,去关注生活中每一帧画面的细节、事件、人物。用最能传情达意的词汇,最能诉说柔肠的笔法,给自己,给时间一份合格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