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日民间交流促进官方外交发展,中日青年交流是民间交流的重要环节,中国青年的日本观是中日青年交流中的基础,影响中日友好交流的进程。本文从当前中国青年对日情感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国青年对日不亲近的几点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希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青年;日本观;中日关系
中日民间交流促进中日官方外交发展。其中,中日青年交流是民间交流的重要环节,影响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人之间建立的友谊与沟通的桥梁,将对未来两国的民间往来以及官方交流打下基础。中国青年的日本观是中日青年交流中的基础,中日两国青年精神文化以及历史观上的沟通与分歧,是促进与阻碍中日青年正常交流的重要因素,从而直接影响中日友好交流的进程。
一、中国青年对日的感情状况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002年、2004年和2006年进行三次大规模中日舆论调查显示:第一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第三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不亲近者仍然维持在5O%以上[1]。2011年8月11日,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的普通民众自2005年起对日好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但2011年,因受钓鱼岛撞船事件和福岛核危机的影响,中国民众对日好感度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2]。其中,中国青年对日的情感态度占了很大的比重。
提起日本,中国青年首先就会想到日本的侵华战争以及日本对此战争的反省程度,其次还会想到日本不断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和中美日三国关系的担忧。同时,中国青年也会产生对日本国民素质的尊重,对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认可,以及对日本动漫、科技产品的兴趣。但是,总的来说,感性认识战胜了理性认识,不好的印象远比好的印象要多,所以对日本感到“不亲近”者仍然维持在半数以上。
二、中国青年对日不亲近的原因
第一,历史問题是中国青年乃至中国国民对日本不满的根本原因。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次战争后,中国民众对日本没有那么仇视,反倒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始向日本学习,进行戊戌变法,但最后以失败告终。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让中国人民深深的记住了日本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的灾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作为战败国,非但没有对其侵略中国和亚洲的历史进行交代,反而在21世纪日本政府编写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并开始在部分学校使用,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接二连三的到靖国神社祭拜战争罪犯亡灵。日本右翼甚至公然叫嚣:“参拜靖国神社是大和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参拜与否是日本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让中国青年非常不满,甚至是愤怒。
第二,日本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也挑战了中国青年对日本怀有好感的底线。日本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日本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上。台湾、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中将台湾等地区割让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二战后在美国托管下,中国对钓鱼岛的收复一直没有得到实现。2011年中日舆论调查显示:“对日本印象不好的原因中,56.3%的人选择了日本追随美国干涉台湾问题、53.9%的人选择了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3]
第三,中国青年从政治文化渊源上看不起日本。在中国有一种“中国龙,日本虫”的说法,即使日本在近代军事再强大,二战后经济再发达,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还是难以改变“小日本”的形象。一方面认为日本学习中国进行大化改新,学习欧洲进行明治维新,学习美国壮大经济实力,他们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另一方面,又打心眼里认为,日本在古代学习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学习欧美文化,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面前,日本根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可言,从文化深层次上看不起日本,觉得日本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三、采取相应措施树立理性的日本观
青年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对于事情的看法容易走极端,情绪与其他年龄层相比较不稳定,面对国际形势复杂、中日主权问题争端以及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两国青年在爱国热情高涨的情绪下容易作出过激行为,伤害两国的友好局面。为此,着眼于两国长远发展,应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使中国青年树立理性的日本观。
第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日本政府必须正确的认识过去的历史,深刻的反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责,这是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以史为鉴,但是中国青年不能一味地对日本抱有仇恨,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我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也要珍爱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开创未来。
第二,民间交流,和谐相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许多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在日留学经历的中国人比没有这种经历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要高,同样的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中,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当前两国应该努力消除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强两国社会、文化、教育及青少年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发展中日两国青年的友谊,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第三,坚守原则,积累互信。改善中日关系,关键在于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及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涉及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台湾、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不容侵犯。中日双方应该恪守原则,对已有的一些对话机制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更加有效的对话协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扩大民间交流渠道,增强政治上的互信。
第四,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 “压舱石” 和 “推进器”。经济的合作交流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从事经济、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在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如中国青年对日本的认知和好感,不少来自对日产家用电器和科技信赖和喜爱。在全球化浪潮中,中日是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是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和两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五,加强引导,理性相待。中日两国应该加强对各国社会媒体的正确引导,发挥舆论正能量的引导力,而不是一味地任其报道不负责任的负面消息,恶化两国国民的情感。同时,两国青年也应该深入的了解彼此的政治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点和共同利益,理性的看待历史和未来,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发展。
尽管眼下中日两国青年相看两厌,但是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都应该妥当看待历史问题,理性面对现实问题,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以日本政府主导的事业为中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黄开洁.当代中国青年日本观的形成及发展[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3]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査[EB/OL].http://news.qq.com/zt2011/zhongri/
作者简介
景凤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72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中国青年;日本观;中日关系
中日民间交流促进中日官方外交发展。其中,中日青年交流是民间交流的重要环节,影响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人之间建立的友谊与沟通的桥梁,将对未来两国的民间往来以及官方交流打下基础。中国青年的日本观是中日青年交流中的基础,中日两国青年精神文化以及历史观上的沟通与分歧,是促进与阻碍中日青年正常交流的重要因素,从而直接影响中日友好交流的进程。
一、中国青年对日的感情状况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002年、2004年和2006年进行三次大规模中日舆论调查显示:第一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第三次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不亲近者仍然维持在5O%以上[1]。2011年8月11日,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的普通民众自2005年起对日好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但2011年,因受钓鱼岛撞船事件和福岛核危机的影响,中国民众对日好感度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2]。其中,中国青年对日的情感态度占了很大的比重。
提起日本,中国青年首先就会想到日本的侵华战争以及日本对此战争的反省程度,其次还会想到日本不断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和中美日三国关系的担忧。同时,中国青年也会产生对日本国民素质的尊重,对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认可,以及对日本动漫、科技产品的兴趣。但是,总的来说,感性认识战胜了理性认识,不好的印象远比好的印象要多,所以对日本感到“不亲近”者仍然维持在半数以上。
二、中国青年对日不亲近的原因
第一,历史問题是中国青年乃至中国国民对日本不满的根本原因。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次战争后,中国民众对日本没有那么仇视,反倒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始向日本学习,进行戊戌变法,但最后以失败告终。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让中国人民深深的记住了日本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的灾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作为战败国,非但没有对其侵略中国和亚洲的历史进行交代,反而在21世纪日本政府编写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并开始在部分学校使用,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接二连三的到靖国神社祭拜战争罪犯亡灵。日本右翼甚至公然叫嚣:“参拜靖国神社是大和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参拜与否是日本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让中国青年非常不满,甚至是愤怒。
第二,日本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也挑战了中国青年对日本怀有好感的底线。日本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日本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上。台湾、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中将台湾等地区割让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二战后在美国托管下,中国对钓鱼岛的收复一直没有得到实现。2011年中日舆论调查显示:“对日本印象不好的原因中,56.3%的人选择了日本追随美国干涉台湾问题、53.9%的人选择了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3]
第三,中国青年从政治文化渊源上看不起日本。在中国有一种“中国龙,日本虫”的说法,即使日本在近代军事再强大,二战后经济再发达,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还是难以改变“小日本”的形象。一方面认为日本学习中国进行大化改新,学习欧洲进行明治维新,学习美国壮大经济实力,他们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另一方面,又打心眼里认为,日本在古代学习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学习欧美文化,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面前,日本根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可言,从文化深层次上看不起日本,觉得日本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三、采取相应措施树立理性的日本观
青年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对于事情的看法容易走极端,情绪与其他年龄层相比较不稳定,面对国际形势复杂、中日主权问题争端以及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两国青年在爱国热情高涨的情绪下容易作出过激行为,伤害两国的友好局面。为此,着眼于两国长远发展,应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使中国青年树立理性的日本观。
第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日本政府必须正确的认识过去的历史,深刻的反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责,这是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以史为鉴,但是中国青年不能一味地对日本抱有仇恨,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我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也要珍爱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开创未来。
第二,民间交流,和谐相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许多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在日留学经历的中国人比没有这种经历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要高,同样的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中,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当前两国应该努力消除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强两国社会、文化、教育及青少年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发展中日两国青年的友谊,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第三,坚守原则,积累互信。改善中日关系,关键在于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及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涉及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台湾、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不容侵犯。中日双方应该恪守原则,对已有的一些对话机制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更加有效的对话协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扩大民间交流渠道,增强政治上的互信。
第四,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 “压舱石” 和 “推进器”。经济的合作交流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在从事经济、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在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如中国青年对日本的认知和好感,不少来自对日产家用电器和科技信赖和喜爱。在全球化浪潮中,中日是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是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和两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五,加强引导,理性相待。中日两国应该加强对各国社会媒体的正确引导,发挥舆论正能量的引导力,而不是一味地任其报道不负责任的负面消息,恶化两国国民的情感。同时,两国青年也应该深入的了解彼此的政治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点和共同利益,理性的看待历史和未来,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发展。
尽管眼下中日两国青年相看两厌,但是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都应该妥当看待历史问题,理性面对现实问题,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以日本政府主导的事业为中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黄开洁.当代中国青年日本观的形成及发展[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3]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査[EB/OL].http://news.qq.com/zt2011/zhongri/
作者简介
景凤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72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