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新一代的创造潜能,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这一重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目标,并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运用于学习,运用于生活,运用于工作,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能力
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应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新一代人的创造潜能,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这一重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以下一些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大家分享。
一、开启智慧之门,重视创新思维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产生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并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领悟到新的学习方法,这些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创新意识的火花。
如,我教学“品”字形结构的汉字时,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规律创造“品”字形结构的汉字,看我们造出来的汉字与祖先们所造的汉字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四人为一组,先根据某个意思按上述规律书写“品”字形结构的汉字,再通过查字典验证。)生:“石头多”这一意思用哪个字来表示呢?我想用“磊”字来表示,一查字典,果然有这个汉字,它读lěi。生:我想把这三个“水”字重叠起来表示“水大”这一意思。通过查字典,找到了这个汉字,它读miǎo。生:我想用三个“金”字重叠成一个字表示“金子多”的意思。在字典中,它读xīn,是“财富多”的意思。生:我造出了“焱”字,它读yàn,字典上解释为“火焰”的意思。同学们一下子造出了许多汉字!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让学生认识几个汉字上,而是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运用规律,使学生在造字之乐中,开启智慧之门,点燃创造之火。
二、激发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从具体、直观的水平逐步过渡到词的思维水平。而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词和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五彩池》中有一句话:“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教学时,让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书中所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与想象,学生了解了五彩池是在山上,而且数量很多,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闪耀出奇光异彩,与平常所见的水池不同。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五彩池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书中的比喻句就容易多了。这时我再让学生说出句中把什么比作宝石,把什么比作巨幅地毯,就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让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它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想的?它们会交谈些什么?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七嘴八舌说得特别兴奋。通过用这么简单的问题进行启发,就使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学生想象的空间拓展了,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发挥着自己的创造能力。孩子们在合情合理、切合实际的想象中,懂得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的深刻含义,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四、开展活动,开辟创新天地
内容丰富是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它形式多样,组成了语文教学中最具实践性和创新意义一个重要部分。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同时,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受到承认,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许多语文活动,并且力求做到:有趣、有效、求实、创新。并坚持以课内指导为辅,课外延伸为主的运作模式,例如,开展“办语文小报”、“编故事、讲故事比赛”、“语文知识智力竞赛”、“课文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此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定活动主题,安排自己喜爱的语言活动内容,自己设计活动程序,自己主持开展语文活动。如,学生自己开展的“语文书中的动物画展”等活动。通过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造才能的天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目标,并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运用于学习,运用于生活,运用于工作,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能力
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应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新一代人的创造潜能,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这一重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以下一些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大家分享。
一、开启智慧之门,重视创新思维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产生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并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领悟到新的学习方法,这些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创新意识的火花。
如,我教学“品”字形结构的汉字时,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规律创造“品”字形结构的汉字,看我们造出来的汉字与祖先们所造的汉字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四人为一组,先根据某个意思按上述规律书写“品”字形结构的汉字,再通过查字典验证。)生:“石头多”这一意思用哪个字来表示呢?我想用“磊”字来表示,一查字典,果然有这个汉字,它读lěi。生:我想把这三个“水”字重叠起来表示“水大”这一意思。通过查字典,找到了这个汉字,它读miǎo。生:我想用三个“金”字重叠成一个字表示“金子多”的意思。在字典中,它读xīn,是“财富多”的意思。生:我造出了“焱”字,它读yàn,字典上解释为“火焰”的意思。同学们一下子造出了许多汉字!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让学生认识几个汉字上,而是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运用规律,使学生在造字之乐中,开启智慧之门,点燃创造之火。
二、激发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从具体、直观的水平逐步过渡到词的思维水平。而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词和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五彩池》中有一句话:“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教学时,让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书中所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与想象,学生了解了五彩池是在山上,而且数量很多,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闪耀出奇光异彩,与平常所见的水池不同。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五彩池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书中的比喻句就容易多了。这时我再让学生说出句中把什么比作宝石,把什么比作巨幅地毯,就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让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它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想的?它们会交谈些什么?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七嘴八舌说得特别兴奋。通过用这么简单的问题进行启发,就使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学生想象的空间拓展了,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发挥着自己的创造能力。孩子们在合情合理、切合实际的想象中,懂得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的深刻含义,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四、开展活动,开辟创新天地
内容丰富是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它形式多样,组成了语文教学中最具实践性和创新意义一个重要部分。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同时,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受到承认,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许多语文活动,并且力求做到:有趣、有效、求实、创新。并坚持以课内指导为辅,课外延伸为主的运作模式,例如,开展“办语文小报”、“编故事、讲故事比赛”、“语文知识智力竞赛”、“课文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此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定活动主题,安排自己喜爱的语言活动内容,自己设计活动程序,自己主持开展语文活动。如,学生自己开展的“语文书中的动物画展”等活动。通过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创造才能的天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目标,并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运用于学习,运用于生活,运用于工作,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