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外向型经济为就业主渠道的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市场需求依然面临严峻考验。政府积极拓展就业新领域、高校加强就业教育、外语外贸人才提高就业力素质,依托福建“海西”经济区的社会需求,是突破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困境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福建;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困境;对策思考
作者简介:罗炎成(1972-),男,福建云霄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169-03
后金融危机时代,①由于国际需求萎缩、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国外贸易壁垒保护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福建省是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受到较大冲击,总体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外贸出口受影响突出和消费需求出现较大回落等。[1]尽管2010年以来福建省总体对外经济有所回暖,但是全球经济衰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状况的不景气使得外语外贸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面临这样的经济形势,以进出口业务为就业领域主渠道的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困境”。本文结合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②(以下简称福建“海西”)发展需要,设计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语外贸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政府、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科学发展问题提供策略支持。
一、福建“海西”外语外贸人才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外语外贸人才指高校(含高职)根据教学计划,培养面向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外语商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专指非教师教育的外语专业人才。本调查于2009年4月1日开始实施,由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2009届英语非师范本科实习生深入用人单位调研访问,调查对象为在福建省内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工作的主管或部门负责人。调查方式为问卷方式,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90.67%,具体情况见表1。
1.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分析
(1)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有60.23%的用人单位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外语外贸人才。原因是适应期短、工作更容易上手,从而有利于单位降低用人成本。有32.15%的用人单位更青睐于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以及求职者外表气质等因素对单位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不是很大,仅占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如今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最欢迎以下几类人员:在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与此相对应以下三类人员企业最反感:对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和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显然这样的就业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台参与竞争施展才华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需求量的性别差异。调查统计发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中男性的需求量占11.88%,其中已婚男性占39.87%,未婚男性占60.13%。女性的需求量占33.41%,其中已婚女性占10.45%,未婚女性占89.55%。用人单位对性别和婚姻状况无要求占54.71%。从中可以看出如今用人单位对外语外贸人才不再坚持传统中男性比较适应做外贸的观点,只要真才实学无论男女皆可。
(3)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渠道。用人单位要发展就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充实外语外贸人力资源。通过网络和社会人才市场招聘的占64.19%,通过校园大型招聘会招聘的占28.82%,通过亲友介绍的占6.99%。
(4)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评价。总体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对广大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主要有理论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等。与此同时,他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质量。2)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浮气躁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对自身认识不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心理较为严重。3)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反映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
2.外语外贸人员从业情况与学历教育
(1)外语外贸人才需求量。本次调查统计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70多家用人单位中,有六成单位外语外贸人才需求量呈剧减至饱和趋势,三成单位呈持平状态,仅一成单位呈增长状态。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剧减主要原因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福建省外贸出口受挫,不少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工厂减产和消费需求出现较大回落。
(2)外语外贸岗位所需学历。调查显示,4.37%的用人单位希望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外语外贸人才。80.52%的用人单位希望引进本科学历外语外贸人才。7.95%的用人单位把引进大专生为首选。7.16%的企业只需高中及以下学历。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备本科学历人才更受欢迎,同时说明了对目前本科学历教育的基本认可。对本科学历教育,55.74%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理论知识,相关从业经验、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上同等重要,分别占41.80%,35.29%,36.7%,说明本科学历的学生教育重点是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只局限在相关专业的理论学习或基本技能的培养上。
(3)外语外贸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针对外语外贸人员素质的要求,问卷涉及内容较细,分析后可归纳为诚实可信、专业扎实、敬业爱岗三个方面。重要性依次是诚实可信占50.81%、敬业爱岗占36.07%、专业扎实占13.12%。能力要求有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外语外贸技能四个方面。重要性依次是外语外贸技能占41.98%、协调沟通能力占38.35%、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占16.39%、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占3.28%。
(4)外语外贸人才未来的就业前景。有67.25%的用人单位看好外语外贸人才未来的就业前景,认为虽然目前福建省外贸类企业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和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27.95%的用人单位认为外语外贸人才将受到需求量持续紧缩的巨大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4.8%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清楚。
二、海西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总体特征
1.就业地区趋向于大中城市、沿海城市
外语类毕业生由于专业等原因,绝大多数流向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对口的单位更多的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厦门、泉州、福州等沿海与省会城市。即使是地处内陆的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等毕业生就业区域也相对集中于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及其他内地大中型城市。
2.就业领域集中于涉外企事业
我国外语外贸专业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其他小语种专业涵盖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在非教师教育的就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主要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就业去向大多选择涉外企事业,少数参与公务员考试,一部分进入中小企业和外语培训机构。
3.就业岗位局限于涉外文员
外语外贸人才职业生涯初期一般直接从事跟单员、业务员、涉外翻译,极少进入基层一线岗位锻炼,职业素质与能力面临较大挑战。
4.就业理念相对单一
受传统理念及专业性影响,外语外贸专业就业理念专业相关度较高。在就业选择方面以外语领域为基础,较少跳出专业束缚寻找就业机会。近年来,其他新型就业形式如公务员招考、西部支援、航空、入伍等就业渠道并非外语外贸人才的最优选择。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困境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市场化的变革,使得人才就业问题集中体现在市场需求关系。外语外贸人才的市场供需平衡问题既有专业规模迅速扩张的供给过剩,也有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需求萎缩。
1.专业扩张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我国高等教育1998年开始进行扩招,经过近5年的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于2003年开始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生均入学率达到了22%。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市场热门专业的计算机、外语成为高校规模扩张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新办本科高校、民办高校基本有外语外贸专业设置。因此外语外贸专业人才供给增长速度大于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更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需求变化
(1)涉外企事业严重停滞导致的人才需求萎缩。经济增长是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动力,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外向型企业相继破产倒闭。特别是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了罕见的停摆。经济的严冬导致用人需求急剧下降,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并且这种不利影响将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而逐步扩大,这将使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就业渠道的外语外贸人才将面临直接的首要影响。
(2)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单一的矛盾。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提高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预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还不尽合理,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经济所需的外语外贸人才受到社会需求的追捧,但是,由于全国高校在扩大规模的专业任务上,外语是主要的承载专业。人才供给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另外,专业划分的过多过细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差,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经济迁移与人才就业预期的冲突。毕业生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特别是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地域选择必然是大中城市与沿海地区。然而,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就业地区放在首位,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有企业、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用人需求所占的比重高达96.8%,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仅占0.6%。在企业的需求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内资企业用人需求较大,占74.9%。这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恰好是相反的。
四、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海西”外语外贸人才就业的对策思考
针对调查结果以及上述情况,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
1.政府实施外贸出口扶持政策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复苏
目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逐渐显露。经济增长放缓,势必降低对就业的持续拉动效用。当前,政府应着力加大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当前要采取以下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要加快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把中小企业起征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二是要探索建立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力度。三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设立各种发展基金,有效引导银行资本向中小企业倾斜,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海西建设规划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以及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即将签订,福建省成为了两岸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这将给各类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外语外贸人才的就业提供一个契机。
2.教育部门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实施就业技能教育
教育部门应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近中期规划,对国家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目前,复旦等一些大学开始尝试不按专业招生,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最基础的课程,大三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市场的需要选择专业方向。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的初中、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说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却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尴尬局面。当务之急是要求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毕业生实施就职技能培训,这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掌握一技之长,而且有助于毕业生在应聘时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3.高校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是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2]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克服就业竞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素质培养包括使大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为未来就业提升竞争力做好各方面准备。
(1)职业素质的培养,重在思想教育。加强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在当代,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大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在学校构建正确的职业理想,有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3]
(2)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职员,尤其是外资企业的职员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可小视。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现今以及将来压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校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角色意识、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塑造、交往能力培养、成功心理的培养等,这些素质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直接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关。[3]
(3)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目标教学,旨在有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以及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教育本质上就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4]
(4)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始末贯穿团队精神的培养。加强学校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外语外贸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对自己、对同学、对团队重新定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
4.适度扩大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
适度扩大硕、博的招生规模,不仅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规避大学生就业风险的一条良策,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借鉴美国的博士后、日本的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的思路,建立起一套合乎中国国情的毕业生—科研助理机制,将是一条能短期缓解就业压力又能长期培养人才的战略举措。北航校长李未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将1/4甚至1/3暂时难以就业的研究生先留下来,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做一段时间的助理,既可以继续学习、研究,增强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可以充实科研力量。
5.大学生要迅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一方面,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要认清金融危机形势下社会的就业状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作为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就业观念。要破除旧的“端铁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择业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终生就一个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就业观。应看到传统的就业渠道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东部地区人才需求己经饱和了,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匮乏;城市己经人满为患了,但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大胆进行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对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就业天地。目前很多高校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在更新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如江苏省有关文件就规定:“各级政府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方便和市场机会,扶持毕业生创业。毕业生领办或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按规定减免营业税、所得税。”自主创业也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注释:
①后危机时代(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wiki.mbalib.com/wiki/后金融危机时代 2011-1-9。
②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本文所界定的研究范畴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福建省域范围,baike.baidu.com/view/9271.htm 2010-7-18。
参考文献:
[1]赵彬.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5):4-7.
[2]杨晓雍,吴晓枫.创新教育的支点-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统一[N].光明日报,1999-8-25.
[3]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149.
[4]向雄.浅谈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信息技术,2010,(5):194.
(责任编辑:刘丽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福建;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困境;对策思考
作者简介:罗炎成(1972-),男,福建云霄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169-03
后金融危机时代,①由于国际需求萎缩、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国外贸易壁垒保护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福建省是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受到较大冲击,总体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外贸出口受影响突出和消费需求出现较大回落等。[1]尽管2010年以来福建省总体对外经济有所回暖,但是全球经济衰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状况的不景气使得外语外贸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面临这样的经济形势,以进出口业务为就业领域主渠道的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困境”。本文结合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②(以下简称福建“海西”)发展需要,设计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语外贸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政府、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科学发展问题提供策略支持。
一、福建“海西”外语外贸人才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外语外贸人才指高校(含高职)根据教学计划,培养面向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外语商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专指非教师教育的外语专业人才。本调查于2009年4月1日开始实施,由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2009届英语非师范本科实习生深入用人单位调研访问,调查对象为在福建省内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工作的主管或部门负责人。调查方式为问卷方式,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90.67%,具体情况见表1。
1.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分析
(1)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有60.23%的用人单位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外语外贸人才。原因是适应期短、工作更容易上手,从而有利于单位降低用人成本。有32.15%的用人单位更青睐于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以及求职者外表气质等因素对单位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不是很大,仅占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如今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最欢迎以下几类人员:在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与此相对应以下三类人员企业最反感:对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和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显然这样的就业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台参与竞争施展才华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需求量的性别差异。调查统计发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中男性的需求量占11.88%,其中已婚男性占39.87%,未婚男性占60.13%。女性的需求量占33.41%,其中已婚女性占10.45%,未婚女性占89.55%。用人单位对性别和婚姻状况无要求占54.71%。从中可以看出如今用人单位对外语外贸人才不再坚持传统中男性比较适应做外贸的观点,只要真才实学无论男女皆可。
(3)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渠道。用人单位要发展就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充实外语外贸人力资源。通过网络和社会人才市场招聘的占64.19%,通过校园大型招聘会招聘的占28.82%,通过亲友介绍的占6.99%。
(4)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评价。总体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对广大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主要有理论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等。与此同时,他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质量。2)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浮气躁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对自身认识不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心理较为严重。3)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反映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
2.外语外贸人员从业情况与学历教育
(1)外语外贸人才需求量。本次调查统计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70多家用人单位中,有六成单位外语外贸人才需求量呈剧减至饱和趋势,三成单位呈持平状态,仅一成单位呈增长状态。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剧减主要原因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福建省外贸出口受挫,不少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工厂减产和消费需求出现较大回落。
(2)外语外贸岗位所需学历。调查显示,4.37%的用人单位希望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外语外贸人才。80.52%的用人单位希望引进本科学历外语外贸人才。7.95%的用人单位把引进大专生为首选。7.16%的企业只需高中及以下学历。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备本科学历人才更受欢迎,同时说明了对目前本科学历教育的基本认可。对本科学历教育,55.74%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理论知识,相关从业经验、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上同等重要,分别占41.80%,35.29%,36.7%,说明本科学历的学生教育重点是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只局限在相关专业的理论学习或基本技能的培养上。
(3)外语外贸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针对外语外贸人员素质的要求,问卷涉及内容较细,分析后可归纳为诚实可信、专业扎实、敬业爱岗三个方面。重要性依次是诚实可信占50.81%、敬业爱岗占36.07%、专业扎实占13.12%。能力要求有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外语外贸技能四个方面。重要性依次是外语外贸技能占41.98%、协调沟通能力占38.35%、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取心占16.39%、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占3.28%。
(4)外语外贸人才未来的就业前景。有67.25%的用人单位看好外语外贸人才未来的就业前景,认为虽然目前福建省外贸类企业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和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27.95%的用人单位认为外语外贸人才将受到需求量持续紧缩的巨大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4.8%的用人单位表示不清楚。
二、海西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总体特征
1.就业地区趋向于大中城市、沿海城市
外语类毕业生由于专业等原因,绝大多数流向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对口的单位更多的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厦门、泉州、福州等沿海与省会城市。即使是地处内陆的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等毕业生就业区域也相对集中于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及其他内地大中型城市。
2.就业领域集中于涉外企事业
我国外语外贸专业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其他小语种专业涵盖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在非教师教育的就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主要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就业去向大多选择涉外企事业,少数参与公务员考试,一部分进入中小企业和外语培训机构。
3.就业岗位局限于涉外文员
外语外贸人才职业生涯初期一般直接从事跟单员、业务员、涉外翻译,极少进入基层一线岗位锻炼,职业素质与能力面临较大挑战。
4.就业理念相对单一
受传统理念及专业性影响,外语外贸专业就业理念专业相关度较高。在就业选择方面以外语领域为基础,较少跳出专业束缚寻找就业机会。近年来,其他新型就业形式如公务员招考、西部支援、航空、入伍等就业渠道并非外语外贸人才的最优选择。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困境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市场化的变革,使得人才就业问题集中体现在市场需求关系。外语外贸人才的市场供需平衡问题既有专业规模迅速扩张的供给过剩,也有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需求萎缩。
1.专业扩张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我国高等教育1998年开始进行扩招,经过近5年的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于2003年开始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生均入学率达到了22%。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市场热门专业的计算机、外语成为高校规模扩张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新办本科高校、民办高校基本有外语外贸专业设置。因此外语外贸专业人才供给增长速度大于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更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需求变化
(1)涉外企事业严重停滞导致的人才需求萎缩。经济增长是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动力,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外向型企业相继破产倒闭。特别是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了罕见的停摆。经济的严冬导致用人需求急剧下降,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并且这种不利影响将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而逐步扩大,这将使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就业渠道的外语外贸人才将面临直接的首要影响。
(2)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单一的矛盾。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提高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预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还不尽合理,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经济所需的外语外贸人才受到社会需求的追捧,但是,由于全国高校在扩大规模的专业任务上,外语是主要的承载专业。人才供给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另外,专业划分的过多过细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差,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经济迁移与人才就业预期的冲突。毕业生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特别是外语外贸专业人才,就业地域选择必然是大中城市与沿海地区。然而,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就业地区放在首位,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有企业、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用人需求所占的比重高达96.8%,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仅占0.6%。在企业的需求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内资企业用人需求较大,占74.9%。这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恰好是相反的。
四、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海西”外语外贸人才就业的对策思考
针对调查结果以及上述情况,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
1.政府实施外贸出口扶持政策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复苏
目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逐渐显露。经济增长放缓,势必降低对就业的持续拉动效用。当前,政府应着力加大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当前要采取以下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要加快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把中小企业起征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二是要探索建立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力度。三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设立各种发展基金,有效引导银行资本向中小企业倾斜,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海西建设规划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以及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即将签订,福建省成为了两岸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这将给各类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外语外贸人才的就业提供一个契机。
2.教育部门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实施就业技能教育
教育部门应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近中期规划,对国家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目前,复旦等一些大学开始尝试不按专业招生,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最基础的课程,大三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市场的需要选择专业方向。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的初中、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说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却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尴尬局面。当务之急是要求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毕业生实施就职技能培训,这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掌握一技之长,而且有助于毕业生在应聘时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3.高校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是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2]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克服就业竞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素质培养包括使大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为未来就业提升竞争力做好各方面准备。
(1)职业素质的培养,重在思想教育。加强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在当代,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大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在学校构建正确的职业理想,有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3]
(2)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职员,尤其是外资企业的职员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可小视。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现今以及将来压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校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角色意识、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塑造、交往能力培养、成功心理的培养等,这些素质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直接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关。[3]
(3)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目标教学,旨在有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以及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教育本质上就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4]
(4)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始末贯穿团队精神的培养。加强学校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外语外贸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对自己、对同学、对团队重新定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
4.适度扩大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
适度扩大硕、博的招生规模,不仅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规避大学生就业风险的一条良策,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借鉴美国的博士后、日本的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的思路,建立起一套合乎中国国情的毕业生—科研助理机制,将是一条能短期缓解就业压力又能长期培养人才的战略举措。北航校长李未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将1/4甚至1/3暂时难以就业的研究生先留下来,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做一段时间的助理,既可以继续学习、研究,增强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可以充实科研力量。
5.大学生要迅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一方面,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要认清金融危机形势下社会的就业状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作为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就业观念。要破除旧的“端铁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择业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终生就一个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就业观。应看到传统的就业渠道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东部地区人才需求己经饱和了,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匮乏;城市己经人满为患了,但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大胆进行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对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就业天地。目前很多高校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在更新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如江苏省有关文件就规定:“各级政府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方便和市场机会,扶持毕业生创业。毕业生领办或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按规定减免营业税、所得税。”自主创业也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注释:
①后危机时代(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wiki.mbalib.com/wiki/后金融危机时代 2011-1-9。
②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本文所界定的研究范畴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福建省域范围,baike.baidu.com/view/9271.htm 2010-7-18。
参考文献:
[1]赵彬.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5):4-7.
[2]杨晓雍,吴晓枫.创新教育的支点-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统一[N].光明日报,1999-8-25.
[3]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149.
[4]向雄.浅谈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信息技术,2010,(5):194.
(责任编辑:刘丽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