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作用机理及效益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用于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生态-经济型树种,在"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野外试验资料分析表明,7~10龄沙棘林冠年平均截留率为8.5%,6~10龄沙棘林地枯落物层单次可截留0.89 mm降水;沙棘林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提高土壤入渗和抗冲性能作用,其中土壤中毛根数量是决定土壤抗冲能力的主要指标.沙棘林的水土保持作用随林龄变化明显,幼林(2~3龄)阶段的作用很小,降水特性是决定林地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成林(4~5龄)阶段,产流产沙量受降水和林分生长的
其他文献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在水利工程勘测当中,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工程勘测设计支持下,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工程勘测任务。为此诸多研究学者已经积极
农民工是中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目前,中国有2亿多农民工,农民工发展成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以供给侧结构
为研究荷电双流体喷雾射流沉积的均匀性,基于双流体雾化喷嘴设计了荷电双流体喷雾系统及电晕荷电装置。通过试验研究,讨论了影响荷电双流体喷雾沉积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愈发完善,特别是交通网络体系构建进程加快,高速公路的长度居世界前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各类高新技术在
以张杂谷3号及其父本、5号及其父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张杂谷及其亲本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子粒干重随开花后天数变化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灌浆曲线,拟合效果良好,且张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