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诚信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民无信不立。
  —— 《论语·颜渊》
  国家没有公信,人民就不拥护。
  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认为,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标准: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子贡继续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条,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子便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会死的。但失去民众的信任,政权就无立足之地。
  这句话本意是指信用对于国家至关重要。但后世也往往引申为“人不讲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义。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个人,诚信都是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句话常用来强调诚信是立身之本。
  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 《邓析子·转辞》
  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一句话说得不对,跳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一句话出口太急,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赶不及。
  这句话可能是先秦时代的俗语,《论语·颜渊》中也有相似的句子“驷不及舌”。后世将之浓缩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广为流传。实际上这句话的原义是指说话做事要慎重,因为出了口的话就无法收回,有“覆水难收”的意思。后来则主要用其引申义,指人应当讲诚信,重然诺。
  诚信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契约,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承认不同方彼此利益的存在与合理性,因此,为了维护各方利益,就需要以契约形式保证相互不损害。换言之,契约就是个体、群体之间达成的协议。在这种前提下,诚信就非常重要。唯有诚信才能尊重契约,才能谋求共同发展。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 《孟子·离娄上》
  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
  孟子认为,无论对于上级、朋友、父母,都应当抱着善良的本质而秉持一种真心诚意的态度,只有通过真诚打动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假,因此可以说,真实是万物存在的基础,而人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行动,也就应当以真实、真诚面对他人、面对世界。
  诚是信的根本,信是诚的延伸。只有在真诚之上,才能建立信赖;虚伪只能换来虚伪。人与人坦诚以待,而不是相互欺骗、勾心斗角,信用便自然产生。诚信是一面镜子,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也即此义。这句话用来勉励人应当自觉以诚信为本。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 《荀子·不苟》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关于“诚”的理念。所谓“不苟”就是为人处世不做苟且之事,要立足于仁义道德。而行仁义道德的关键就在于真诚。荀子解释说: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密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主要算尊贵的了,不真诚就会受到非议。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真诚是诚信的一个侧面。因为真诚,我们就不会为了得到一个好工作或者升职而办假文凭;因为真诚,我们也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业绩而虚报政绩。真诚使人心胸坦荡、心灵平静,真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并相互尊重,从而建立合作关系,最终走向和谐共赢。这句话常用来强调为人真诚的重要性。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 汉·刘向《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即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是一位贤人。因其所居封地在延陵(大约在今江苏常州、江阴等吴地沿江一带地区),又称为“延陵季子”。
  季札不忘从前的承诺,把贵重的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旁的
  树上。
  这句讲的是季札挂剑的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列国。途中,他与徐国国君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徐国国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却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便未相赠,但心里已经决定出使回来后要以宝剑相赠。谁知,季札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国君已经去世。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兑现了自己早先许下的承诺。
  如今,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涉及的事务更加纷繁多变,言而无信、破坏契约,小则损毁自己的形象,大则有损国家和社会的声誉。季札重义守信的故事彰显着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 唐·吴兢《贞观政要·诚信》
  不守信用的言语,不讲诚信的政令,对于君王,会败坏其德行,对于臣下,则会危及生命。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由唐代史学家吴兢编撰而成。全书以君臣对答的方式,分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身边大臣魏徵、房玄龄等四十五人的政治言论,目的是方便后人参考前人经验,以古为镜,择善而从。书中记载,有一次,魏徵上书,论及诚信。他说,不论是一国之君,还是平民百姓,都要讲求诚信、言出必行,否则都不会有好结果。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
  这句话告诉我们,践行诚实守信,应当从上到下贯彻如一。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只有做到人人讲诚信,才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通过加强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基础。
  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实。
  —— 宋·朱熹《中庸章句》
  底:助词,同“的”。
  诚是从自然方面说的“真实”,信是从做人方面说的“真实”。
  朱熹是程颐的三传弟子,学术思想与程颐一脉相承,也极其重视“诚”,认为“诚”是真实无妄的自然法则,与天地之道为一。这就是所谓“诚是自然底实”。相应地,朱熹认为“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正道,要求大家以信相待,真实不欺,即“信是做人底实”。朱熹把“诚”与“信”分成两个范畴,“天道”主“诚”,“人道”主“信”,这就把“诚信”从为人处世之道上推到天道、大道的层面了。
  朱熹虽然把“诚”“信”分开说,但是本句说得明白,两者的本质都是“实”,只不过所涉及的层面不同而已。在朱熹看来,诚信即是求实,人想要诚信,就需要实事求是,遵循本心,不搞邪门歪道。这其实与我们今天所主张的以诚信待人原则并无不同,只不过朱熹给“诚信”添加了一层“天道”的神秘外衣而已。这句话常被用来阐述诚信的本质。
  轻诺者必寡信,与其不信,不如勿诺。
  ——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随便许诺的人一定是不讲信用的。与其许诺以后无法实现,不如不许诺。
  “轻诺必寡信”是《老子》中的名言,清人申涵光对其再作发挥,指出“与其不信,不如勿诺”,这是对于诚信原则的深刻理解。许诺者如果没有详细考虑践诺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自身践诺的能力,很容易导致诺言最终化作泡影。这样的事情多了,必将损害个人的诚信形象,使人感觉此人不可信赖。
  诚信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原则。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轻于许诺而不去履行,则会降低自己的信誉,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相较而言,不轻易许诺的人虽然看起来不够爽快,也不容易得到别人的感谢,但由于他不随便许愿、言出必行,反而更有利于塑造自身诚信的形象。这句话常用来解释谨慎许诺的必要性。
  (选自《生生不息—— 从传统经典名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乎?”孔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a,则贤者矣。”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b?”子曰:  “赐c,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闻用力为贤乎?进贤为贤乎?”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孔子家语·贤君》)  注释:  a 子皮:春秋时郑国大夫,年迈将退职时,推荐子产代替自己。  b 子产:春秋时郑国
期刊
巫蛊之祸a,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建元六年,蚩尤之旗见b,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其春,戾太子生。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死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何独一嬖臣哉!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内平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暴骨长城之下,头卢相属于道,不一日而无兵。由是山东之难兴,四方溃而
期刊
曹操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曹操的赢,除了他本身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之外,还在于他的胸襟和气度,郭嘉的“十胜论”,从对比袁绍的角度,有全面的讨论。可是,曹操有时候又会特别敏感,比如,杀孔融,借刀杀祢衡,似乎心胸很狭窄。  曹操到底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  曹操的度量,首先表现为容人。兖州之变,曹操被陈宫、张邈出卖,吕布占领了曹操的老巢。有几件事让曹操难堪,却可以看出曹操的气度。  曹操担任兖州刺史时,辟东
期刊
曹雪芹写《红楼梦》,背景是清代的北京城,这有许多实例可证。如《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的“炕”,分明是北方苦寒之地的产物;再如第十七回描写大观园的“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的“虎皮石”,本是产自北京西山的各种颜色的石头,由于用其彻成的墙再勾上梅花缝,看去像一张老虎皮,故名之;再如第三回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京时“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之“神京”二字,指北京无疑,因为当时的文人就将北京称为“神京”,
期刊
清代文人李渔的家厨王小余,菜做得好,脾气也大。他在掌勺时,对旁边的人说“猛火”,烧火的就将火燎得旺旺的,像大太阳一样。说“撤”,赶紧递次撤下柴火。说“且烧着”,就丢在一边不管。说“羹好了”,伺候的人,赶紧拿餐具,稍有违背他的意思,或是耽误了时间,必像对仇人一样大叫怒骂。  王小余做菜,站在灶台旁,全神贯注,两只眼睛瞪得老大,只盯锅中,屏声静息,除了挥动铲勺的叮当碰撞,听不到其他声音,李渔说他“像一
期刊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思想都和一定的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儒家看来,个人修养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伦理与政治的结合。有些学者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施的是伦理政治,这是有道  理的。  我们反观历史,可以看到,这种伦理政治有其长处也有短处。从长处看,首先,它提倡“民本”思想。《尚书》中的两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守”,可说是这种思想的起源。后来《管子》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
期刊
北海太守孔融a,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b,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c,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d。时袁、公孙首尾相连e,融兵弱粮寡
期刊
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前180—前123)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叔叔。刘安的父亲厉王刘长在汉文帝时想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流放。刘长心里愤恚交集,在流放途中绝食自杀了,死后谥号为“厉”,要知道“厉”在谥号中可是一个不太好的字眼。不过,刘安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罪过而遭牵连,汉文帝反而宽宏大量,先封他为阜陵侯,八年后又封他为淮南王。此后,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集体编撰了一部书,这就是  《淮南子》。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在倒茶时,接受的一方常常会屈起手指,不停地在桌上叩击,这是民间公认的谢礼表示。叩桌谢礼亦称“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其方法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指尖捏在一起,輕轻叩打桌面几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之礼。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典故: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松江,他带了几个太监微服来到“醉白池”游玩。只见那里有一家茶馆
期刊
是“不耻”还是“不齿”?  一份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我们中的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来说,他们不耻、不愿、不肯,或者说不习惯做“伸手派”。  “不耻”是“不以做某事为耻”,耻是羞耻的意思。文中“不耻做伸手派”即“不以做伸手派为耻”,也就是愿意当伸手派了。这显然与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  其实,“不耻”应该改为“不齿”。齿是牙齿,牙齿是排列整齐的,因而齿又有并列、同列齐一之义。不齿即不与之同列,表示鄙弃、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