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看到温度计中的水银柱每天噌噌噌往上涨并且居高不下的时候,你是来句“心静自然凉”的话语安慰自己,还是呼喊着新一代人气雨神箫X腾的名字,又或者发扬堪比爱迪生的探索精神来个降温神器大发明呢?热,要忍受真真是需要点耐力的,也许你也十分好奇,古人们在这样的大热天,既没电又没自来水是如何熬出来的。
转移阵地
夏夜将凉席铺到室外,蛙鸣虫叫、晚风习习还是多少会有助于睡眠的,只是蚊子这哥们时不时的亲近,可能会使你产生一种想让它们从此绝迹的冲动。
冬瓜作伴
冬瓜兄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可算是火得稀里糊涂的,它怎么就被当做降温神器了呢?还说抱着睡觉一小时体温能降3℃。不知道此说法起源于何处,若果真如此,人类体温这样降下去还了得?估计祈祷来个《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冰西瓜还更为靠谱。
水中“作业”
水绝对是夏天人们最为喜爱的东西之一,直接坐在水中玩电脑、打牌的老兄估计你也有所耳闻。我们在佩服这些哥们聪明才智的同时也想提醒大家一句:此法不安全,请勿模仿。自制“水床”
作为火炉城市的武汉,在今年夏天惊现降温高招:一高校的学生将80多个矿泉水瓶灌满水,整齐铺开,再在上面铺上凉席,神奇的水床就诞生了。此法与前一方法有神似之处,都是利用水。此外,要找这么多瓶子再灌上水,还得耗费点精力。
防空洞
到防空洞纳凉是一些省市夏天采取的避暑方法,经济环保,受到诸多老百姓的追捧。这里水、电、网络样样齐备,到晚了也许还没有你的地儿。但总的来说,此法不适宜于喜欢清静的爱宅一族。
古人避暑有奇招
冰块
别以为古人想不出方儿,从冰箱的发展史(敬请回顾《科学Fans》2012年6月号)我们就知道,早在西周时,人们便懂得在冬天将自然冰收集起来封存于冰窖之中,供夏天享用。虽说没有哈根达斯、冰雪皇后等美味出现,但是至少人们也能喝上冰酒、吃上冰镇甜品了。此外,帝王命人将大冰块置于房中也是一种堪比现代空调的降温方法。
扇子
见了诸葛孔明的鹅毛扇,估计你也会猜到,最早的扇子都和羽毛有关。扇子最初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作而成,称为“翟扇”。那时的扇子是一种遮阳挡风的仪仗饰物,而并非取凉之用。到后来逐渐发展出芭蕉扇、竹扇、绢扇、折扇等多个品种,当然别忘了还有平民又环保的大蒲扇,此乃夏天纳凉避暑一大神器也。
风扇
电风扇绝对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电器。据记载,在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七轮扇,通过驱动扇叶旋转使人感到凉爽。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1 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就这样诞生了。
避暑建筑
有道是天气再热也不能热了天子,在唐代时,宫廷之中建造了专供避暑的凉殿。这是采用水循环方式驱动风扇扇轮转动,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装置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从而也能产生一些“冷气”。此外,特殊的屋檐、水亭等的建造以及后来避暑山庄的修建,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避暑之处。
瓷枕
作为瓷器王国,除了制作瓷瓶、瓷碗、瓷缸等等《鉴宝》栏目的常见客之外,古人还发明了瓷枕。其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夏天枕于其上,那是相当凉快。俺窃以为,如此坚硬之物,睡上去感觉一定不咋好。此外,古时还有另一个充满文雅气息名字的床上用品来作取凉——竹夫人,一种用竹条编制的内空条状物。祖传怀抱竹夫人:可通气避暑。
游泳
地球人都知道,天热了下水游泳是一个不错的凉爽方案,不过,“下饺子”的情景是谁都不愿多经历的,更何况你可能还是旱鸭子一枚。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已有类似游泳的活动。古罗马人兴建的巨大浴池,使游泳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活动。18世纪末,工人游泳机会增多,游泳开始成为一种普通运动。到1908年;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成立。
转移阵地
夏夜将凉席铺到室外,蛙鸣虫叫、晚风习习还是多少会有助于睡眠的,只是蚊子这哥们时不时的亲近,可能会使你产生一种想让它们从此绝迹的冲动。
冬瓜作伴
冬瓜兄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可算是火得稀里糊涂的,它怎么就被当做降温神器了呢?还说抱着睡觉一小时体温能降3℃。不知道此说法起源于何处,若果真如此,人类体温这样降下去还了得?估计祈祷来个《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冰西瓜还更为靠谱。
水中“作业”
水绝对是夏天人们最为喜爱的东西之一,直接坐在水中玩电脑、打牌的老兄估计你也有所耳闻。我们在佩服这些哥们聪明才智的同时也想提醒大家一句:此法不安全,请勿模仿。自制“水床”
作为火炉城市的武汉,在今年夏天惊现降温高招:一高校的学生将80多个矿泉水瓶灌满水,整齐铺开,再在上面铺上凉席,神奇的水床就诞生了。此法与前一方法有神似之处,都是利用水。此外,要找这么多瓶子再灌上水,还得耗费点精力。
防空洞
到防空洞纳凉是一些省市夏天采取的避暑方法,经济环保,受到诸多老百姓的追捧。这里水、电、网络样样齐备,到晚了也许还没有你的地儿。但总的来说,此法不适宜于喜欢清静的爱宅一族。
古人避暑有奇招
冰块
别以为古人想不出方儿,从冰箱的发展史(敬请回顾《科学Fans》2012年6月号)我们就知道,早在西周时,人们便懂得在冬天将自然冰收集起来封存于冰窖之中,供夏天享用。虽说没有哈根达斯、冰雪皇后等美味出现,但是至少人们也能喝上冰酒、吃上冰镇甜品了。此外,帝王命人将大冰块置于房中也是一种堪比现代空调的降温方法。
扇子
见了诸葛孔明的鹅毛扇,估计你也会猜到,最早的扇子都和羽毛有关。扇子最初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作而成,称为“翟扇”。那时的扇子是一种遮阳挡风的仪仗饰物,而并非取凉之用。到后来逐渐发展出芭蕉扇、竹扇、绢扇、折扇等多个品种,当然别忘了还有平民又环保的大蒲扇,此乃夏天纳凉避暑一大神器也。
风扇
电风扇绝对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电器。据记载,在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七轮扇,通过驱动扇叶旋转使人感到凉爽。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1 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就这样诞生了。
避暑建筑
有道是天气再热也不能热了天子,在唐代时,宫廷之中建造了专供避暑的凉殿。这是采用水循环方式驱动风扇扇轮转动,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装置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从而也能产生一些“冷气”。此外,特殊的屋檐、水亭等的建造以及后来避暑山庄的修建,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避暑之处。
瓷枕
作为瓷器王国,除了制作瓷瓶、瓷碗、瓷缸等等《鉴宝》栏目的常见客之外,古人还发明了瓷枕。其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夏天枕于其上,那是相当凉快。俺窃以为,如此坚硬之物,睡上去感觉一定不咋好。此外,古时还有另一个充满文雅气息名字的床上用品来作取凉——竹夫人,一种用竹条编制的内空条状物。祖传怀抱竹夫人:可通气避暑。
游泳
地球人都知道,天热了下水游泳是一个不错的凉爽方案,不过,“下饺子”的情景是谁都不愿多经历的,更何况你可能还是旱鸭子一枚。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已有类似游泳的活动。古罗马人兴建的巨大浴池,使游泳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活动。18世纪末,工人游泳机会增多,游泳开始成为一种普通运动。到1908年;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