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1993-2012年间在我国大陆地区发表的7 606篇期刊论文,以评估国内气候变化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和期刊数增长明显,论文涉及学科主要是基础科学,中国科学院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北京是发文最多的地区,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是研究的焦点,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研究在国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关键词〕中国;气候变化;文献计量;CNKI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27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125-05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Zhang ZhonghuaLiu Yu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trends,using the 7606 literatures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 for the period 1993-2012.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climate change related papers and journa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papers mainly related to basic science,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ublished the most papers in all institutions,Beijing published the most papers in all regions,the focus of research are climate change,global warming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hot research we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developing countries.This paper concluded a widespread interest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Key words〕China;climate change;bibliometric analysis;CNKI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它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诸多方面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行动计划、哥本哈根协议等气候变化领域主要协议的签署,体现了全世界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迫切愿望。
  气候变化问题主要由发达国家造成,而发展中国家却是最主要的受害者。它们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比较脆弱的一环,这些国家的国民正在沦为“气候难民”[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人类发展指数水平高的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人类发展指数低、中等的国家高出4倍多,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发展中国家气候变暖情况会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2]。
  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气候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遭受了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开展气候变化的研究应当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目前分析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趋势的论文较少[3-4],根据CNKI的检索结果,分析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状况的论文也较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3-2012年这20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表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定量统计分析。
  1数据和方法
  本文的数据选取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气候变化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为了追求研究数据的“纯粹性”,避免检索范围过大造成的无用数据过多现象对研究的不利影响,本文仅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暖”作为检索主题,在标题中检索1993-2012年这20年间的文献。保存的数据包括文章的作者、标题、关键词、来源、作者单位、发表时间等信息。对检索结果进行“清洗”,剔除法律法规政策、文摘、人物访谈、会议评述、书评、征稿通知等非研究性的文章,最终的到7 606条有效记录。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以CNKI的最新检索结果为依据。运用统计软件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分析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状况。
  2分析结果与讨论
  2.1文献及期刊数量
  对7 606条记录的统计表明,在2010年前,各年论文数量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2011年和2012年的论文数量出现了小幅下降(见图1)。其中,论文数量最多的2010年的论文数(1 192)是论文数量最少的1993年的论文数(56)的21倍。各年收录气候变化相关文献的期刊数量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2011年和2012年的期刊数量也出现了下降(见图1)。其中,期刊数量最多的2010年的期刊数是期刊数量最少的1993年的期刊数的12倍。由图1中拟合的曲线可以看出文献和期刊数量在2010年以前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06-2010年间,我国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论文数量高速增长,这可能与同一时期我国密集出台了大量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引起气候变化研究的升温有关。2011-2012年间,文献和期刊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我国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热度正在趋缓。   图11993-2012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CNKI文献和期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2研究机构及其分布
  对7 606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时不包含548篇未交待第一作者机构的论文。
  图2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类型分布。其中高等院校发表的论文占比最高达37.7%,表明高校研究人员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果结合具体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看,这一特点会更加明显。在发表论文40篇以上的23家机构中(见表1),有14家属于高等院校。
  图2国内气候变化相关论文的机构类型分布
  表11993-2012年发表气候变化研究论文40篇以上的机构
  统计结果显示,政府机构也是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力量,其所发论文占比达34.1%。在发表论文40篇以上的23家机构中,有4家属于政府机构,中国气象局的发表论文数居第2位(见表1)。在政府机构中,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是气象部门,包括全国或地区性的气象局、气象台、气象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中心等,这些机构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气候变化的机构。气候变化的研究属于气象部门的专业领域,这些部门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优势体现在历史数据的掌握、数据观测、科研人员积累等方面。
  科研院所也是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参与者,统计结果显示,在发表论文40篇以上的23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数量高居第1位(见表1),其论文数量和论文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主要机构。除中国科学院之外,有更多的科研院所参与到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来,包括中国农科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中国社科院等。
  企业及其他机构,尤其是一些关注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国内的相关协会的研究人员,也在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但从产出论文数量来看,所占比例很低,合计仅占论文总数的2.1%(见图2)。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企业、国际组织、相关协会的研究往往不以论文发表为目的或主要表现方式,也可能说明国内企业和相关协会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综合来看,国内气候变化的研究以若干高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等主要机构为依托,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研究群体。尤其是排名较为靠前的几家机构,大多都有专门的与气候变化研究相关的教学或科研机构。在这些机构的周围聚集了一批研究人员,规模优势使得这些机构在项目申请和获得社会资助方面更有竞争力,从而促进了论文数量的增长。从企业论文占比很低来看,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产学研”结合做的并不好,我们期待气候变化的研究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也期待有更多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研究者参与到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来。
  2.3论文的地区分布特点
  对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分析[5],统计时不包含548篇未交待第一作者机构的论文,从机构的空间分布来看,每个省级行政区都开展了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但在分布上不均衡。北京(1 824)和江苏(494)发表的论文分别占比25.84%和7%,两地发表的论文总数占比接近1/3。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江苏、山东、上海以及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是国内气候变化研究产出集中的地区,中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的产出较为平均(见表2)。
  分析发现,同一地区的论文数量主要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以江苏省为例,出自南京市的论文有440篇,占全省的89%,其余则分散在苏州、无锡、盐城、扬州等地。陕西主要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到宝鸡、咸阳、延安等地。周凤华等在研究我国知识产权的研究进展时发现,我国知识产权相关的研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密集程度关系较大[6]。气候变化的研究与知识产权的研究不完全相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密集程度、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和环境脆弱地区分别在表2的前10名中占有4个席位。经济发达地区依靠雄厚的经济和科研实力参与气候变化的研究,环境脆弱地区则主要时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参与到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来。
  2.4论文的期刊分布特点
  1993-2012年,7 606篇论文共发表在1 331个期刊上,其中667个期刊只含有1篇论文,比例为50.11%;263个期刊含有2篇论文,比例为19.76%;106个期刊含有3篇论文,比例为7.96%;43个期刊含有4篇论文,比例为3.23%。本文对国内出版气候变化相关论文的主要期刊的论文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出10种主要期刊的相关数据(见表3)。表3国内出版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的10种主要期刊
  期刊论文
  数量期刊影响
  因子排名学科类别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1.8751气象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460.9862资源科学冰川冻土1091.2063地球物理学中国农业气象1091.5223农业基础科学中国沙漠691.9955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报612.5426生物学应用生态学报572.357生物学资源科学572.187资源科学地理学报434.3229自然地理学地理研究422.78110自然地理学注:期刊影响因子为该期刊在CNKI中的影响因子,本文以期刊影响因子作为在该期刊上出版的论文的影响因子;排名依据主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学科类别依据CNKI的分类结果得到。排名前10的学术期刊的学科类别主要分布在基础学科,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生物学、资源科学,还包括气象学和农业基础科学。气候变化涉及的主题较多,开展相关研究需要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从这一方面来看,国内对于气候变化的跨学科研究有待提高。将气候变化的研究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等相结合或许是值得尝试的。
  影响因子是最早由美国的ISI(科学信息研究所)提出的一项数据,指论文在一定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用来测度论文的质量和期刊的学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CNKI也发布了相应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为评价国内期刊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有效依据。统计结果显示,10种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很高,在各自学科中排名靠前。《地理学报》和《地理科学》在自然地理学的49种学术期刊里排名第1和第4;《生态学报》在生物学的90种学术期刊里排名第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在气象学的38种学术期刊里排名第3;《资源科学》在资源科学的18种学术期刊里排名第2。说明国内发表的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的学术水平较高。《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收录的气候变化研究论文高达200篇,促进了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抗感染洗剂治疗四肢创伤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抗感染洗剂治疗创伤后感染87例,熏洗,1w1疗程。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治愈18例,显效36例,有效33例,分别占总观察病例
直流电机作为现代工业的一种重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已经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传感器带来的弊端,本文在目前常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
结合琨在房地产发展形势,构建房地产企业全成本管理体系。在房地产成本的构成和全过程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环节上进行论述。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促进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建立由功能、结构要素和工作方法所组成的竞争情报系统。利用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通过规划
笔者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标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构想。以航空、航天学科为例建立了一种新型标准资源数据库模型,为今后特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