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也是重点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需要每一位声乐教师深入探寻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近些年声乐课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声乐课的教学特点,对高校声乐课教学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的能力、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应该在发声技术、音乐理解、音乐修养和表演等各方面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更新知识。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扩展思路,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在落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中,满足现状,不求上进,不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就无法保证创造美的主体的质量,也就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去创造美了。
二、应该让学生确立一种认识,即声乐表演不仅仅涉及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声乐演唱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
正如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独创性一样,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同样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与性情的熏陶。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在表情上的不同在于往往更直接、更强烈,虽然不像绘画那样摹绘出形态逼真的人与物、情与景,直接再现生活,但其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更善于表现人的各种感情,表现人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表现人内心微妙的感受与精神境界。例如,轻松欢快的情绪、低沉悲怆的心情、平静舒缓的格调、雄伟崇高的境界,都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以及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的丰富变化细腻地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表现出难
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感染力
教师要以优美的范唱、演奏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耐心地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地对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成了知音和朋友。总之,课堂上教师不应太严肃、太拘谨,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唱。
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首先要把歌词转化成音乐的歌唱语言。运用“紧吐缓
发”、“缓发晚收”、“延长字头”、“延长字尾”等咬字吐字的特殊艺术手段提高对歌词的表现力。其次要解决好歌唱的动力问题。呼吸是声乐艺术的动力源,根据声乐艺术的表现,情绪变化的需要,进气在时间上有快慢之分,在容量上有多少之别,对进气的方法与用气的控制,教师要多加指导。再次要从音色、力度、表情和动作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
五、利用艺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艺境,主要是利用歌曲本身所提供的艺术表现的张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图片乃至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验作品所抒发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特点,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作品中,设身处地体验与作品类似的情感,从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达到情感的共鸣。利用艺境,激发想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可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的效果。通过想象,可以对音乐形象进行新的开掘,增添新的意境,可以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加强美感教育
作为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美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呼吸、发声、咬字,而是从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方面对学生施以启迪和影响。意在告诉学生如何用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去认识歌唱、参与歌唱、融入歌唱。它强调的是心理而非生理,是理念而非技巧。由于歌唱是文字的、艺术的、历史的、审美的多种文化的积淀与交融,是词曲作者、歌者思想感情的外延和表达。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仅有发声技法,并不是声乐艺术的全部,歌唱只有将技巧与感情表现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歌唱之美。
七、美的舞台形象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声乐作品不仅要求歌手要以美的声音歌唱它,而且还要能够以好的台风展现它的思想内涵。而不好的舞台习惯,如歪嘴仰脖、佝胸弯背、多余的摇头摆手、扯衣角等,这些都是歌唱姿态方面的毛病,声乐教师应帮助其及时改正,使之能较快地以好的状态发展,收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以上,是笔者根据声乐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经验并吸取他人的一些教学经验点滴,总结的几点体会。实践证明,在声乐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提高了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在此,希望这些点滴体会能给从事音乐教学的相关人员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青.关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2]李强.浅谈高职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3]段继敏.声乐教学改革的体会[J].音乐天地,2004(12).
(作者简介:周薇(1967.9—)女,汉族,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学士,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声乐教学。)
一、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的能力、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应该在发声技术、音乐理解、音乐修养和表演等各方面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更新知识。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扩展思路,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在落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中,满足现状,不求上进,不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就无法保证创造美的主体的质量,也就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去创造美了。
二、应该让学生确立一种认识,即声乐表演不仅仅涉及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声乐演唱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
正如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独创性一样,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同样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与性情的熏陶。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在表情上的不同在于往往更直接、更强烈,虽然不像绘画那样摹绘出形态逼真的人与物、情与景,直接再现生活,但其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更善于表现人的各种感情,表现人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表现人内心微妙的感受与精神境界。例如,轻松欢快的情绪、低沉悲怆的心情、平静舒缓的格调、雄伟崇高的境界,都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以及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的丰富变化细腻地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表现出难
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感染力
教师要以优美的范唱、演奏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耐心地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地对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成了知音和朋友。总之,课堂上教师不应太严肃、太拘谨,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唱。
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首先要把歌词转化成音乐的歌唱语言。运用“紧吐缓
发”、“缓发晚收”、“延长字头”、“延长字尾”等咬字吐字的特殊艺术手段提高对歌词的表现力。其次要解决好歌唱的动力问题。呼吸是声乐艺术的动力源,根据声乐艺术的表现,情绪变化的需要,进气在时间上有快慢之分,在容量上有多少之别,对进气的方法与用气的控制,教师要多加指导。再次要从音色、力度、表情和动作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
五、利用艺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艺境,主要是利用歌曲本身所提供的艺术表现的张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图片乃至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验作品所抒发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特点,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作品中,设身处地体验与作品类似的情感,从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达到情感的共鸣。利用艺境,激发想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可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的效果。通过想象,可以对音乐形象进行新的开掘,增添新的意境,可以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加强美感教育
作为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美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呼吸、发声、咬字,而是从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方面对学生施以启迪和影响。意在告诉学生如何用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去认识歌唱、参与歌唱、融入歌唱。它强调的是心理而非生理,是理念而非技巧。由于歌唱是文字的、艺术的、历史的、审美的多种文化的积淀与交融,是词曲作者、歌者思想感情的外延和表达。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仅有发声技法,并不是声乐艺术的全部,歌唱只有将技巧与感情表现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歌唱之美。
七、美的舞台形象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声乐作品不仅要求歌手要以美的声音歌唱它,而且还要能够以好的台风展现它的思想内涵。而不好的舞台习惯,如歪嘴仰脖、佝胸弯背、多余的摇头摆手、扯衣角等,这些都是歌唱姿态方面的毛病,声乐教师应帮助其及时改正,使之能较快地以好的状态发展,收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以上,是笔者根据声乐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经验并吸取他人的一些教学经验点滴,总结的几点体会。实践证明,在声乐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提高了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在此,希望这些点滴体会能给从事音乐教学的相关人员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青.关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2]李强.浅谈高职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3]段继敏.声乐教学改革的体会[J].音乐天地,2004(12).
(作者简介:周薇(1967.9—)女,汉族,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学士,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声乐教学。)